二十四治

東漢後期,道教二十四治逐漸形成規模,成為較為完整的教區組織系統。他們在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的年代裡,借神靈保佑的託詞,用道民命籍制度取代了朝廷的戶籍制;用宗教道德作為教民的行為規範;用徵收信米的方式取代了官府的稅收,逐步使二十四治成為政教合一的組織形式。與此同時,教區倡導平抑物價,講究誠信,興辦實業,開拓鹽井,興修水利,發展水陸交通,發展農業,解決教民的溫飽問題,實際上行使著政權的作用。 道教的二十四治如下: 陽平治、鹿堂山治、鶴鳴神山太上治、離沅山治、庚除治、秦中治、昌利山治、真多治、棣上治、湧泉山神治、稠粳治、北平治、本竹治、蒙秦治、平蓋治、雲台山治、■口治、後城治、公幕治、平岡治、主薄山治、玉局治、北邙山治。 在此之外,還設有八品游治。分別為:峨嵋治、青城治、太華治、黃金治、茲母治、河逢治、平都治、青陽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十四治
  • 上八品治:陽平治、鹿堂治等
  • 中八品治:昌利、真多治等
  • 下八品治雲台治、濜口治等
根據天師道的“二十四治”的大小和影響,分為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對應的是二十四節令,合的是天上二十八宿。
據北周武帝宇文邕所著《無上秘要·正一炁治品》、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北宋張君房所著道書《雲笈七籛·二十四治》和四川省道家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員兼道教方誌研究部主任王純五所著《天師道二十四治考》記載,天師道“二十四治”和歷史與現狀的基本情況如下:
上治八品有:
1、陽平治:在蜀郡彭州九隴縣界四十里,去成都一百八十里,即今四川省彭州市西北新興鎭光輝村,地處該鎭陽平山上,主峰太子城(古名曼山)海拔高4812米,山上有陽平洞,亦名麻姑洞,建有老君殿、玉皇殿、審魂殿、天師宮、三師寶殿等重要的宮、觀景點。當年,張道陵之妻雍氏曾在此煉丹,永壽二年(156年)九月九日與張道陵一起在此羽化升天。靈帝劉宏光和二年(179年)正月十五日,“五斗米”道第二代傳人張道陵之子張衡也在這裡羽化升天。由於這個因山而名的道觀在中國道教發展史上曾占據顯赫的地位,加之張道陵常住於“陽平治”,所以,“陽平治”位居道教“二十四治”之首,具有“總本山”、“中央教區”的地位,因此,被道眾稱之為“祖庭”,譽為道教的發祥地之一,現在的陽平治,是四川省開放的重要道教宮、觀之一。
2、鹿堂山治:是道教“二十四治”中重要的三治之一,在蜀郡繁縣界北鄉,去成都三百里,即今四川省德陽市綿竹縣東八公里的遵道鎮的鹿堂山,又名綿竹山,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據《綿竹縣誌》記載:這裡有“二十六奇觀,七十餘溶洞”“鹿堂治”上有仙台,據說,仙人老子曾經攜帶張道陵遊覽此山,給張道陵傳教度世,並且邀約了“四鎮太歲大將軍、川廟百鬼”,在此“折石為約,皆從正一盟威之道”,這就是張道陵創立和發展“五斗米”道的動力。
3、鶴鳴山治:在四川成都西部大邑縣城西北12公里鶴鳴鄉的三豐村,這裡的山脈海拔1000餘米,它北距青城山約30公里,南鄰峨眉山約120公里,西接霧中山約10公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約70公里。此山上有石似鶴,據說上古時期,仙人廣成子(是《封神演義》中“十二金仙”之一,古代傳說中的神仙)曾經遊歷此山時,“石鶴”就突然鳴叫,餘音盤旋于山野之中,經久不息,因此,《詩經》有“鶴鳴於九皋,聲聞於天”的詩句,於是,人們就將此山命名為“鶴鳴山”。從此後,鶴鳴山為古代劍南四大名山之一。
據東晉著名道教理論家葛洪在《神仙傳·張道陵》中記載:張“陵年五十,方退身修道,聞蜀民樸實可教化,且多名山,乃將弟子入蜀,於鶴鳴山隱居,依法修煉”,同時,還作道書二十四篇,自稱“太清玄元”,並用符水和咒法為人治病,創立了“天師道”,鶴鳴山便成了中國道教早期的聖地,稱之為“鶴鳴神山太上治”。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天師道的後裔、“道教武當派的開山鼻祖”張三豐(1247—1258年)曾經在此隱居傳教,並且賦詩二首傳世,使鶴鳴山更加有歷史影響,因此,它是道教“二十四治”中重要的三治之一。鶴鳴山道觀1985年被成都市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又被批准為道教開放點。“中國道教文化節”也在“鶴鳴山”設立了會場。
4、漓沅山治:在彭州九隴縣界,與鹿堂山治相連,其間八十里,去成都二百五十里,與什邡縣交界,即今四川省彭州市白鹿鄉塘壩村(又名余家山村)的漓沅山上,這裡有五龍洞,神溪水常年流,故又名五龍山、龍游山。據中國道教文化研究所原副所長、四川省道教協會顧問王家祐的《彭縣三道治考》而知,“漓沅”本名“麗元”,是蜀人專用名詞,指的是蜀人墳包上所立的石鏡,漓沅山是石鏡的意思(見《成都文物》1994年第1期)。
據有關史志資料記載:春秋時期,越國大夫范蠡曾經遊歷此山,成為後來天師道在此設“治”傳教的主治神仙。可惜的是,“漓沅山治”後來遭到毀壞,在此舊址上建起了佛教的“毗盧寺”,但是,後來也被一名瘋僧燒毀,僅餘舊址和瓦礫,供人憑弔感嘆。
5、葛貴山治:在彭州九隴縣界,與漓沅山治相連,去“陽平治”四十八里,即今天四川省彭州市萬年鄉境內的葛仙山,又名葛家山、白石山,史稱“葛貴山”,據彭州市區23公里,主峰海拔1108米,山區面積14平方公里,群峰疊嶂,山形奇特,多有石灰岩溶洞,素有“二十四峰”、“八十一洞”之說。據王純五考證:“葛貴”本是當地早期羌人老祖先羌王葛貴的名字,羌人自古有神秘的白石崇拜,因此,葛貴山又稱“白石山”
6、庚除治:亦名“更除治”,在廣漢郡陽泉縣西,去成都二百八十里,即今四川省德陽市綿竹縣城東十三公里處。《綿竹縣誌》載:“庚除山,城北四十里,仙洞在庚除山,有石洞三,偶入洞中,見樓台金碧。”“庚除治”又稱“無極院”,這裡有古剎、煉丹亭、養性台、鴛鴦池、夜月橋等古蹟,“庚除治”因山而名。
7、秦中治:在廣漢郡綿竹縣東,即今天的四川省德陽市市中區北10公里的孟家鄉仙橋村的仙人橋山上,山上有仙洞。據晉人王嘉《拾遺記》等相關史料記載:秦始皇時期,曾經派遣徐福、韓終、盧生、侯公、石生等各路方士尋求長生不老的仙丹妙藥,真人韓終,化名秦中,曾經在此山採藥、修煉,此山因此而得名。後來,韓終又來到了今天的韓國,建立了“馬韓國”,成為國王,其子韓雅,於漢惠帝劉盈二年(公元前193年)回國謁見漢惠帝時,自稱是東海神仙的使者,他顯示了謀些異術之後,就消失的無影無蹤,為此,漢惠帝在長安城之北,為其造仙台,建祠堂,命名“司韓館”。天師道在創建時期,到處尋訪仙跡,所以在此建立了“秦中治”,並且“以韓終為主治神仙”,列為“上八治”的第七品。現在,古“秦中治”古蹟已經不復存在,僅存古樹名木,供人懷舊憑弔。
8、眞多治:在廣漢郡新都縣,今天的成都市金堂縣縣城趙鎮以北10公里火盆山,又名“真多山”。真多山因先秦時期蜀人李脫,又名李八伯,修煉活了八百歲,故被稱為李八百,他的妹妹李真多在此山修煉得道,此山因名“真多山”,此治也故名“真多治”
據明代著名地理學家、文學家曹學佺(1574-1646年)所著《蜀中廣記·二十四治圖》記載說:“真多治,山在懷安軍金堂縣,去成都一百五十里。山有靈芝草、神藥,得服令人壽千歲。山高二百八十丈,前有池水,水中神魚五頭。”代遠年湮,滄桑多變,“真多治”早已經不復存在了。
中治八品有:
1、昌利山治:在廣漢郡雒縣,今天成都市金堂縣縣城趙鎮以東六公里的昌利山,為龍泉山脈支脈,海拔702米,“治”因山名。昌利山,又名“三學山”,傳說先秦時期蜀人李八百三次在這裡煉丹、修煉而名。“昌利山,亦名棲賢山、聖燈山、開照山”,是成都市的東北門戶。昌利山是道教煉丹術的傳承地之一,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延祥觀”古蹟就有48座,信徒眾多,香火旺盛。但是,“文化大革命”時期,昌利山道教古蹟遭到徹底破壞,幾乎不復存在。現在,金堂縣人民政府依照有關宗教政策,已經逐步恢復昌利山道教古蹟。
2、隸上治:在廣漢郡陽泉縣,遺址在今天的四川省德陽市市中區東七公里的壽豐鄉小河村,該地有升盤山、香盤山,山上舊有老君殿和神井等古蹟,這裡是天師道“二十四治”中中八品治所的第二治。該治以漢代初期道教易學集大成的西漢司馬季主(見《史記·日者列傳》第六十七)為主治神仙,司馬季主死後就地安葬。可惜的是,“隸上治”的古蹟文物毀於“文化大革命”,現在僅存遺址。
3、湧泉山治:在廣漢郡綿竹縣,今天的四川省德陽市市中區西北25公里的柏隆鎮的湧泉山,據唐代道士陸海羽所著《三洞珠囊·二十四治品》說:此山“有靈泉,治萬民病,無不差愈,傳世為祝水”,山因此“而名湧泉山,治遂以山名”。“湧泉山治”北和綿竹縣的什地鄉接壤,與“庚除治”比鄰。
據《德陽縣誌》記載說:東漢中期,山東“臨淄人馬明生(一作馬鳴生)在此煉丹修煉二十餘年,漢靈帝光和三年(180年)在此羽化升天,因此,此治是以馬明生為主治神仙”。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將“湧泉山治”賜名為“玉京觀”,現在是四川省對外開放的道教宮、觀之一。
4、稠稉治:在蜀州的鍵為郡南安縣,即今天的成都市南二十八公里之新津縣南十里稠稉山上,“稠稉治”一名“具山治”,因山而名。稠稉山海拔617米,群山環抱,喬木參天,古柏森森,環境優雅,是新津縣的“八景”之一。唐代,在這裡建起了老子廟,遂又名“老君山”。明朝洪武年間,又重建了道觀,可惜毀於戰火。於是,清代和民國年間又陸續重建,形成了一定規模,但是,“文化大革命”時期,遭到了極左思潮的徹底破壞,現在僅存三殿、一樓、一亭、一舍,占地150畝。1985年起,成都市人民政府先後公布這裡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市級重點道觀”,對外開放。
5、北平治:在蜀州的鍵為郡武陽縣,即今天四川省樂山市西北的彭山縣公義鎮五馬村及保勝鄉天柱村之間的北平山,距縣城約二十里。北平山,又名天柱山,主峰海拔711米,上面有“香山仙洞”,洞長2500米,高、寬各5——15米,洞中鐘乳奇石層疊,清泉溪水長流,別有洞天。據說,漢武帝時期,會稽人史通平曾在此洞煉成“龍虎金丹”
“北平治”是中國古代傳統導引行氣健身法代表人物彭祖活動多年的地方,歷史上有彭祖的祠和墓。彭祖,是今江蘇徐州人,先秦時期傳說中的仙人,養生家,中國長壽文化的鼻祖,《史記·楚世家》有記載。因此,張道陵的天師道十分崇拜和敬仰彭祖,繼承了彭祖的養生思想,所以,“天師道”奉彭祖為“仙真”,特設此治。現在,“北平治”地面的古蹟全無,僅存遺址。
6、本竹治:遺址在蜀州的鍵為郡南安縣,即今天成都市新津縣的鄧雙鄉與彭山縣交界的文峰山一帶,這裡有“香林”,多為木竹林,唐代修有“本竹觀”,亦名“竹緣寺”,今天是佛家的“烏尤寺”。據說,當年張道陵曾經在這裡傳教,其祖父張綱曾經為南安郡太守,死後葬於武陽縣,故而設治。
7、蒙秦治:在越巂郡的邛都縣城西二十里,即今天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城南4·5公里的瀘山,因瀘水而名。這裡前有小山,後有大山,主峰海拔2317米。據說,商朝初期的輔佐大臣伊尹(約公元前1630~前1550年)曾經在這裡修道。但是,前漢時期,漢中郡的趙升也在這裡修道成仙,故而設治。“蒙秦治”的“蒙秦”因何而名,不得而知。
據相關史料記載,“蒙秦治”曾經在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遷移到涼山彝族自治州的冕寧縣瀘沽鎮,南宋理宗紹定二年(1229年)又遷移到四川省雅安縣城東二里的“川主崗”的淵池畔,後來都廢棄,唯獨西昌市城南4·5公里的“瀘山老治”安然無恙,香火旺盛。至今,這裡的玉皇觀、文昌宮、五祖殿、青羊宮四大宮、觀對外開放,有管理道士二十餘人。
8、平蓋治:在蜀州的新津縣北三十里,即今天的成都市新津縣城南約7·5公里的永商鎮之寶橋村“九蓮山麓”,距成都市約47公里。此山面臨邛水,堪稱“八津朝聖,九峰拱衛”,山上有“觀音寺”,重建於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舊有108重殿宇,毀於元代。明代的宣德、弘治年間先後重建,但是,明末清初時期,大部分道教宮、觀等建築又被燒毀。現在的“平蓋治”,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極左思潮之後,“觀音寺”還保留有觀音殿、毗盧殿和天王殿,這裡的壁畫、彩繪、大型雕塑等古蹟文物十分珍貴,所以,195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這裡的道教活動中心。
下治八品有:
1、雲台山治:在四川省蒼溪縣五馬鄉與閬中市雲台鄉交界處的雲台山上。雲台山,又稱天柱山,“治”因山名。據相關資料記載而知,當年,張道陵將弟子三百七十人住在此治,在此集中教化他們二年。永壽二年(156年)九月九日,張道陵在“雲台山治”的雲台峰上,以經、籙、印、劍交付與其子張衡,然後與他的夫人雍氏在此得道升天。後來的三十年中,張道陵的弟子趙升、王長復也先後在此得道升天。除此之外,齊國人施存以及葛洪,都曾經在此治煉丹,宋代的陳摶老祖還在此修煉。
“雲台山治”由東觀、中觀和鐘樓三部分組成,1953年調整縣界時,將東觀、中觀以及觀外用地劃歸蒼溪縣,其餘的劃歸閬中縣,
2、濜口治:在漢中郡的沔陽縣,即今天陝西省漢中市勉縣城西四公里的武侯鎮之陽平關。陽平關為西漢初年蕭何所築,與定軍山、天盪山成為掎角之勢,扼川、陝、甘三省交通要衝,是漢中盆地的西部門戶,秦、蜀間的必由之路,古“金牛道”從城中穿過,沔水(漢水)在南城牆下東流,西城門口就是匯入沔水的“濜口水”,亦稱“鹹河”或者“黑龍江”。西岸的“白馬山”上就是張魯城舊址。因此,“陽平關”是在沔水之陽面的漢中盆地西部平地設定的關隘,故名“陽平關”,歷史上也稱“濜口城”。當年,張衡、張修、張魯就是以此為基地,傳播“五斗米”教。在陽平關對面走馬嶺的“白馬山”,原來築有“張魯城”,據考古調查,城址依稀可見,東西長約1500米,南北寬約800米。《三國志·魏書·武帝紀》中說:張魯“橫山築城十餘里”,當指此處。當時,他們在山上的城內居住,在山下的“陽平關”傳教,設險固守,以此雄踞巴、漢二十五年。
據義大利旅行家、商人馬可波羅(1254—1324年)的《寰宇記》的“濜口城”條注引《張衡家傳》說:“衡於濜口升仙乘白馬,後人遙望山上往往有白馬,因以為山名,亦神仙十化之一也。”正因為如此,“濜口水”西岸的山叫“白馬山,”唐代的勉縣叫“西縣”,縣城就在陽平關,所以,陽平關曾經稱“西縣白馬城。”當年,“濜口治”就以“濜口水”和“濜口城”而名。
又據唐杜光庭(850—933年)著《洞天福地記》說:“張魯之前,天師道已經在漢中一帶傳教活動。張衡時期,這裡就是‘濜口治,’張魯據漢中時期,此治為中央教區的‘陽平治’。”由此可知,張道陵在漢順帝劉保的漢安二年(143年)正月七日立“二十四治”時,“陽平關”稱為“濜口治,”漢桓帝劉志的永壽二年(156年)張衡襲教後,到漢獻帝劉協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滅了張魯的這六十年期間,“陽平關”稱為“陽平治,”是五斗米教的“中央教區”。當時,每年陰曆十月初一,各治都要匯聚這裡,繳納信米,以備救災。所有奉道之人,每年必須在這裡聚會三次,進行錄籍、遷賞、慶生、建功、聞科戒等活動,可見當時的“陽平治”——“濜口治”是何等的重要。
由於陽平關是秦、蜀之間行旅通商的咽喉要隘,自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以來,陽平關就為兵家必爭之地,這裡先後有駐軍,同時在這裡多次發生征戰,屬於軍事禁區。後來,這裡又多是縣治所在地,因此,陽平關內沒有道教活動。但是,當地的道教活動從清代以來,就在古陽平關城內的關帝廟聚居,至今,這裡是勉縣的道教協會的活動中心,道士雲集,經常舉辦道教的相關活動。同時,募捐集資整修了關帝廟古建築,使其煥然一新,吸引著不少善男信女,活動秩序井然。
現在,陽平關的古城安然無恙,成為遊覽參觀的古蹟文物。1983年12月,2000年10月,2008年7月,陽平關先後被縣、市和被陝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張魯的“五斗米”道思想影響下,“漢中之民,好祀鬼神,野祭,尤有張魯遺風矣”(見《隋書·地理志》),而且這種遺風一直傳承到今天。
3、後城治:早期在漢中郡的南鄭縣,即今天的南鄭縣南約140里的廻軍壩鄉和小壩鄉之間的天池梁,這裡稱“梁山,大山四圍,其中三十里許,甚平曠,古梁州治也”(見《資治通鑑》),早期的“後城治”即在其上,山下的“米倉道”直通四川省南江縣,是漢代時期漢中通益州的又一條古道路。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大軍來漢中征討五斗米道張魯而取漢中之時,當時的張魯不願意和曹操正面交鋒,於是,他封府庫,和他的弟弟張衛攜帶家眷連夜逃跑到今天南鄭縣的天池梁“後城治”,靜觀事變,後來被曹操召回封侯,遷移到了鄴城。次年(216年),張魯在鄴城病死,“五斗米”道活動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天池梁的“後城治”逐漸被廢棄荒涼。
但是,不少史志資料表明,晉代以後,“後城治”出現在今四川省的什邡縣洛水鎮。這是因為,漢中一直是蜀漢轄地,這裡的老百姓一直擁護蜀漢政權,懷念先主、後主和諸葛亮。蜀漢滅亡後,漢中的老百姓很不習慣,加之當時關中的雍、凉二州氐、羌人起義造反,時局不穩,造成流民十萬餘口紛紛往漢中遷移,漢中容納不了,便又往成都地區遷移。為此,西晉朝廷不得不在什邡縣境僑置“南陽郡”,以安置漢中來的流民(見《晉書·李特載記》),而“南陽郡”郡治就在今天德陽市代管的什邡市民主鄉金羊村與彭州市紅岩鄉一帶(見《什邡縣誌》)。當時的“後城治”,也隨漢中流民遷移到了什邡縣。
今天的什邡縣“後城治”早已是“大安王廟”,又名“大王廟”,這裡古建錯落有致,文物比比皆是,香火旺盛,是四川省批准開放的道教宮、觀,接待著四方善男信女和觀光遊客。
4、公慕治:早期的遺址在漢中郡的南鄭縣,即今天的南鄭縣喜神壩鄉南部的“台上”,這裡海拔高1877米,與四川省南江縣的桃源鄉接壤,山下,經通川、陝的二南公路從此經過。據相關史料和地方志記載:西晉年間,漢中流民大量遷移成都地區,“公慕治”也和“後城治”一樣,被遷移到了益州什邡縣,即今天德陽市代管的什邡市西北二十公里的洛水鎮兩河村李家山。
然而,什邡市洛水鎮兩河村的李家山,又是先秦時期蜀郡太守李凍的陵園所在地,由於李冰在開鑿都江堰治理水患、發展農業生產方面有卓越的貢獻,“創科學治水之先例”,所以,被後來的道教尊為“清源妙道真君”,供奉在“公慕治”,後來,又在此建立了“李冰陵園”,使這裡成為道教文化的聖地,世世代代供海內外遊人觀瞻。
5、平剛治:據相關史料和地方史志記載:“平剛治”,在唐代以前,最早設立在今天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的靈山之靈泉,故又名“靈泉治”。之後遷移在今天的眉山市洪雅縣,至今這裡有舊址道觀“五斗觀”。晚唐之後又遷移到鍵為郡的南安縣,即今天的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的“依鳳崗”。這裡有“紫府洞”道教古蹟,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後來,“平剛治”又遷移到了今天四川省內江市的資中縣,這裡“山畔有洞,鑿石七十二級,有白玉台”。最後,“平剛治”又遷移到四川省新津縣的平崗村,這裡至今有“平崗寺”古蹟(見《蜀中名勝記》和《新津縣誌》)。據晉人葛洪《神仙傳》記載:蜀人李阿和羌人瞿君曾經在“平剛治”修道成仙,李阿是古蜀王杜宇的苗裔,因此他是“平剛治”的主治神仙。
6、主薄山治:在鍵為郡界,即今四川省成都市蒲江縣東10公里的天華鄉六和村長秋山,主峰海拔898米,為蒲江縣與眉山縣的晉鳳鄉界山。據梁武帝時期的參軍張辯所著《天師治儀》記載:“主薄山治”是因為漢代仙人——蜀郡的主簿王興,曾在此修道而名。“主薄山治”亦名“長秋山”,這裡有“太清觀”“靈官堂”、“三聖宮”、“三清殿”、“斗母宮”等建築群和47尊宋代雕塑的道教仙人群像等古蹟文物,是道教的活動聖地,也是蒲江縣的“八景”之一。除此之外,在“太清觀”的附近山上,還有28龕104尊唐、宋以來的摩崖造像,造型生動,工藝精湛,是道教文化的精品文物。
7、玉局治:在蜀郡成都南門左二里,今天成都市城南的楊柳提。該治是因為“永壽元年(156年)正月初七日,太上老君乘白鹿、張天師乘白鶴來此治,坐局腳玉床”而名“玉局治”,亦名“玉女化”“局”,是漢代人席地而坐置放的几案,此處是指白玉鑲嵌的几案,用來講經而設。“二十四治”中,其他治都在山中,唯獨此治在平原都會之地。據《成都縣誌·寺觀》記載:南宋末年,“玉局治”的殿宇毀於戰亂,明代新建“玉局觀”在城北二十里。
在“玉局治”的西邊,即成都市南郊百花潭的北岸,有著名的道教宮觀——青羊宮。這裡,在兩漢時期叫“青羊肆”,是夷、漢各民族交易的市場。唐代,開始在這裡新建道觀,名“玄中觀”。中和二年(882年),唐僖宗李環下詔改“玄中觀”“青羊宮”,並且撥付皇家府庫的金錢二百萬,創造靈宮。中和四年(884年)九月,大功告成,翰林學士、兵部侍郎樂朋龜撰寫了《西川青羊宮碑銘》。從此,青羊宮經歷了宋、元、明、清和近、現代的多次維修和擴建,使其成為西蜀著名的道觀和旅遊觀光勝地,四川省道教協會和成都市道教協會所在地。
8、北邙治:最早創建於京兆府長安縣郡的北邙山,即今天陝西省興平市的北邙山,現名“北原”,後來的西安“八仙宮”、周至縣的“樓觀台”、戶縣的“重陽萬壽宮”都在北邙山的仙山之間發展,成為陝西的道教活動中心。
據晚唐道士杜光庭所著《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等相關史料記載:大約在晚唐時期,“北邙治”又東遷到今天的洛陽市城北約四公里的“北邙山”,經過歷代維修擴建,現在有上清宮、下清宮、呂祖庵、老子殿、真武殿、王母殿、玉皇殿等諸多道教古建築群體,成為洛陽市道教協會所在地,當地道教的活動中心。
從上述介紹的情況不難看出,張道陵的“二十四治”主要分布在當時的益州管轄區,漢中郡的沔陽、南鄭就有“濜口治”、後城治”、公慕治”三個“治足見漢中這個地方是當時“五斗米”道活動的重要場所,特別是口治”—即後來的“陽平治,”自156—215年間,屬於天師道管理各“治”“中央教區”,共有60年,因此,勉縣陽平關——“五斗米”道的“陽平治”在中國道教的發展歷史上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影響。
隨著“五斗米”道的不斷壯大發展,他們在各治所設有“祭酒”官吏,以統治管理轄區的道民,如此則逐漸形成了“政教合一”的政治格局。在這種情況下,張道陵的子孫世襲“天師”道號,發展“五斗米”道,傳承教規教義,在當時深得民心,因此,歷代帝君皆對其加有封號。張道陵死後,其子張衡繼之。張衡死後,其子張魯又繼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