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烈士墓

二十八烈士墓,位於鹽城市濱海縣天場鄉。1945年4月24日至26日,新四軍三師決定發起阜寧戰役,24日夜,我部隊對頭灶、七灶、大顧莊等敵據點發起進攻。25日15時,總攻開始。二十三團八營八連於小南門突破入城,其他部隊也相繼入城,將敵分割為東西兩段,殘敵退至小浦橋、天主教堂兩個據點內,作垂死掙扎。22時,我軍向水浦橋據點攻擊。26日10時,敵見外援無望,繳械投降,阜寧城全部解放。阜城北門是當時保存最為完好最為堅固的城牆,新四軍三師指戰員在機槍掩護下,登著竹梯強行突破入城。激戰過後犧牲的烈士由民兵直接抬到現在的濱海縣天場鄉天溝村耶酥堂;戰鬥傷員抬到三灶豐墩部隊戰時醫院,醫治無效死亡的又抬到天溝耶酥堂集中存放。共有二十九位烈士停靈在天溝耶酥堂,集中安葬在天溝村西大沙田裡。當年秋天一位漣水籍烈士的親屬來西天溝認領遺體,由黃圩地方政府安排專人抬送回漣水,這樣,天溝烈士墓中就剩下現有的二十八位。2005年8月1日,天場鄉人民政府在烈士安葬地修建了一座紀念碑,來表達當地乾群對二十八烈士崇敬心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