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本書初版於1983年,是伊格爾頓向英國普通讀者系統介紹和評論西方世紀文學理論的一本專著。作者將起自俄國形式主義的紛繁複雜的20世紀西方文學理論革命梳理出從形式主義、結構主義到後結構主義,從現象學、詮釋學到接受美學以及精神分析理論三條主要的發展脈絡,對其產生和流變、問題和局限進行了深入分析。本書據1996年第二版譯出,新版增加了長篇《後記》,概括了此書初版13年以來西方文學理論領域中所發生的主要變化。

基本介紹

  • 書名: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 作者伊格爾頓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領域:書籍
  • 語言:英文
圖書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簡介

【圖書簡介】 -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作者簡介】 -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特雷·伊格爾頓,著名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批評家,牛津大學聖凱瑟琳學院教授,著有《新左翼教會》、《莎士比亞與社會》、《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批評》等。
【圖書目錄】 - 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理論

圖書目錄

中譯本新版譯者前言
第二版序
導言:文學是什麼?
1 英國文學的興起
2 現象學、詮釋學、接受理論
3 結構主義與符號學
4 後結構主義
5 精神分析
結論:政治批評
後記
參考書目
索引
中外人名對照表
中譯本初版譯後記
特里·伊格爾頓(TerryEagleton,1943-),當代著名的西方馬克思主義文學理論家和具有獨特風格的文化批評家。
出生於英國曼徹斯特附近的薩爾福一個工人階級家庭,1961年進入劍橋大學,在這所充滿貴族氣息的大學,出身工人階級的伊格爾頓倍感孤獨,於是投身於學校文化圈外的政治運動中。在校學習期間,伊格爾頓深受老師威廉斯的影響,閱讀和鑽研了馬克思本人以及“西方馬克思主義”(西馬)理論家的著作,並逐漸成長為一位馬克思主義批評家。1964年大學畢業後,應威廉斯的邀請,留在劍橋擔任他的助手,作助理研究員。1969年轉到牛津大學任教,長期擔任牛津大學凱瑟琳學院沃頓英文和文學理論講座教授,現任曼徹斯特大學英文講座教授。
在伊格爾頓的批評思想中,有著三個重要的理論維度或者說話語背景,它們在他的思想中以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方式交叉並置。它們是:西方馬克思主義、英國本土的文化研究傳統和當代西方從精神分析學到結構主義和後結構主義的理論。其中西方馬克思主義可以說為他的批評和分析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理論框架,英國本土的文化研究傳統則為他提供了基本的問題視角,而當代西方的各種理論思潮則在一定程度上為他提供了多樣的分析方法。
從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伊格爾頓進行的一項重要工作是更嫻熟地運用文化政治批評方法來剖析和批判後現代?義。《刨根問底》、《民族主義:反諷與獻身》、《理論的意味》、《後現代主義幻象》以及《文化的觀念》表達了伊格爾頓面對後現代主義時所持的基本立常在他看來,後現代主義在認識論上是片面的、簡單的、絕對化的,是形上學的翻版;在政治上是怯弱的、不負責的,甚至是反動的。後現代主義把政治問題和權力關係完全置於語言和性的範疇,在遠離現實權力關係的飛地里進行“顛覆”活動,異想天開地把嬉戲和快感看做文化變革的最佳形式。問題的嚴重性在於後現代主義政治中有一種反動的傾向,把市場看作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形式。他甚至憂慮後現代主?的“歷史終結”情緒會引向新的法西斯主義。總之,伊格爾頓對後現代主義的態度基本上是否定的,但是他也指出了馬克思主義與後現代主義進行批判式對話的可能性。此外,伊格爾頓還把女權主義和民族主義看作兩塊很有希望的批判和抵抗後現代主義的陣地。
伊格爾頓在90年代出版的兩部重要著作是《美學意識形態》和《希斯克利夫,或愛爾蘭大饑荒》。《美學意識形態》是他用意識形態理論剖析現代“美學”、集哲學、美學、政治學和社會學於一體的恢宏大氣之作。在他看來,整個西方現代美學史是一部意識形態話語史和政治反應史。現代美學的興起和發展,是資產階級反對專制主義、建構屬於自己的話語體系的結果。而且,從夏夫茲伯里到伯克、康德、席勒、費希特、黑格爾、叔本華、尼采、海德格爾以至後現代主義,他們在美學理論上的不同都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各自的歷史條件和意識形態差異。《希斯克利夫,或愛爾蘭大饑荒》淋漓盡致地展示了伊格爾頓文化政治批評方法的魅力。在這裡,讀者很難區分什麼是文學文本,什麼是歷史敘述,什麼是審美再現,什麼是政治闡發,什麼是批評,什麼是修辭。這時,理論與創作之間的傳統界限已經被歷史與現在之間的強烈震盪所擊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