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伯

二伯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中國的侵略,激起了中國人民的強烈反對。1918年5月21日上午,北京大學、北京高等師範學校、高等工業學校的學生2,000多人,列隊前往北京新華門北洋軍閥總統府請願,堅決要求廢除喪權辱國的《中日共同防敵軍事協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二伯(bā)
  • 注釋一:周 初的重臣 周公 和 召公  
  • 注釋二:齊桓公 晉文公 兩位霸主
  • 注釋三:周文王 與 齊桓公
含義,出處,

含義

二伯(bā):齊桓公、晉文公二柄:賞、罰文、武二伯:周代主持國政的東西二伯。指周公和召公

出處

1.指 周 初分別主管東方和西方諸侯的兩位重臣 周公 和 召公 。《孔叢子·居衛》:“古之帝王,中分天下,使二公治之,謂之二伯。”《禮記·王制》:“八伯各以其屬,屬於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 鄭玄 註:“自 陝 以東, 周公 主之,自 陝 以西, 召公 主之。” 宋 王安石 《對難》:“ 成王 之王天下也,尊二伯,誅二叔。”
2.指 齊桓公 晉文公 兩位霸主。《穀梁傳·隱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詛不及三王,交質子不及二伯。” 范寧 註:“二伯,謂 齊桓 晉文 。” 晉 劉琨 《重贈盧諶》詩:“ 重耳 任五賢, 小白 相射鉤。苟能隆二伯,安問黨與讎?”
3.指 周文王 與 齊桓公 。《晉書·石勒載記上》:“昔 周文 以三分之重,猶服事 殷朝 ; 小白 居一匡之盛,而尊崇 周室 。況國家道隆 殷 周 ,孤德卑二伯哉!”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