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大藏經(全球首部三本裝)

乾隆大藏經(全球首部三本裝)

《乾隆版大藏經》為清代官刻漢文大藏經,亦稱《清藏》,又因經頁邊欄飾以龍紋名《龍藏》。它始刻於清雍正十一年(1733) ,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是我國歷代官刻大藏經極為重要的一部。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乾隆大藏經(全球首部三本裝)
  • 作品別名:《清藏》
  • 創作年代:清代
  • 尺寸:28mm*38mm*38mm
信息介紹,玉佛龍藏金塔,供佛之祖,藏一切經,奉功德塔,和田美玉,龍藏,加持,

信息介紹

首部三本裝完整版乾隆大藏經
乾隆大藏經(全球首部三本裝)
全藏總計5600多萬字,共收錄經、律、論、雜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經版79036塊。
由亞太中國(香港)佛教研究院整理的《乾隆大藏經》三本套裝,是中國目前第一套也是唯一為供奉所特殊製作的版本。其嚴謹、完整的佛學經論,對於佛教的歷史、文化、哲學傳承有著不可替代的指導意義。得到一部大藏經曾是無數善眾所終身尋求而不可多得的大件功德。非尋常之造化。
尺寸:28mm*38mm*38mm
裝幀:特別精裝版

玉佛龍藏金塔

《玉佛龍藏金塔》是亞太中國(香港)佛教研究院2012年度扛鼎之作,整套供藏品由三部分組成:大師純手工雕刻釋迦摩尼說法像一尊;迄今為止,佛教歷史上第一版的三本裝《乾隆大藏經》(上、中、下)、高精套裝;“寶篋印塔”造型精雕供奉功德塔一尊。氣勢恢宏、做工考究。集佛教文化、佛教歷史、佛教哲學於一體,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佛教供奉禮品中的頂乘收藏之作。
乾隆大藏經(全球首部三本裝)

供佛之祖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大都供佛,清朝皇帝甚至精研佛學。至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皆拈香敬佛,行佛學教化。昔日皇家供奉,今日法布三界,而供奉和田玉制釋迦牟尼佛像更是禮佛之典範,非尋常之洪福。
乾隆大藏經(全球首部三本裝)

藏一切經

《乾隆大藏經》為清代官刻漢文大藏經,亦稱《龍藏》。它始刻於清雍正十一年 (1733) ,完成於乾隆三年(1738),是我國歷代官刻大藏經極為重要的一部。《大藏經》是將一切佛教典籍匯集起來編成的全集。起初叫做“一切經”大藏經為後世佛子所珍視,誠閱讀,供養及鎮寺。本套藏品所收錄的《乾隆大藏經》三本套裝是中國目前第一套也是唯一為供奉所特殊製作的版本。其嚴謹、完整的佛學經論,對於佛教的歷史、文化、哲學傳承有著不可替代的指導意義。得到一部大藏經曾是無數善眾所終身尋求而不可多得的大件功德。非尋常之造化。

奉功德塔

在象徵意義方面,佛塔代表了佛陀的聖意、法身。在佛塔中,通常會安奉著聖者舍利、經書及各種吉祥物品,讓繞塔、近塔及頂禮者、目視者皆能積集善緣。非尋常之功德。
建造供奉佛塔之功德:
佛塔是佛教精神和宇宙的象徵,它挺拔而立,下依大地,上指蒼穹,直衝霄漢,凝聚著天地間的浩然之氣。《法華經.方便品》中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心稱南無佛,皆己成佛道”一座座寶塔都包含著佛法的奧義,珍藏著佛教的聖物和法寶,可以福澤一方,攝持一方。
供養塔的15個益處:
1.得淨念心。2.得順法心。3.得慚愧心。 4.得見如來。 5.發清淨心。6. 能持正法。7.如說修行。8.得親近諸佛。9.諸佛國土隨意受生。10.若生人中得 念佛心。11.才生人中得念佛心。12.諸魔軍眾不能腦亂。13.於末法時能護正法。14.常得十方諸佛如來恆加覆護。 15.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和田美玉

新疆玉石是中國玉石群中的佼佼者,其中又以新疆和田玉最富盛名。《千字文》有“金生麗水,玉出崑岡”之說。崑岡玉就是指的和田玉。其中青玉有淡青色到深青色,顏色的種類很多,其顏色深淺不同,有淡青、深青、碧青,灰青、深灰青、翠青等。肉質細膩的青玉這兩年價值不斷攀升,整玉雕琢的大件玉器尤其少見。本套藏品中的釋迦摩尼佛祖像(說法、坐姿像)採用的是整身整體的和田玉料雕琢,為和田玉收藏愛好者所稱頌。整座佛像高20厘米左右,寬17厘米左右,經高僧大德指點,全部1999尊佛像均須純手工採料、純手工研磨、純手工雕刻的原因,製作難度極高,精誠所至,金石為開,貫穿了整個製作過程。也由此耗料巨大,貨真價實,每尊的重量、尺寸等數據無法做到統一相致。同時,玉材稀貴,提請眾仁人貴客多加珍惜養護以保萬年罩佑。

龍藏

《乾隆大藏經》的編刊工程浩大,負責其事的官員、學者、高僧等達60餘人,監 造人員80餘人,還募集刻字、刷印和裝幀等優秀工匠860餘人,歷時6年完成。全藏字型秀麗,鐫刻精湛,如出一人;佛像等圖版以白描手法繪刻,莊嚴而不失生動。初印104部,頒賜各地禪院。此後至民國年間,又陸續刷印了數十部,共印行50餘部。自宋至清,木刻漢文大藏各代頻出,唯有《龍藏》經版保存至今,其印本完整者亦極鮮見,因此,它在世界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加持

佛像開光 ,開光是啟用時的說法儀,只有經過開光後,佛像便不是原來的 泥塑木雕,而具有宗教意義上的神聖性,成為頂禮膜拜的聖品。佛教的任何儀式都具有一定的表法意義,開光也不例外。佛教認為,眾生從無始以來,就受到無明塵垢的污染,而不能徹見諸法的真理,所以需要開發我們內具的智慧型。因此,開光即開發人們自性的光明。在開光儀式中,行使主法的人拿起毛巾向佛像作拂拭動作,這是表示要拂去眾生心地上的垢塵;用鏡子一照,表示垢除淨顯,明心見性,真正見到諸法的本來面目;用硃砂筆點向佛眼,是因為眼睛代表了智慧型,所以點開佛眼,開發眾生的內在智慧型。總之,開光是佛教的一種啟用儀式,是對法器融入佛光諦結佛緣的佛法程式,是佛教禪法的重要內容之一。
佛法普渡六道眾生,六道包括一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不論是神仙、還是神獸,都在六道之中。因此,佛教的開光加持可以包容一切,包括佛像、神像、瑞獸、法物等,而且開光加持的道場,一定要選擇靈氣所在之佛教聖地,具有事半功倍之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