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嘔帖

乾嘔帖

《乾嘔帖》,又名《如常帖》、《昨還帖》。縱26.4厘米,橫14.1厘米,共4行36個字,五代至北宋時期的臨摹本。國家一級文物。是王羲之病中寫給友人的簡訊。該帖筆意神采超逸,書風沉著勁健,曾刻錄於《淳化閣帖》之中,是流傳有序的藝術珍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嘔帖
  • 又名:《如常帖》、《昨還帖》
  • :26.4厘米
  • :14.1厘米
釋文
足下各如常。昨還殊頓。胸中淡悶,乾嘔轉劇,食不可強,疾高難下治,乃甚憂之。力不具。王羲之。
在中國書法史上,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具有崇高的地位,被譽為書聖,他的墨跡受到歷代書家的推崇,然而,據史書上記載:王羲之的真跡早已失傳,傳世的王羲之的書法墨跡都是後世的臨摹本,但就是這極為稀少的臨摹本留傳到今天已經都是稀世珍寶了。除海外和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外,今天所知道留在內地的只有《蘭亭序》、《姨母帖》、《初月帖》、《上虞帖》、《寒切帖》和《乾嘔帖》等幾件。
偽滿時期,溥儀到將《乾嘔帖》帶到東北,後來,流落到民間。四十多年前,正是文革動亂時期,劉光啟在堆積如山的大紙堆中發現了一卷黃黑色的舊紙卷,他抽出打開一看,眼前展開的是一件年代久遠的草書紙本書帖,憑著多年鑑定書畫的經驗,劉光啟讀出該帖的內容為:“ 足下各如常。昨還殊頓。胸中淡悶,乾嘔轉劇,食不可強,疾高難下治,乃甚憂之。力不具。王羲之。”眼前的東西竟是文物界苦苦尋覓了30多年的故宮流失國寶、書聖王羲之的《乾嘔帖》。
現在這件從紙堆里偶然發現的王羲之的《乾嘔帖》和《寒切帖》一起成為天津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