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出礁

乾出礁

礁石是海洋中隱現於水面由岩石或珊瑚構成的海底突出物。礁石按其與大潮高潮面和深度基準面的關係分為明礁、乾出礁和暗礁。乾出礁是海洋中的“礁”中有一種類型,是指平均大潮高潮面以下,海圖深度基準面以上的孤立礁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乾出礁
  • 外文名:drying rock
  • 拼音:gan chu jiao
  • 學科:測繪學
基本概念,判繪礁石,乾出礁性質,

基本概念

乾出礁是海岸線與大潮低潮界間的礁石地帶,即潮浸地帶,也稱為海礁。因為大潮低潮面與理論深度基準面相近,並且有的地區就以大潮低潮面作為深度基準面,所以有人把乾出礁定義為,海岸線與理論深度基準面間的海礁地。
所謂理論深度基準面是指理論上可能出現的最低潮面。它是海水深度基準面。該面與陸地的交線為零米等深線。這樣就可以確保實際海水深大於圖上註記水深,保證艦船航行安全。

判繪礁石

判繪礁石要注意區分明礁與島嶼,明礁與乾出礁,乾出礁與暗礁。島嶼面積大於100下方米。只有面積小於100平方米的島礁才用明礁符號表示。有的明礁高出大潮高潮面不多,常被海浪浪花覆蓋,在像片上影像不明顯,不能誤判為乾出礁。有的乾出礁在像片上無影像,不能作暗礁處理。暗礁在深度基準面以下,即使在大潮低潮時攝影也不會露出水面,只能根據海圖轉繪。
礁石與海水面關係圖礁石與海水面關係圖

乾出礁性質

乾出礁的性質、寬度對於海塗經濟開發和軍事上組織登入與抗登入作戰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地形圖上要詳細表示乾出礁的性質、輪廓形狀和分布範圍。乾出礁的性質根據質地分為硬性礁(岩石礁、珊瑚礁、礫行礁),軟質礁(沙礁、泥礁、泥沙礁、沙礫礁),以及植物礁(紅樹礁、蘆葦礁、叢草礁);在航攝像片上用相應符號表示。乾出礁的寬度與潮差和海岸坡度有關。緩岸的乾出礁可達數公里寬,而無礁陡岸則沒有乾出礁。當乾出礁在圖上寬度小於1毫米時,不便於區分乾出礁的性質,統一用狹窄乾出礁符號表示。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