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湖農場

丹陽湖農場

丹陽湖農場,最早是83016 部隊開建,原屬 6294 部隊(20 軍59師)管理,1966 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五十七、五十八師進駐新市,圍墾丹陽湖馬務港建場。該場位於當塗縣,東靠石臼湖,西連薛津鎮,場部在釜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丹陽湖農場
  • 創建時間:1966 年12月
  • 面積:22329 畝
  • 人員:100 
  • 地址:馬鞍山市博望區
位置規模
丹陽湖農場位於馬鞍山市博望區,對外交通方便,水路有石臼湖直通南京,陸路有314省道,南接104 國道、西接 205 國道;距南京市 70 公里、馬鞍山市 47 公里、博望鎮8公里、當塗縣城 45公里、小丹陽鎮 17 公里。土地總面積 22329 畝。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十軍五十七、五十八師進駐新市鎮,圍墾丹陽湖建場,1976 年 2 月,由南京軍區接管並劃分為 5 個獨立農場(南京軍區 2 師、181 師、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直屬場)。移交給 83016 部隊(2 師)農場土地面積8000 畝,其中耕地 6800 畝,水面 400 畝,曬場、林地 172 畝。現有人員 100 人,其中幹部 16人、志願兵 32 人、義務兵 52 人。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 3935 千瓦,包括大中型拖拉機 25台、聯合收割機 6 台、各種配套機具 24 台套、運輸車輛 14 輛、各種加工機械 3 台、維修機械 7 台、農用實驗設備 1 套。該場為正團級單位,場部設場長、政委、副場長,機構有生產、政治、財務供銷管理 3 個處,下轄農業隊、副業隊,加工廠 3 個生產單位。1990 年,農、工、副業總產值 461.4 萬元,利潤 77.65 萬元。年產小麥 80.1 萬公斤,大豆 2.33 萬公斤,水稻 101.11 萬公斤,高梁 3.49 萬公斤,出欄生豬 1229 頭,產魚 9.82 萬公斤,生產蔬菜 40 萬公斤,林業收入 8.3 萬元。
自然條件
農場地勢,湖區海拔高度為 7 米,湖上為 13.5 米,湖區內地形地貌平整。土壤屬湖泊地,馬肝淤泥土,土壤有機質含量為 2.17%,鹼解氮(PPM )為 0.20,速效磷(PPM )為17.75,速效鉀(PPM )為 111.40,PH 值為 5.15。湖區年平均氣溫 15.7℃,年最高氣溫39.4℃,最低氣溫-13.5℃,年最大降雨量 1652 毫米,平均降雨量為 1046.3 毫米。常見的自然災害是大風暴雨,每年 6 級以上大風約 10~15 天,所在農業氣候區屬北亞熱帶,農業小氣候特點是濕潤多風。丹陽湖外圍系姑溪河,每年 6 月至 8 月為漲水期,連長江水;大堤警戒水位 10.5 米。正常情況下,丹陽湖農場農業豐收有保障。
農田水利
該場十分重視農田水利基本設施的整修,現有排灌溝渠 94000 米,壩堤 3585 米。整個農場耕地條田化,共 110 塊條田 7372 畝,分 3 個作業區,其中九區 2183 畝、十區 3116 畝、十一區 2073 畝。實行一麥一稻種植制度。條田之間有排水溝,溝溝相通,條田之外有中心河相圍;水利設施配套,自動灌溉。配排灌站 1 座,動力為 665 千瓦,排灌力為 5 立方米/秒,每年汛期都能保證耕地排澇。1979 年以來,先後投資 62 萬元興修水利,共挖土方156700 立方米,建水泥曬場 15000 平方米,鋪設沙石路 2100 平方米。
建置沿革
丹陽湖農場原是 6294 部隊軍墾農場一部分,1975 年 7 月調防移交給南京軍區,1976年初落實中央軍委減少生產用兵精神,83016 部隊接受軍區 7372 畝耕地面積。農場定編為營級單位。場設場長、教導員,下屬單位有機耕隊、副業隊,師每年派三個建制連到農場輪流生產。
1978 年 12 月,軍區將農場升格為副團級單位,定非編列編農場。農場設場長、政委副場長,機構有生產訓練股(副營)、機械運輸股(副營)、財務物資股(副營),下屬單位有農業 1、2 隊和副業隊。
1983 年 1 月,軍區將農場定為正團級單位,仍是非編列編農場。場設場長、政委、副場長、助理員、幹事(可定為正營);下屬單位設:農業 1、2 隊和副業隊(正營)。
1986 年 12 月,軍區將農場定為正團級單位,為非編列編農場。場設場長、政委、副場長、副政委,機構有政治處、生產科、多種經營科、財務科,下屬單位設農業 1、2 隊和副業隊(均為正營),編制幹部 29 人。是年,被中國人民解放軍三總部評為先進農場,實現效益 51萬元;財務會計報表獲軍區二等獎,集團軍一等獎。
1988 年 10 月,農場定為正團級單位和全軍列編農場。場設場長、副場長,機構有生產處、政治處、後勤處,下屬單位有農業 1、2 隊、副業隊、加工廠(均屬正營級)。是年,該場被馬鞍山市評為文明單位。
生產經營
83016 部隊農場,為提高保障能力,改善全師部隊生產、生活水平,在上級黨委領導下,堅持以農為本,以糧為主方針,走種、養 、加相結合的路子,不斷鞏固農業、調整副業、發展工業、狠抓第三產業、最佳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經營,探挖農業潛力,在科學種養上找出路,在經營管理上做文章,向科技要產量、要效益,不斷發展生產。
農業方面
自 1976 年以來,耕地面積 6800 畝,共產糧 5100 萬公斤,上交師生活補助502 萬公斤,糧食平均畝產 503 公斤。共創效益 363.92 萬元,其中 1983 年和 1986 年,獲農業大豐收,效益創歷史最高紀錄。養殖業方面:建有千頭規模養豬場 1 個(與馬鞍山市副食品公司聯營),年出欄商品豬1229 頭。魚塘 400 畝,年產鮮魚 98200 公斤。累計效益 204.9 萬元。加工業方面:有 185 萬元固定資產的麻紡廠 1 座,年創效益 53.7 萬元;17 萬元的固定資產的金屬加工廠 1 座,年創效益 9.6 萬元。全部累計產值 2468.9 元,創利潤 299.7 萬元。
中國人民解放軍83118 部隊丹陽湖農場
83118 部隊丹陽湖農場,1966 年建場。該場地處當塗縣新市鄉,原屬 6249 部隊管理,1976 年 2 月移交 83118 部隊(181 師)。土地總面積 8500 畝,其中耕地 5880 畝、林地 400 畝、魚塘 983 畝、其它1237 畝。現有人員 139 人,其中幹部 18 人、志願兵 45 人、戰士 75 人、職工 1 人。擁有大中型農用機械設備 76 台,其中東方紅 16 台、“鐵牛—55”9 台、“上海—50”2 台、東風自走聯合收割機 5 台、農機具 32 台套、農用汽車 11 輛。農場設場長、政委,場部機構有生產、政治、財務供銷管理3 個處,下轄農業隊、工業隊、副業隊。有固定資產 350 萬元,流動資產 354.8 萬元。房屋722 間,計 14400 平方米。
該場生產經營堅持以農為主,農工副業全面發展的方針。農業生產複種面積 10386畝,其中小麥 4500 畝、水稻 5880 畝,年產糧食 300 余萬公斤,利潤 400 萬元。有魚塘近千畝,年產鮮魚 40 萬公斤、利潤 33 萬元;有橡膠廠 1 座,年創產值 80 萬元,利潤 20 萬元;酒廠 1 座,產酒 2 萬公斤,創利 2 萬元;第三產業(含林業)創利 30 萬元。
1983 年被三總部評為先進農場;1985 年南京軍區“二管五改”現場會在該場召開
1986 年被南京軍區評為無鼠先進單位;1987 年被三總部評為先進農場;同年,全軍淡水養殖現場會在該場召開。
南京軍區司令部丹陽湖農場
位置規模
南京軍區司令部丹陽湖農場,建於 1978 年 11 月,隸屬於南京軍區司令部管理局建制領導。該場位於安徽和江蘇兩省交界處的當塗縣東部橫山腳下石臼湖畔,北鄰南京國際機場和 204 省道,東靠江蘇的高淳縣。場部在新市鄉境內,距馬鞍山 40 公里,到南京 60 公里。
丹陽湖 5 個軍墾農場占地 40 平方公里,分為 12 個作業區。司令部丹陽湖農場占地4000 畝,其中耕地 2400 畝、水面 500 畝、營區及綠化帶 1000 畝,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 840千瓦,包括大中小型拖拉機 13 台、聯合收割機 3 台、40 千瓦和 75 千瓦發電機各 1 台、各種配套機具 21 台(套)、載重車 15 輛。
農場設場長、政委、副場長,場部機構有政治處、生產處、後勤處,下轄農業隊、副業隊、南京辦事處、馬鞍山辦事處等單位。經營項目有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維修業和服務業,分別從事水稻、小麥種植、水產養殖、加工大米、飼料、榨油、生產複合肥、汽車修理、汽配零售、農副產品銷售等。
農田水利
建場以來,該場官兵始終把農業生產作為農場的主要支柱,以農業為當家產業,積極圍繞“農”字作文章,興修水利,完善設施。先後投資 300 萬元,進行了水利設施配套整修改造,達到旱能灌、澇能排。購置改造各種水泵 3 套,修抽水站 3 個,挖渠道 3000 多米,埋設涵管 1000 多米,挖條田溝 24000 米,建水泥曬場 8000 平方米和倉庫 32 間,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增強了生產自救能力。同時,在遇有自然災害年間,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當地民眾抗災保田。
建置沿革
1978 年 11 月 7 日,南京軍區司令部、後勤部決定撤銷司令部管理局所屬的兩個規模較小的江浦農場和馬叉河農場。將江浦農場移交軍區工程兵,馬叉河農場移交後勤部接管。把江浦農場的少數幹部、戰士和在馬叉河農場執行生產任務的軍區司令部警衛營 4 連合併,組建南京軍區司令部丹陽湖農場;11 月底,正式移交了江浦農場和馬叉河農場土地1200 畝土地及其簡易設備;同時接管原舟嵊要塞區丹陽湖農場土地 3015 畝,庫房及各種建築面積 8000 平方米,各種機械 13 台,修理設備 6 套。農場隨即改編,原警衛營 4 連改為
生產連,原江浦農場和馬叉河農場機械班合併組建機耕隊,抽調生產連和機耕隊部分人員組成場部。組建第一年,全場官兵在家底薄、設備簡陋、條件艱苦的情況下,白手起家,戰天鬥地,大幹苦幹,擺脫不利因素,實現產糧 86 萬公斤。生產連榮立集體三等功,機耕隊受集體嘉獎。有 1 人榮立二等功,4 人榮立三等功,75 人次受各級嘉獎。從此,農場各項工作開始走上正規有序的軌道,產量和效益連年遞增,各項建設日趨發展。
1983 年 6 月 4 日,經南京軍區司令部、後勤部批准,農場由營級單位擴編為團級單位(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實行新編制)。1984 年 2 月正式執行,下轄的三個單位也相應地由連級單位擴編為營級單位,生產連改稱生產作業隊,機耕隊改稱機耕作業隊;12 月,生產連因各項工作成績突出,被司令部直工部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並記集體三等功。在出席司令部直屬隊的年終總結表彰會上作了“發揚兩不怕精神,開創連隊建設新局面”的典型發言。生產連連續 8 年、機耕隊連續 7 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單位”。
1985 年起,農場在全面建設上加大了力度,先後被總後勤部評為“兩管”、“五改”先進單位,並在農場召開了現場會,受到了總部首長的讚揚。1986 年,直屬隊被司令部評為“預防犯罪先進單位”。
1987 年 12 月,上級對農場進行了定編,機關設政治處、原生產作業隊定編為 2 隊,機耕作業隊定編為 1 隊。1988 年 8 月,上級決定在場部機關設立政治處、生產處(副團級)、後勤處(正營級)。經過兩次擴編和定編,生產用兵在 1979 年的基礎上遞減了 58.5%。
軍區司令部丹陽湖農場建場 12 年,幹部、戰士走了一批又一批,他們只有一個共同心愿,那就是奉獻農場,建設農場,為首長、機關服務好、保障好。正是這種精神,使農場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各項工作紮實開展,建設逐年上新台階。這期間,共有 45 人次立功,357人次受表彰。
生產經營
農場始終以軍委和上級黨委關於大力發展農副業生產的指示精神為指導,堅持工作的高標準,以飽滿的工作幹勁和創新精神,科學管理、科學餵養、科學種植,採取走出去學,請進來教,自辦培訓班,進院校深造等形式,力求向科技要產量,向管理要效益,使品種、質量突出一個“優”字,產量和效益突出一個“高”字。同時,不忘辦場為部隊生活服務的方針,把目光緊緊盯在部隊的生活需求上,適時調整結構,不斷增強保障能力。
農業。糧食畝產 400 公斤,年平均產糧 100 萬公斤,年均利潤 60 萬元。
養殖業。養殖水面 500 畝,自 1988 年實現畝產量超 500 公斤以後,始終保持穩中有升的勢頭。畝產量超過 650 公斤,最高的精養塘畝產達到 750 公斤,年產魚 13.5 萬公斤,除完成調撥任務外,年利潤 10 萬元。年平均養豬 500 頭,年利潤 5 萬元。
加工業。擁有大米加工設備和飼料加工設備各兩套。在保證軍區首長和司令部機關生活供應外,其餘進入市場。複合肥廠年產複合肥 1500 噸,年利潤 10 萬元。榨油廠年榨油 15 萬公斤,年利潤 4 萬元。
服務業。在南京市、馬鞍山市分設的汽修廠、汽配門市部和農副產品銷售部,年利潤100 萬元。
1990 年,該場官兵開拓創新,創造性地完成了各項任務。實現年產糧食 150 萬公斤,產魚 30 萬公斤,加工大米 200 萬公斤,榨油 2 萬公斤,生產複合肥 1500 噸,年總產值 1200萬元,利潤 280 萬元,人均創利近 3 萬元。
南京軍區政治部丹陽湖農場
南京軍區政治部丹陽湖農場於 1978 年組建。1978 年,南京軍區政治部從南京市江寧縣新成洲農場遷入當塗縣丹陽湖接收土地 1100 余畝;90 年代初,又從 83118 部隊丹陽湖農場接收土地 750 余畝、魚塘 250 畝,合計 2200 畝土地,組建成政治部丹陽湖農場。初建時為正營級,後升格為正團級建制,下轄 2 個農業隊。擁有農業機械 22 台,包括大中型拖拉機 12 台、聯合收割機 3 台、載重汽車 7 輛。
該場主要經營農業,從事一稻一麥生產,年產糧食 60 萬公斤。魚塘年產鮮魚 12 萬公斤。養豬 120 頭,年產豬肉 2.5 萬公斤。全年總利潤 50 萬元。
南京軍區後勤部隊丹陽湖農場
南京軍區後勤部丹陽湖農場,建於 1962 年 10 月,隸屬於南京軍區後勤部。其前身是南京軍區後勤部小丹陽農場,1968 年 1 月劃歸後勤第 16 分部領導。1976 年 4 月,改稱後勤部丹陽湖農場。該場位於丹陽湖西北角,種植面積 2300 畝。1986 年 11 月 4 日,三總部通知農場調整為團級單位。80 年代初,農場先後興辦了釀酒廠、制釘廠。1987 年又開挖了 1000 畝精養魚塘,農場由單一的糧食生產發展為年產 500 噸糧食、300 噸水產品、60 噸麯酒和 200 噸
1990 年,農場進一步調整了產業結構,加大種養業的科技投入。在種植業上,由大豆小麥兩茬改為稻麥水旱兩季,糧食產量由 500 噸增加到 1000 噸。在養殖業上,以提高畝產和優質高檔水產品產量為突破口,養殖品種有桂魚、加州鱸魚、青蝦、花白鰱、草魚、鯽魚、鯉魚、鯿魚、甲魚等,養殖方式主要以精養混養為主。該場在搞好農業種養的同時,興辦了榨油廠、大米加工廠和加油站,產品除保證部隊機關供應外,面向市場,經濟效益不斷提高。1976 年以來,農場多次被後勤部機關評為生產經營先進單位,安全工作先進單位;被當塗縣評為文明衛生單位。
丹陽湖農場
丹陽湖農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