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古代財產法律制度比較之文化進路

中西古代財產法律制度比較之文化進路

《中西古代財產法律制度比較之文化進路》是2016年12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立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西古代財產法律制度比較之文化進路
  • 作者:周立勝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
  • 頁數:243 頁
  • 定價:4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970512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天人觀”為傳統文化之密碼,中西古代財產法律制度差異首先表達為其“天人觀”差異。“天人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為天人合一觀,在西方傳統文化中則為天人二分觀。中西“天人觀”的差異在其古代財產法律制度中主要表現為:主體上之“虛家長實家戶與虛家庭實家父”差異、一元范型與二元范型差異、集體傾向與個人傾向差異;客體上分類標準靜與動差異、“人”客體之等級與平等差異、債客體之債務債權差異;財產權利在表達方式上之義務性間接表達與權利性直接表達差異、權利結構上之一元與二元及以利用權為中心與以所有權為中心之差異、權利附人與權利附物差異、權利之確定性與模糊性差異;所有權制度之“財產法核心地位”與“所有權制度之不興”差異;他物權制度之完備與否、公共化調整與私人化調整、典權特色與用益權特色等差異;“債”制度之體系性精細與粗朴差異、“債”之“債權”取向與“負債”取向、契約之設權與憑信功能差異、“侵權”之債在其宗旨上之“保護個體財產”與“懲罰貪慾”差異及其在立場上之“權利主體個人立場”與“國家公共立場”差異。
本書分為六章,包括緒論、中西古代財產法律制度的文化核心比較、中西古代財產法律關係比較、中西古代財產法在所有權制度上之差異、中西古代財產法在他物權制度上之差異、中西古代財產法之“債”制度比較。

作者簡介

周立勝,1968年2月出生,江蘇沭陽縣人,法學博士,現任揚州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從事法文化與國際法教學與研究工作,先後在《法律科學》、《政法論壇》等法學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

圖書目錄

第1章緒論
1.1題解與論域之界定
1.1.1關於財產與財物之選擇
1.1.2天人觀與傳統文化
1.1.3《唐律疏議》與《民法大全》之樣本意義
1.1.4本書之論域
1.2論題研究現狀之述評
1.2.1論題之研究現狀
1.2.2現有研究之成就與不足
1.2.3本書之突破
1.3研究方法之檢討
1.3.1比較方法之實踐意義
1.3.2歷史分析方法之實證意義
1.4中西古代財產法引述
1.4.1《唐律疏議》、中國古代法之內部結構與中國古代財產法
1.4.2《民法大全》與西方古代財產法
第2章中西古代財產法律制度的文化核心比較
2.1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天人合一觀
2.1.1天人合一觀之源流小考
2.1.2天人合一觀之主要內容
2.1.3天人合一觀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之地位
2.2西方傳統文化中的天人二分觀
2.2.1天人二分觀之源流考辨
2.2.2天人二分觀之主要內容
2.2.3天人二分觀在西方傳統文化中之地位
2.3比較天人合一觀與天人二分觀
2.3.1文化地位之相似性與比較意義
2.3.2天人關係結構之“合”與“分”
2.3.3“天”與“人”關係之“同一”與“平等”
2.3.4“天”與“人”關係之“感應”與“界分”
2.3.5“天”與“人”關係之“相通、相類”與“相異”
2.3.6“天”與“人”關係之“相依、相勝”與“對立”
第3章中西古代財產法律關係比較
3.1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之主體差異
3.1.1中西古代財產法主體之主要差異
3.1.2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之主體差異
3.2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之客體差異
3.2.1中西古代財產法客體之主要差異
3.2.2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客體差異
3.3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之權利差異
3.3.1中西古代財產法之權利差異
3.3.2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之權利差異
第4章中西古代財產法在所有權制度上之差異
4.1中國古代之財產及其保有權利制度
4.1.1中國古代之財產及其分類
4.1.2中國古代之財產保有權利制度
4.2西方古代之物及其所有權制度
4.2.1西方古代財產法之物及其分類
4.2.2西方古代財產法之權利體系
4.3中西古代財產法在所有權制度上之差異
4.4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在所有權制度上之差異
4.4.1天人合一觀與中國古代財產觀
4.4.2天人二分觀與西方古代財產觀
4.4.3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在所有權制度上之差異
第5章中西古代財產法在他物權制度上之差異
5.1中國古代財產法與他物權制度
5.1.1永佃制度
5.1.2“典”制度
5.1.3相鄰制度
5.2西方古代財產法之他物權制度
5.2.1役權
5.2.2關於永佃權與地上權
5.2.3擔保物權
5.2.4占有與準占有
5.3中西古代財產法之他物權制度差異
5.3.1中西古代財產法中的“他物權”制度之總體特徵差異
5.3.2中西古代財產法之相鄰制度差異
5.3.3中西古代財產法之永佃權制度差異
5.3.4中西古代財產法之“擔保物權”制度之差異
5.4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之他物權制度差異
5.4.1天人觀與中西古代“他物權”制度之總體特徵差異
5.4.2天人觀與中西古代“他物權”之具體制度差異
5.4.3天人觀與中西古代“他物權”之特色制度差異
第6章中西古代財產法之“債”制度比較
6.1中國古代財產法之“債”制度
6.1.1中國古代財產法中債之含義
6.1.2中國古代財產法中的契約之債
6.1.3中國古代財產法中的侵權之債
6.2西方古代財產法之“債”制度
6.2.1西方古代財產法中債之含義
6.2.2西方古代財產法中的契約之債與準契約之債
6.2.3西方古代財產法中的侵權之債
6.3中西古代財產法之“債”制度差異
6.3.1中西古代財產法中“債”之內涵與總體特徵差異
6.3.2中西古代財產法的契約之債差異
6.3.3中西古代財產法的侵權之債差異
6.4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之“債”制度差異
6.4.1天人觀與中西古代財產法關於“債”之內涵與總體
特徵差異
6.4.2天人觀與中西古代契約之債之差異
6.4.3天人觀與中西古代“侵權”之債之差異
結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