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普洱茶博覽苑

中華普洱茶博覽苑

普洱茶博覽苑建在距市區29公里的營盤山上。以萬畝生態茶園為建設背景,青山環繞丘陵相擁,景色秀麗是茶海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整個景區從普洱茶起源演化、發展嬗變、種植生產、民族淵源、加工包裝、歷史文化、收藏行銷、烹製品鑑等不同角度,立體化地展現了有關普洱茶的內容光煥發,是普洱茶的大觀世界。旅遊核心區由"普洱茶博物館"、"村村寨寨"、"嘉燴坊"、"普洱茶製作坊"、"茶祖殿"、"品鑑園"、"採茶區"、"問茶樓"、"閒怡居"、九個部分組成,讓旅客充分體驗觀茶,採茶,制茶,吃茶,品茶,鬥茶,拜茶,購茶的樂趣。

2018年4月,雲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研究決定,給予中華普洱茶博覽苑嚴重警告,限期3個月整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華普洱茶博覽苑
  • 外文名稱:China tea Expo garden
  • 地理位置: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倚像鎮營盤山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核心占地面積287畝
  • 開放時間:早08:30——18:00
  • 景點級別:AAA級
  • 門票價格:50元/次
  • 著名景點:盛世一品、觀景台、茶作坊、村村寨寨
地理位置,形態特徵,生長習性,地理分布,栽培技術,主要品類,

地理位置

中華普洱茶博覽苑位於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營盤山萬畝觀光茶園中,距思茅城29公里,交通便利。
中華普洱茶博覽苑
【展館介紹】
茶博苑按4A級景區建設,核心區占地287畝,主體建築34棟,面積8639平方米,附屬建築面積21000平方米,海拔1700米。苑中有博物館、問茶樓、採茶區、茶作坊、茶祖殿、品鑑、嘉燴坊、村村寨寨、閒怡居等九大景區,展出了普洱茶的加工流程、相關文物,字畫等,充分體現了普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我市打造“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的重要項目,普洱茶博覽苑功能完善,集吃、住、游、購物、娛樂為一體,是廣大遊客體驗普洱茶文化、賞民族風情、休閒娛樂的好地方。

形態特徵

一株完整的茶樹,由地上和地下兩部分組成。地上部分裸露於空間,由莖、芽、葉、花、果組成;地下部分深入在土中,由色澤、粗細、長短不同的茶根組成,又稱根系。連結地上部與地下部的交界處,稱為根頸。但不管那種器官,都是茶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們之間,既有各自的形態和功能,又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互相聯繫,相互作用。
⑴ 根
茶樹根系由主根、側根和鬚根組成。主根、側根分別呈棕灰色和棕紅色,壽命長,起固定茶樹的作用,並將鬚根從土壤中吸收的水份和礦質營養輸送到地上部;同時,還能貯藏地上部合成的有機養分,以供生長需要。鬚根,又稱吸收根,呈嫩白色,用來吸取土壤中的水分和礦質營養,也能合成部分有機物質。
茶樹根系的形態分布主要與樹齡相關,幼年期茶樹,主根生長迅速,根系主要向土壤深層發展,根長往往大於根幅;茶樹成年以後,主根生長受阻,促使側根生長和分支,使茶樹根系由直根系逐漸向分枝根系發展,在栽培條件下的茶樹根幅,一般可達120cm左右, 根深在60~80cm。茶樹進入衰老以後,根系又開始由外圍向中心部位衰亡,特別是鬚根,相對集中於土壤表層。此外,根系的形態分布,還與繁殖方式、土壤條件、品種特性等有關。
⑵ 莖
茶樹的莖由樹幹和眾多的枝條組成,其主要功能是將根部吸收來的水分和礦質養分送到芽葉;同時,將葉片中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質輸送到根部起貯藏作用。
茶樹按莖部分枝習性的不同,可分為喬木型、小喬木型和灌木型三種。
喬木型茶樹植株高大,主幹明顯,分枝從主幹上部抽生,多為野生。
小喬木型茶樹,植株高大,雖有較為明顯的主幹,但分枝部位離地面不高,多分布在熱帶茶區。
灌木型茶樹,植株比較矮小,沒有明顯主幹,骨幹枝大部分從靠近地面根頸部長出來,呈叢生狀態。
⑶ 芽
茶樹的芽是枝、葉、花的原生體。位於枝條頂端的稱頂芽,位於枝條葉腋間的稱腋芽。頂芽和腋芽生長而成的新梢,是人們用來加工的原料,是最有利用價值的部位。
此外,還有生長在茶樹樹幹基部的不定芽,又稱潛伏芽,通常處於休眠狀態。一旦地上部經人為砍去,或老枝回枯,潛伏芽就能萌發生長成新枝,以延續生命周期。
⑷ 葉 
葉是茶樹重要的營養器官。茶樹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有機物質和能量,靠葉片進行光合作用合成;同時,它又是茶樹進行蒸騰作用和呼吸作用的主要場所;另外,它也是人們採收的主要對象。
茶樹葉片互生,邊緣有鋸齒,末端有短柄,面上有葉脈。茶樹的葉脈多為8—12對,沿主脈分出支脈,脈至葉緣三分之二處向上彎曲,呈弧形與上方支脈相連,這是茶樹的特徵之一,也是茶樹葉片與其他植物葉片的重要區別。
嫩葉片上的茸毛是茶樹葉片形態的又一特徵。至於葉片上茸毛的多少,與茶樹品種、生長季節和生態環境有關,但它的著生狀態為其他植物葉片所罕見。位於主脈處生長的茸毛,其基部較長,彎曲度小,而位於葉脈間生長的茸毛,基部較短,彎曲度較大,多呈45—75度角,也有呈90度角的。
⑸ 花 
茶樹大多數在10—11月普遍開花。茶樹的花為兩性花,開花較多,大多呈白色,少數也有淡黃或粉紅色的。花的大小不一,大的直徑5.0—5.5cm,小的直徑2.0—2.5cm。
⑹ 果 
茶樹的果為蒴果,大多為3--4室,也有1--2室的。每室1—2粒種子,每室1粒的呈球形,2粒的呈半球形。茶樹種子成熟後,果皮裂開,種子脫落。種子呈黑褐色,少有光澤,富彈性,內部子葉飽滿,這是種子生活力強的標誌。

生長習性

茶樹原產於我國西南部濕潤多雨的原始森林中,在長期的生長發育進化過程中,茶樹形成了喜溫、喜濕、耐蔭的生活習性。凡是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濕度較大,光照適中,土壤肥沃的地方採制的茶葉,品質都比較好。 
土壤
茶樹一般生長於酸性土壤的中低山區;土壤多為花崗岩石分化的砂質壤土,頁岩分化的紫色土等。
陸羽《茶經》談到:“其地,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土壤的石礫較多,通透性好,而且有機質和各種礦質營養元素和各種微量元素一應俱全,能使茶樹生長健壯,其保健營養物質豐富。
優良茶區土壤首先需排水良好,表土深厚,在成分方面以含腐殖質及礦物質為佳. 
 
氣候
茶樹生長要求是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多雲霧、少日照。
溫度:茶樹生長最適宜的溫度在18~25℃之間,低於5℃時,茶樹停止生長,高於40℃時容易死亡。其適應性視品種而異,一般來說小葉種生命力較大葉種強。溫度較低的茶區,茶產量不及溫度較高的區域,但品質卻較優。
雨量:茶樹性喜潮濕,需要多量而均勻的雨水,濕度太低,或雨量少於1500毫米,都不適合茶樹生長。凡空氣中濕度較大的山地區域,多適茶樹生長,著名茶區多沿江河而上,如杭州的西湖、武夷九曲、台灣文山的淡水河、新竹東頭前溪等,都位於山川秀麗之地區。
茶樹在水分充足的情況下,光合作用形成的糖類化合物縮合會發生困難,纖維素不易形成,這樣,可使茶葉原料鮮葉在較長時期內保持鮮嫩而不粗老。同時,充沛的雨水還能促進茶樹的氮代謝,使鮮葉中的全氮量和胺基酸提高。所有這些,對保持茶葉嫩度和提高茶葉滋味都是有利的。
光線
茶樹雖然需要一定光照,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質,但以弱光照為宜,尤其需要有較多的漫射光。茶樹在漫射光多的條件下生育,從而給有機體的生化變化帶來影響,特別是使含氮化合物增加,這對改善茶葉的品質十分有利。山地陽坡有樹木蔭蔽的茶園,其茶葉品質最佳。陸羽茶經認為,茶生長於“陽崖陰林”,“陰山坡谷者,不堪采掇,性凝滯,結瘕疾。”
海拔
海拔高低決定茶葉的好壞。高山茶葉之所以較平地優良,主要是因為雲霧籠罩、濕度足夠且氣壓低、日照長,使得茶芽柔嫩,芬芳物質增多,因此醇而不苦澀;另外紫外光照射多,對茶葉水色及出芽影響極大。

地理分布

古代普洱茶產地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西雙版納和普洱市一帶。
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9縣,全區面積44221.34平方公里,是雲南省面積最大的一個地區。東南與寮國、越南接壤,西南與緬甸比鄰,國境線長達625公里,是祖國重要的西南門戶,僅陸上邊境通道就有18個,瀾滄江、紅河、南亢河三條水道直通境外,是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之一。2007年4月8日,思茅市改名普洱市;而原先思茅市下轄的普洱縣(普洱哈尼彝族自治縣),更名為寧洱哈尼彝族自治縣;思茅市在改名普洱市後將其市政府駐地所在的翠雲區(與縣同一級別)更名為思茅區。

栽培技術

1.栽種
按設定的行株距開好移植溝或定穴。為保持溝(穴)內土壤濕潤,最好是現開現栽。
栽植茶苗時,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將土填入溝(穴)中,逐層填土,層層壓實,將土壤覆蓋至不露鬚根時,用手將茶苗輕輕向上一提,使茶苗根系自然舒展。然後再適當加細土壓緊,隨即澆足“定根水”,再在茶苗根部覆些鬆土。一般栽到埋沒根頸處為適度。
移栽定植後及時鋪草覆蓋,防旱保苗。覆蓋材料可用茅草、稻草、桔桿等,每畝用量1000千克。栽後定期檢查成活情況,發現缺株,適時補齊。
2.樹冠管理
幼齡茶園的定型修剪:定型修剪一般分三次完成。
修剪時間:第一次在茶苗移栽定植時進行,第二次在栽後第二年2月中下旬進行,第三次在定植後第二年六月中旬進行或第三年春茶采後4月下旬—5月上旬進行。
修剪高度與方法:第一次在離地15厘米處用整枝剪剪主枝,第二次在離地25厘米—30厘米處,剪去上部枝梢,第三次在離地40厘米—45厘米處,剪去上部枝梢,要求剪口光滑。第二、三次定型修剪也可採用平形修剪機修剪。
⑴ 輕修剪 輕修剪的對象是成齡茶園,通過剪去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枝,平整冠面,控制樹高,便於採摘。
輕修剪每年可進行1次—2次,時間宜在春茶采後(5月上中旬)或秋末(10月中下旬)進行。
方法:用修剪機或籬剪剪去冠面3厘米—5厘米的枝葉,即把冠面突出枝和晚秋新梢剪除。
⑵深修剪 茶樹經多次輕修剪和連年的采扎,樹冠衰退,分枝密集,瘦弱,形成“雞爪枝”層,葉張單薄,對夾葉增多,應採用深修剪,剪除“雞爪枝”層,以形成新的樹冠。
深修剪一般4年—6年左右進行一次,具體應視樹冠情況而定。時間宜在春茶後(5月中下旬)進行。
⑶ 重修剪 重修剪對象是未老先衰的茶園和一些樹勢衰老,但骨幹枝仍較健壯的茶園。
修剪時間:宜於春茶提早結束後(5月中下旬)進行。
方法:一般離地35厘米—40厘米處剪去上部枝梢,先用籬剪剪去粗枝,後用修剪機進行。
重修剪後第二年,宜在春茶後4月下旬—5月上旬在上年剪口上提高10厘米進行定剪。

主要品類

生態普洱,人文普洱,傳統普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