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史(第二卷)

中華文明史(第二卷)

《中華文明史(第二卷)》是2006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袁行霈。

本書是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組織撰寫的一部多學科融合的學術著作。實現文明史既是人類的創造史,也是人類的演進史這一觀點,將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分別對應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以及人的心靈世界,展示其錯綜複雜的關係,做出總體性的描述,以突出是華民族的創造力以及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過程。本書將中華文明分為四個時期,以中華文明史上重大的轉型作為分期的依據,細緻地描繪了各個時期文明的特點、亮點,及其承上啟下的關係,彰顯那些對文明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探討對文明發展起關鍵作用的各種因素,從而全面論述了中華文明發展的歷程,提示了若干發展規律和歷史經驗。本書力圖將中華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進行考察,寫出中華文明在世界文明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在論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的結合,力求史筆、議論、才情三者相結合。

基本介紹

  • 作者:袁行霈
  • ISBN:9787301105993
  • 頁數:403
  • 定價:46.00元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4
內容介紹,作者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本卷涵蓋秦漢魏晉南北朝。

作者介紹

袁行霈,1936年生。北京大學國家研究院院長、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著有《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國文學概論》、《陶淵明集箋注》、《中國文學史》四卷本(主編)。
嚴文明,1932年生。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主要著作有《仰韶文化研究》、《農業文明的發生》、《走向21世紀的考古學》等。
張傳璽,山東日照濤雒鎮人,1927年生。北京大學副博士研究生畢業。現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兼國家教育部全國各類成人高校統一招生考試大綱審定委員會副主任兼歷史學科組組長、全國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學科命題委員會委員、全國中學歷史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韓國高麗大學、香港珠海書院客座教授。多次到日本、新加坡及我國台灣講學。主要著作有《秦漢問題研究》、《中國古代史綱》、《簡明中國古代史》、《中國歷代契約會編考釋》、《翦伯贊傳》、《中華文明史》(四主編之一)等,發表論文200餘篇。
樓宇烈,1934年生。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著作有《王弼集校釋》、《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主編)、《中國哲學史》(主編)等。

作品目錄

緒論第一節 中央集權制是中國封建時代政治文明的主要標誌第二節 封建地主經濟發展的特點與國家干預的必要第三節 大一統形勢下的文化復興第一章 多民族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創立和曲折發展第一節 秦始皇建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第二節 “漢承秦制”與漢武帝改革第三節 兩漢經略邊疆與開通絲綢之路第四節 分與合:東漢後期至西晉的政治發展趨勢第五節 東晉南北朝時期的經濟開發與民族融合第二章 官僚政治的確立與演變第一節 官僚政治的奠基第二節 文吏與儒生第三節 官僚的士族化與門閥政治第四節 官僚政治的艱難維繫和繼續進化第五節 胡漢融合與南北朝官僚政治的復興第三章 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第一節 土地私有制的發展與封建國家的限田政策第二節 農業生產的發展第三節 官私營手工業的迅速發展第四節 商業的盛衰與交通的發展第五節 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第四章 儒學的地位與演化第一節 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第二節 五經傳承及其流派第三節 《春秋》三傳之爭和今文古文之爭第四節 名教政治下儒學的進一步發展第五節 學校教育的發展第五章 魏晉玄學第一節 清議、清談與玄學第二節 思辨的魅力第三節 自然與名教第四節 率性自然的魏晉風度第五節 玄佛之間第六章 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出現第一節 佛教傳入中國第二節 佛教在中原地區的發展第三節 佛教傳入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第四節 道教的產生第五節 兩晉南北朝時代的道教第七章 史學與地理學的奠基與發展第一節 《史記》開創了紀傳體新史學第二節 紀傳體斷代史學的確立與發展第三節 地方史志的發達第四節 地理學的成就第八章 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第一節 文學的自覺第二節 傳記文學傳統的確立第三節 漢代辭賦與樂府第四節 詩歌繁榮的前夜第九章 藝術的全面繁榮第一節 藝術新局面的開闢第二節 建築藝術的壯美與瑰麗第三節 燦爛的漢畫藝術第四節 魏晉南北朝繪畫與畫論第五節 傳統雕塑藝術的魅力第六節 佛教雕塑與洞窟壁畫藝術第七節 書法藝術與書論第十章 科學技術體系的形成和發展第一節 天文歷算第二節 中醫藥學體系的奠定和發展第三節 農業科學的進步第四節 機械技術的新創造第五節 造紙技術的發明與改進第十一章 社會生活第一節 多姿多彩的衣食住行第二節 家庭與宗族第三節 內容豐富的歲時娛樂彩圖目錄插圖目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