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條山北段絳縣群隱伏銅礦找礦研究

《中條山北段絳縣群隱伏銅礦找礦研究》是由山西省地質科學研究所;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桂林地質礦產院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李樹屏、冀樹揩、崔斌華、趙寶善、李泰安、崔拴梅、徐文析、郭新生、張琦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條山北段絳縣群隱伏銅礦找礦研究
  • 第一完成單位:山西省地質科學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李樹屏、冀樹揩、崔斌華、趙寶善、李泰安、崔拴梅、徐文析、郭新生、張琦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19940102[06793]
成果名稱
中條山北段絳縣群隱伏銅礦找礦研究
第一完成單位
山西省地質科學研究所;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桂林地質礦產院
主要完成人
李樹屏、冀樹揩、崔斌華、趙寶善、李泰安、崔拴梅、徐文析、郭新生、張琦
研究起始日期
1990-06-01
研究終止日期
1992-09-01
主題詞
銅礦;成因類型;成礦控制;礦床成因;成礦模式
任務來源
E

成果摘要

對賦存在絳縣群內的橫嶺關型和銅礦峪型銅礦床的成礦地質構造環境,構造特徵及岩控礦構造,礦床(體)分布規律,礦質來源,地化特徵,成礦構化條代學,流體包裹體,礦床時空關係和成礦條件的共性與個性以及銅礦鑒的研究。建立了兩類型銅礦床的模式,找礦模式和地化異常模式。橫嶺礦模式為受層位岩性和韌性剪下褶皺帶控制的沉積建造加後期混合熱液型銅礦床。銅礦峪型礦床的模式為受駱駝峰組韌性剪下褶皺帶控制的多液蝕變碎斑岩型銅礦床。並用上述三模式預測出三個有利成礦帶和7個探驗證一個靶區,見礦孔一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