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分葉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neutrophil)又稱嗜中性粒細胞,是在瑞氏(Wright)染色血塗片中,胞質呈無色或極淺的淡紅色,有許多彌散分布的細小的(0.2~0.4微米)淺紅或淺紫色的特有顆粒。細胞核呈桿狀或2~5分葉狀,葉與葉間有細絲相連。中性粒細胞來源於骨髓,胞漿內含有大量既不嗜鹼也不嗜酸的中性細顆粒。這些顆粒多是溶酶體,內含髓過氧化酶、溶菌酶、鹼性磷酸酶和酸性水解酶等豐富的酶類,與細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有關。

中性粒細胞在血液的非特異性細胞免疫系統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處於機體抵禦微生物病原體,特別是在化膿性細菌入侵的第一線,當炎症發生時,它們被趨化性物質吸引到炎症部位。中性粒細胞具有很強的趨化作用和吞噬功能,當病原體在局部引發感染時,它們可迅速穿越血管內皮細胞進入感染部位,對侵入的病原體發揮吞噬殺傷和清除作用。中性分葉粒細胞是中性粒細胞的分葉過多,可分4 葉甚至於5-6葉以上,若5 葉者超過0.05時,又稱為中性粒細胞的核右移。是由於造血物質缺乏,使脫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礙,或造血功能減退所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性分葉粒細胞
  • 相關疾病:化膿性細菌性炎症、尿毒症等
  • 專科分類:感染科
  • 檢查分類:臨床實驗室檢查
臨床意義,正常值參考範圍,

臨床意義

1.增高
化膿性細菌性炎症、尿毒症、白血病、組織損傷、手術創傷等。
2.減少
病毒性感染、傷寒、副傷寒、黑熱病、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化療和放療後等。

正常值參考範圍

外周血中中性分葉粒細胞數比例應為0.50~0.70(50%~7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