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從理論到實踐

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從理論到實踐

《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從理論到實踐》是202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從理論到實踐
  • 作者:胡志奎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膠訂
  • ISBN:9787122362490
內容簡介,目 錄,

內容簡介

本書從理論基礎、國內外實踐模式、學校的探索與實踐三個層面系統闡述了自主學習在中學生數學教學中的科學運用。對中學教師而言,不僅為數學教學提供了理論指導,也通過總結國內外自主學習的成功經驗以及學校的實踐,為提升數學教學效果提供可操作、可推廣的樣板。全書分為三章,*章在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提煉抽取了對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特別重要的8個自主學習理論,從而從自主學習的概念、特徵與影響因素三個角度闡述了自主學習的基本認識。第二章重點探討了國內外現有的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主要模式,為中國數學教師實踐中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論參考。第三章重點詳細提出了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實踐操作模式,為廣大中學數學教師運用該模式指導學習開展自主學習提供了依據。本書適合對於教師、家長和中學生閱讀。
作者簡介
胡志奎,高級教師,碩士研究生,現任浙江省金華市外國語學校,副校長。從教21年,參與編寫《班級管理案例》(主編)、《班主任工作手冊》(副主編)、《課內與課外》、《教與學》、《學與練》、《同步練習》、《輕鬆奪冠》、《國中數學新課改新學案》、《課時衝浪》等十餘本。曾獲兩屆金華市國中數學課堂教學評比榮獲市一等獎,浙江省國中數學課堂教學評比榮獲浙江省一等獎。金華市區名師義教講師團成員、中國名師大講壇成員,浙派名師培養對象。

目 錄

第一章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理論與含義
第一節自主學習的基礎理論002
一、成就目標定向理論002
(一)能力實體觀和能力增長觀002
(二)學習目標和表現目標003
二、自我決定理論004
(一)認知評價理論004
(二)有機整合理論005
(三)因果定向理論006
(四)基本心理需要理論006
三、意義學習理論006
(一)以學生為中心007
(二)在做中學007
(三)關注學習的過程007
(四)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008
四、社會觀察學習理論008
(一)觀察學習008
(二)社會認知論009
五、信息加工理論009
(一)信息加工過程的四個階段009
(二)學習過程的八個階段011
六、個人建構主義理論013
(一)主體建構觀013
(二)學習發展觀013
七、社會文化歷史發展理論014
(一)社會學習014
(二)近發展區014
(三)認知學徒制014
(四)腳手架教學015
八、元認知理論015
(一)元認知的內涵015
(二)元認知與學習的結合016
第二節自主學習的含義017
一、自主學習的定義017
(一)國外對於自主學習的定義017
(二)國內對於自主學習的定義021
二、自主學習的特徵與成分023
(一)自主學習的特徵023
(二)自主學習的構成成分025
(三)自主學習的內部機制026
三、自主學習的影響因素030
(一)內部因素030
(二)外部因素035
第二章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主要模式
節自主學習的主要模式038
一、國外自主學習的主要模式038
(一)自主學習模式的早期實踐039
(二)自主學習模式的系統研究041
二、國內自主學習的主要模式047
(一)國內自主學習代表性教學模式047
(二)國內自主學習模式的成功經驗053
第二節自主學習模式在數學教學中的套用058
一、國外數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套用058
(一)問題模型模式059
(二)反思日記模式060
二、國內數學自主學習模式的套用062
(一)T-S教學模式062
(二)S-S教學模式064
(三)數學自主學習模式中的教學策略065
三、國內外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異同068
(一)國內外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共同點068
(二)國內外數學自主學習課堂的不同點069
第三章中學生數學自主學習的實踐與探索
節分層走班課堂模式072
一、模式準備073
(一)“面上粗分”:按照學生綜合排名分班073
(二)“面下精分”:按照學生知識點掌握情況分班074
(三)準備平時需要的教學材料074
二、模式操作075
(一)課前預習模組075
(二)交流展示模組076
(三)鞏固、反饋模組078
(四)評價模組080
三、模式評價081
(一)學生自主表現越來越好081
(二)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課堂中的作為081
第二節優選教學課堂模式082
一、模式操作083
(一)一題多解083
(二)一題多變088
(三)多題歸一089
二、模式評價089
(一)激興趣,拓思維089
(二)會一題,通一類089
第三節“測·探·用·展”課堂模式090
一、課堂模式090
(一)自測091
(二)探究093
(三)套用094
(四)展示096
二、模式評價097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減輕課業負擔097
(二)激發自主學習動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097
(三)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097
(四)轉化潛能生的有效途徑098
第四節學案導學課堂模式098
一、模式準備099
(一)學案準備099
(二)其他教學資料準備099
二、模式操作099
(一)自主預習模組099
(二)小組合作模組100
(三)展示交流模組101
(四)鞏固提升模組102
三、模式評價104
(一)活躍數學課堂104
(二)提高課堂專注度104
(三)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104
(四)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主性105
(五)對數學學科有更加科學的認知105
(六)讓不同層次的孩子都有收穫105
第五節任務驅動學習模式105
一、模式操作106
(一)布置任務106
(二)自主探究108
(三)交流展示108
(四)評價總結110
二、模式評價110
(一)引導自主學習110
(二)加強數學交流110
第六節微課倒逼學習模式111
一、模式準備112
(一)閱讀教材112
(二)藉助輔導書113
(三)做適當的練習113
二、模式操作114
(一)製片人——分解知識點114
(二)導演——串聯知識點114
(三)演員——錄製微課115
(四)觀眾——修改微課115
(五)放映員——分享微課116
(六)教師評價116
三、模式評價117
(一)增強自主學習能力117
(二)激發學習興趣117
(三)鞏固知識117
(四)增強邏輯思維117
(五)提高語言組織和表達能力117
(六)學生相互學習118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