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堡島

中堡島

中堡島是一個神奇的島,歷史上不論發生多大的洪水,都淹不了這個小島。 1870年的特大洪水淹了位置比中堡島高得多的黃陵廟,卻沒能淹沒中堡島。這中“水漲島高”的奧秘,至今還沒有令人信服的科學解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堡島
  • 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
  • 景點級別:不詳
  • 著名景點: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壩址
  • 別稱:松苞島
簡介,地理位置,人文歷史,

簡介

中寶島又名“松苞島”、“中包島”,在太平溪與三斗坪之間,是一個四面環水,面積為0.15平方公里的小島,也是“兩岸 連山,略無闕處”的三峽中唯一的一個小島。島上物產豐富,綠 樹成蔭,每到秋季,桔林懸金,幽香朴鼻。 在這個彈丸之地的小島上,6000多年前就有人類的祖先棲息。1979年10月,考古工作 者在中堡島上, 發掘出各種文物1萬多件,主要的有石器、陶器 、骨器、玉器,既有斧、鏟、鋤、錛等原始生產工具,又有碗、 盤、鼎、杯等生活用品,還有環、磺等古代裝飾品,其中以陶器 為最多。中堡島發掘出的新石器時期的文物,為研究鄂西古代文 化提供了重要資料,也為探索荊楚文化的起源提供了可靠線索。
中堡島
舉世矚目的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壩址,就選在中堡島。

地理位置

中堡島共有1.5萬平方米,是五千年前新石器時期大溪文化遺址之一。冬春水退可步行至 島上,夏秋季節四面環水,故名中堡島。中堡島和三斗坪一帶的地層,全是 堅硬的花崗岩地質結構,三峽大壩就選在這裡,大壩軸線將橫穿小島。

人文歷史

考古 表明,這一帶地區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古代文化遺址,距今約7000年之久。 遺址西區的文化堆積層一般厚達3—4米,主要包括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湖 北龍山文化、商代等四個時代的文化遺址。大溪文化遺址是中堡島遺址西區文化內 涵最豐富的一種文化遺存。該遺址的大溪文化遺存可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的 陶器以夾砂紅陶和泥制紅陶為主,有少量的夾灰褐陶。器形有夾砂陶和支座,泥質 陶的圈足盤、圈足碗、罐等中期的陶系開始出現泥質黑黑皮紅胎陶和彩陶。新出現的 器形有圈足形陶、曲腹杯、彩陶筒形瓶等,其特徵是外壁為紅色,內壁和外壁的口沿部分 為黑色。晚期的陶系則泥質黑陶的數量增多,器壁變薄,並出現一定數量的蛋殼黑陶.彩陶 的數量比中期減少,器形與中期也區別不大,中堡島遺址出土的石器量很多,每個探方 出土的石器都達到100件左右,是我國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出土石器數量最多的一個遺址。堡島是長江三峽古文明的象徵。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其新石器 時代和商代遺址的發現,為我們研究三峽壩區古代的文明史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佐證.為了三 峽大壩施工的需要,中堡島已被淹沒,不復存在,只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永久的地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