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

1981年10月成立,現有會員160O人。下屬機構有魔術藝術委員會、理論研究會、滑稽藝術委員會。出版刊物《雜技與魔術》(雙月刊)、《雜技研究》(季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
  • 成立時間:1981年10月成立
  • 會員人數:會員160O人
  • 下屬機構:魔術藝術委員會、理論研究會等
協會介紹,代表大會,輝煌成就,

協會介紹

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的團體會員之一,由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雜技家協會及全國各民族雜技家共同組成。成立於1981年。現有團體會員29個,個人會員1700餘人。中國雜技家協會下設辦事機構有:組聯部、外聯部、研究部、辦公室和《雜技與魔術》雜誌社。下轄的各專業委員會有:魔術藝術委員會、理論研究委員會、滑稽藝術委員會、雜技音樂專業委員會、劇團管理指導委員會、經濟開發委員會、馬戲藝術委員會、基金管理委員會和權益保護委員會。
中國雜技家協會對內負責聯絡、協調、服務和業務指導各雜技團體;組織雜技評獎、演出、交流、觀摩等活動;組織各種形式的雜技理論研討和宣傳活動;收集、整理和研究國內外雜技資料,積極傳播信息。對外負責國際雜技、魔術界人士和代表團來華訪問演出;組織代表團出國訪問、交流和考察;介紹中國雜技魔術發展狀況,廣泛進行國內外藝術交流。 在二十多年來,中國雜技家協會組織過出國商業演出、比賽、訪問60餘次,接待來訪外賓、演出40餘次,出版期刊127期、組織編寫過《當代中國雜技》、《雜技研究》、《雜技論壇》等多部雜技理論書籍。中國雜技家協會作為國內最高的雜技、魔術、馬戲、滑稽藝術行業性組織秉承建會宗旨,廣泛團結全國雜技工作者,為擴大中國雜技在國際的聲譽和影響,促進雜技藝術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在新的世紀裡,中國雜技家協會將廣開渠道,加大對外文化交流力度,以開拓的精神,創新的思路和高質的服務,繼往開來,與時俱進,為中國雜技的進一步繁榮和發展,為人類的文化寶庫積累豐厚的財富。

代表大會

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1981年10月28日成立,協會成立20年來,於1981年、1985年、1991年、2000年,召開過四次代表大會。
·中國雜技家協會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雜技家協會全國代表大會是本會的最高權利機構,協會成立20年來,於1981年、1985年、1991年、2000年,召開過四次代表大會,四屆工作班子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帶領廣大雜技家和雜技工作者跨進了嶄新的21世紀。
·中國雜技家協會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1年10月28日-11月3日,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雜技工作者第一次盛會,不自全國各地的170多名代表參加了大會。馮光泗同志作籌備工作。報告夏菊花同志作了題為《為繁榮和發展社會主義雜技藝術而奮鬥》的報告。經過代表充分醞釀,大會產生了中國雜技理事會、常務理事會,進而選舉出中國雜技主席團。11月3日,大會通過了《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章程》。孫泰同志致閉幕詞。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國務院副總理萬里、習仲勛同志出席大會閉幕式。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1985年5月7日-5月12日,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265名來自祖國各地的代表(包括11位名譽代表)參加了大會。阿良同志作了會務工作報告。夏菊花同志作了題為《為開創雜技藝術的新局面而奮鬥》的工作報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宋任窮,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任重、中共中央顧問委員秘書長榮高棠等中央領導同志出席開幕式。大會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章程》的決議,選舉產生了理事、常務理事及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第二屆主席團。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1991年10月8日-10日,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全國各地經民主協商推舉的100名團體會員代表,參加了全國藝術協會中第一個進行改制換屆的大會。中國雜協副主席王峰同志致開幕詞,聶大江同志代表中宣部、李瑛同志代表中國文聯在大會上分别致詞。大會還收到了陽翰笙、冰心發來的賀信和題辭。胡喬木、程思遠、鄧力群同志接見與會代表合影。夏菊花同志向大會作了題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雜技藝術而奮鬥》的會務工作報告。鄭德興同志作了關於修改章程的說明。在大會選舉產生的三屆常務理事會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選舉產生的三屆常務理事會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選舉產生了第三屆主席團。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2000年9月19日-21日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民族的150名代表參加了大會。中國雜協副主席藍天同志致開幕詞,中宣部副劉雲山、中國文聯黨組書記高占祥、文化部副部長潘震宙在開幕式上講話。中國雜技家協會主席夏菊花同志作了題為《團結奮進,迎接繁榮雜技的新世紀》的工作報告。大會還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雜技藝術家協會章程的決議》。會議選舉產生了第四屆理事會和中國雜技第四屆主席團。 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丁關根看望代表並講話,還與全體代表合影留念。
·中國雜技藝術協會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

輝煌成就

(一)強化精品意識,促進藝術創作繁榮。 以強化精品意識來催動雜技精品的生產,是中國雜協實施“精品戰略”的重要舉措。
當代中國雜技已擺脫了單純表現技巧的局限,自覺追求藝術的完美,注重作品的完整性。中國雜協通過全國性雜技比賽和吳橋、武漢兩個國際雜技藝術節,與有關單位共同舉辦研討會,探索雜技界最為關注的問題,鼓勵藝術創新。還不失時機地根據雜技的藝術創作實踐組織專題研討活動,探討雜技創作的藝術規律,促進雜技精品節目的生產。新時期國內湧現了一批不僅在技藝上追求新、難、奇、美,而且有豐富文化內涵,並能反映時代風貌的藝術作品。20多年來,已有110多個節目在國際各大賽場獲得金牌。為了進一步加大創新力度,滿足人民民眾不斷提高的審美需求,九十年代藝術創作樣式繁多,主題雜技晚會也作為一種新的演出形式出現在舞台上。它將許多優秀的單個節目串聯起來,賦予一定的主題或意境,並利用編導、音樂、服裝、道具、舞美、音響、燈光等綜合藝術手段,充分渲染晚會的個性和藝術魅力,大大增加了雜技藝術的文化含量。同時,以大篷為主要演出形式的民營雜技團創作出一批馴獸、馬術、高空雜技節目,為城鄉廣大人民民眾所喜聞樂見。
(二)設立多種獎項,倡導拼搏進取精神。 為表彰貢獻畢生精力,取得顯著成績的雜技藝術工作者,中國雜協設立了最高榮譽獎——百戲獎。1992年和1995年先後評出16位“百戲獎”獲得者和6位“百戲獎榮譽獎”獲得者。後經中宣部批准,設立中國雜技金菊獎。此獎為全國性的專業獎項,其中包括終身成就獎(前身為百戲獎)和雜技、魔術、滑稽、馬戲及理論作品獎和各單項獎,是中國文聯、中國雜協聯合主辦的專家獎,具科學性、權威性和導向性。自1998年開始,已舉辦了一屆終身成就獎評選,評出10位金菊獎終身成就獎獲得者和2位榮譽獎獲得者。還舉辦了一屆雜技藝術作品獎、兩屆魔術獎、一屆滑稽獎、四屆理論作品獎的評獎。
中國雜協通過開展各項評獎活動,倡導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拼搏進取的精神,使雜技界出現了學先進、創業績的良好風氣。
三)堅持文藝三貼近,把採風與自身思想建設結合起來。 中國雜協先後11次組織近400名雜技藝術工作者,奔赴陝西省延安和西安、甘肅金昌、陝西隴原地區、山西省太行山老區、北京房山區抗日根據地司馬台鄉、河南寶豐縣趙莊鄉魔術村及京郊軍營、交警部隊採風、送戲下基層。老區人民和解放軍官兵以極大的熱情歡迎文藝下鄉、下部隊,並深深地體會到黨中央的親切關懷和藝術家的深情厚誼。
參加中國雜協採風活動的雜技藝術工作者,走進沸騰的時代生活,精神境界得到新的升華。老區人民忘我奮鬥的精神和對藝術的強烈渴望,激發著雜技藝術工作者的責任感、使命感和創作靈感。
(四)建立專業委員會,扶植弱項藝術發展。 中國雜協於1993年在上海成立了魔術藝術委員會,1994年在河北吳橋成立理論研究委員會,1995年在天津成立了雜技滑稽藝術委員會,1997年在常州成立了雜技音樂專業委員會,2000年在北京成立馬戲專業委員會,劇團管理指導委員會,市場經濟開發委員會,基金管理委員會,雜技工作者權益保護委員會。
各專業委員會建立後,與地方雜協聯合舉辦了多次全國性的活動。1994年在上海舉辦全國近景魔術比賽;1996年在珠海舉辦全國首屆魔術奇觀大賽;1997年在上海舉辦首屆國際魔術節;1998年在天津舉辦中國雜技金菊獎首屆滑稽比賽;1999年在常州舉辦全國雜技音樂研討會;2000年在深圳舉辦了中國雜技金菊獎第一屆魔術比賽;2002年在南京舉辦了中國雜技金菊獎第二屆全國魔術比賽;還三次參與了在桂林舉辦的魔術邀請賽。通過比賽,引入競爭機制,國內外百餘名藝術家參加角逐,推動了魔術、滑稽的藝術創作;通過研討,切磋技藝,相互交流,探求發展途徑,有力地扶植了弱項,促進了雜技藝術的全面發展。
(五)發揮導向作用,深入開展理論研究。 雜技藝術的實踐強烈地呼喚雜技理論的發展與指導,為了改變雜技理論滯後於藝術創作的狀況,建立雜技藝術的理論體系,以適應事業發展的需要,在1991年以前七省、十省理論研討會的基礎上,中國雜協從1992年開始有組織、有計畫地開展全國性的雜技理論研究工作。
迄今中國雜協與地方文聯、地方雜協、地方文化廳、總政文化部聯合舉辦了九次全國性雜技理論研討會,收到論文476篇。中國雜協還與吳橋國際雜技節組委會聯合舉辦了三屆國際馬戲論壇。研討活動針對“編導、創新、雜技音樂、科學訓練、雜技與兒童、雜技與市場、雜技教育”等問題展開了研討,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
(六)辦好刊物,重視出版工作。 《雜技與魔術》是中國雜協的機關刊物,是聯繫廣大雜技藝術工作者的紐帶。23年出版127期,發行至31個省、市、自治區和13個國家及地區。它致力於宣傳為雜技藝術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體、勇於拼搏的藝術家、大膽改革的管理者,介紹國內外信息,進行藝術評論和藝術分析,是探討發展雜技藝術的園地,並為廣大讀者提供知識和健康娛樂服務。
隨著雜技事業的繁榮,雜技研究工作的深入,一批專著相繼出版,1989年,《中國新文藝大系—雜技集》出版,介紹了建國35年有代表性的200多個節目。1997年,《當代中國雜技》出版,它詳實地記載了新中國雜技事業的發展軌跡,總結了半個世紀以來雜技發展的歷史經驗,內容豐富。1999年,《新中國舞台影視藝術精品選》雜技光碟出版。它凝聚了幾代藝術家的心血,反映了五十年雜技藝術創作概貌。
這期間,雜技界還出版了《中國雜技藝術》、《中國雜技史》、《中國魔術史》、《中國雜技古今談》、《延安時期的雜技藝術》、《天橋史話》、《雜談憶舊》、《百戲奇觀》、《雜技訓練基礎知識》、《雜技藝術教程》、《淺談雜技創新—馬圈型節目初探》、《發展中的馬戲藝術》、《中國馬戲初探》、《中國魔術》、《魔術萬花筒》、《中國的魔術》、《魔術入門》、《雜技音樂探索》、《雜技藝術中的舞台藝術》、《雜技縱橫談》、《中國雜技精粹》、《中國百戲史話》、《雜技精英》、《雜技美的探尋》、《魔術大觀園》、《雜技論壇》、《馬戲——沒有邊疆的世界》、《情系雜技》、《東方人體文化》、《中國藝能史》、《馬戲、雜技、市場》、《魔術世界》、《雜技魔術丑角》、《驚世奇功揭密》、《魔術與神功》、《吳橋雜技老照片》、《河北雜技》、《雜技情思》、《魔術與偽科學辨析》等一大批雜技專著。各地方雜協還編撰了一批頗有史料價值的雜技方誌,為豐富雜壇創作與研究奠定了基礎。
(七)弘揚民族文化,積極開展對外文化交流。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國雜技因不受語言、地域的限制,又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為我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其他藝術門類不能替代的貢獻。
我們不僅向世界介紹我國雜技創作的最新成果,而且將國外馬戲請進來,以滿足廣大人民民眾多方面需求,這是中國雜協的職責之一。中國雜協先後12次派雜技團組,赴挪威、日本、俄羅斯、美國、德國、義大利等國家做為期1個月至半年的演出,都深受國外人民的歡迎和好評,取得了可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993年,協會組織哈薩克斯坦六國馬戲團來華演出,先後在10個城市演出51場。
23年來,中國雜協實現對外考察、交流近50項,涉及的國家有加拿大、美國、俄羅斯、德國、法國、摩納哥、日本、瑞士、古巴、紐西蘭、荷蘭、朝鮮、義大利、墨西哥、巴西等國家。考察國際馬戲界最具盛名的加拿大太陽馬戲團、國際賽場,參加美國國際魔術協會(IBM)近年來的歷屆年會,成立國際魔術協會中國311分會,參加世界魔術大會,加入國際魔術聯盟等,增強了對國際馬戲、魔術發展狀況的了解,加強了信息溝通,有力地促進了協會工作的開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