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

根據國務院關於發展衛星套用的指示精神,1990年,由國家計委、國防科工委和航空航天部聯合報請國務院籌備成立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1991年4月,國家人事部批准,1991年10月5日中心成立,是國家發改委和國防科工委(現為國防科工局)負責業務領導、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負責行政管理的科研事業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
  • 外文名:China Centre for Resources Satellite Data and Application
  • 地點:北京
  • 成立時間:1991年10月5日
  • 機構性質:事業單位
  • 主管部門:發改委,國防科工委,中航公司
中心概況,發展歷程,組織機構,科研團隊,領導班子,

中心概況

中心負責貫徹執行國家關於對地觀測衛星套用的方針政策,提出對地觀測衛星的使用要求和發展方向,落實我國對地觀測衛星套用的發展戰略和中長期規劃。中心承擔我國對地觀測衛星數據處理、存檔、分發和服務設施建設與運行管理,積極拓展衛星套用領域,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巨觀決策依據,為全國廣大用戶提供各類對地觀測數據產品和技術服務,並提供研究成果。中心承擔國家對地觀測的重要任務,是國家三大衛星套用中心之一

發展歷程

1999年8月,資源一號衛星數據處理系統建成並投入套用運行, 1999年10月,01星成功發射升空,填補了我國資源衛星遙感數據的空白,結束了我國衛星遙感套用長期依賴國外數據的歷史。
2003年10月,02星成功發射升空,衛星可靠性和穩定性的加強,使中心獲得的數據質量大大提高,套用範圍進一步擴大。
2006年,中心自主研製的資源衛星數據處理系統建成並投入套用,該系統功能齊全、運行穩定、操作方便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07年8月,02B星數據處理系統建成並投入套用運行,是我國第一個民用高解析度數據處理系統。9月,02B星將一台高解析度全色相機帶入太空,結束了我國民用高解析度數據長期依賴外國的歷史,開創了我國民用衛星高分辨數據分發及其套用的新局面。
2008年8月,全國陸地觀測衛星地面數據處理系統建成,該系統具備全球數據獲取、處理、存檔、分發和服務能力,是一個多系列,多顆衛星、多載荷的大型地面數據綜合處理服務系統。它的成功建設並投入套用運行,大大提高了我國衛星數據處理能力和水平。9月,環境減災小衛星星座A/B星成功發射升空, 填補了我國該領域的空白,將大大提高我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與生態建設的能力和水平。
中心一直承擔著國家陸地觀測衛星地面處理系統和服務設施、國家電子政務、國家民用高解析度對地觀測地面系統等重大項目的建設、運營和管理。在2007年的淮河流域特大洪水災害監測、2008年冰雪、汶川地震災害監測中,中心積極發揮中方項目管理單位的作用,充分調度和利用全球相關衛星資源,為淮河特大洪水災害監測和評估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心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資源衛星數據處理、分發和套用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果。2007年5月,我國政府以資源系列衛星加入國際空間與重大災害憲章》機制(英文簡稱Charter),參與全球的減災救災活動,為全球重大災害提供監測服務。2007年12月,資源衛星中心加入國際對地觀測組織(英文簡稱CEOS),切實推動並提高了我國對地觀測領域的工作及國際地位,資源衛星中心正朝著國際一流的對地觀測衛星數據中心穩步邁進。

組織機構

辦公室、總體規劃部、科技質量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行業/區域銷售部、基建後勤部。
套用開發部、工程技術部、運行生產部、用戶服務部等。

科研團隊

中心現有科研生產管理人員共130餘人,初步形成了科研開發、經營管理和生產操作三支人才隊伍。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中,博士15人(其中博士後3人),占13.89%,碩士44人,占40.74%;研究員8人,占7.41%,高級職稱人員17人,占15.74%,工程師32人,占29.63%。專家人才體系建設方面,有國際宇航科學院(IAA)院士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0人,國防科技工業“511”人才1人,國防科技高層次人才4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突出貢獻專家1人,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中心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堅持人才強企戰略,為青年人才成長提供廣闊舞台,大膽啟用青年人才,資源一號02B星、全國陸地觀測衛星地面系統建設設計師系統,平均年齡為31歲(截止2008年底)。

領導班子

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主任:徐文。
中國資源衛星套用中心黨委書記:郭建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