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的藍皮書。《藍皮書》從世界航天發展態勢、中國航天發射活動、中國太空飛行器研製活動、中國航天套用服務、中國航天國際合作、中國商業航天進展6個篇章對2021年航天科技活動進行全面回顧。

2022年2月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發布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
  • 發布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發布時間:2022年2月9日
  • 發布地點:北京
發布會議,檔案概要,全面回顧,任務展望,

發布會議

2022年2月9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在京召開《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發布會。
會議指出,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計畫安排5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全年載人航天工程實施6次發射任務,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艙為控制中心,問天、夢天實驗艙為主要實驗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間站;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以及捷龍三號火箭將開展首飛。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

檔案概要

全面回顧

《中國航天科技活動藍皮書(2021年)》顯示:2021年,中國航天發射活動繼續取得重大突破。全年共執行55次發射任務,發射太空飛行器總質量再創新高,達到191.19噸,同比增長85.5%。
根據藍皮書,2021年全球共實施146次發射任務,為1957年以來最高發射次數;發射太空飛行器總數量1846個,創歷史新高,總質量777.7噸,為太空梭退役以來的最大值。其中,中國完成55次航天發射,發射次數居世界首位;發射太空飛行器117個,居世界第二;發射載荷總質量191.19噸,發射載荷數量和質量持續刷新紀錄。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有關方面負責人介紹,202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完成48次發射任務,全部取得成功,發射次數居世界宇航企業第一,發射太空飛行器總數量103個,總質量189.65噸。2021年度內,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第400次發射,百次發射周期縮短至33個月,實現連續75次成功發射,已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軌道,不同類型載荷的能力,運載能力、可靠性、成功率邁入世界前列。航天科工集團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實施4次發射,其中3次成功,共發射5顆衛星。

任務展望

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的宇航發射和研製工作仍將高位運行,繼續開啟“超級模式”,全年宇航發射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發射和飛行試驗次數持續保持高位。航天科技集團計畫安排50餘次宇航發射任務,發射140餘個太空飛行器,發射次數持續保持高位;將完成長征六號甲運載火箭及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飛任務。
二是重大工程任務十分艱巨、影響巨大。建造空間站是建設科技強國、航天強國的重要引領性工程,是全年宇航任務重中之重。載人航天空間站工程2022年將完成6次重大任務,包括天舟四號和天舟五號兩次貨運飛船、神舟十四號和神舟十五號兩次載人飛船和問天實驗艙Ⅰ、夢天實驗艙Ⅱ發射,以及在軌交會對接、出艙活動和飛船返回任務,2022年將全面建成空間站。
三是研製任務持續保持高強度、技術攻關難度大。2022年,航天科技集團將重點開展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器等為代表的多個型號研製工作,推動衛星套用積極服務國家戰略目標,打造“航天+信息化+”產業形態,加快建設高軌衛星網際網路綜合信息服務體系,建設民商一體的衛星遙感綜合運營服務體系,北斗套用向系統集成和增值服務延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