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食探秘

中國美食探秘

系列電視文化紀錄片《中國美食探秘》將接檔《舌尖上的中國》,延續中國美食傳統精髓,開啟全新美食文化視角。每集一個主題,包括“火候”、“刀功”、 “辣”、 “豆腐”、 “麵點”、“鮮”、“食之器”、“官府菜”等,全面展示中國美食的不同側面。

基本介紹

  • 導演:蔡小敏
  • 製片人:李歡
  • 出品公司:中國中央電視台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中文名:中國美食揭秘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紀錄
  • 片長:30分鐘(每集)
  • 上映時間:2012年06月05日
  • 色彩:彩色
  • 類型:紀錄片
  • 播出頻道: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
電影視頻,內容簡介,分集內容,第一集 火候,第二集 絕妙刀工,第三集 辣,第四集 豆腐,第五集 麵點,第六集 鮮,第七集 食之器,第八集 官府菜,各方評價,片方觀點,

內容簡介

《中國美食探秘》是一部美食主題的紀錄片,於2012年6月5日晚20點登入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不過與《舌尖上的中國》播出時一片叫好聲不同,觀眾流口水的同時也多了一些質疑。總導演蔡小敏坦言,該片與《舌尖上的中國》相比確實有差距。
中國美食探秘
《中國美食探秘》原版8集,每集30分鐘;央視版7集,每集24分鐘(第八集《官府菜》央視未播)。
與以往美食類節目不同,《中國美食探秘》並不關注菜餚的製作,而是希望通過“探秘”我們中華民族悠久豐富的美食文化傳統、以及這些美食技巧、食材食器背後的講究,來進一步理解人與食物之間的關係。
《中國美食探秘》正是希望通過對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不同層面的展示,激發人們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與我們息息相關又似乎容易被忽略的美食傳統和美食文化。

分集內容

每集一個主題,全面展示中國美食的不同側面。

第一集 火候

火候,是中國美食的烹調術語,是指烹飪過程中火力的強弱和時間的長短。今天,我們已經擁有了各種各樣的生活灶具,火候的變化和運用更加自如,但是火候依然難以掌控——這是一門複雜而精深的學問。
在中國的美食世界中,幾乎每一道菜都講究火候。究竟火候有著什麼樣的神奇,它對中國美食,產生了多么深遠的影響,又是怎樣使得我們的美食世界絢爛多姿?在中國美食里是一個微妙到接近神秘的概念,但對火候的把握,卻無處不需要扎紮實實的功夫,如何掌控火候?

第二集 絕妙刀工

西方飲食文化中,一個廚師有很多把刀,它們負責不同的功用。但在中餐中,一個優秀的廚師只使用一把刀,這把刀橫可以剁、豎可以削、斜可以切、反過來可以砸,幾乎無所不能。
刀功對於一道菜的烹製和成型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餐中有直刀、斜刀、剞刀等多種刀法,它們不僅能使食物美味可口,更能使食物呈現出誘人的外觀。一把好刀究竟是如何被鍛造出來的?優秀的廚師們又是如何一步步掌握精妙的刀法?刀功,如何讓我們的美食文化豐富多彩?

第三集 辣

在當今中國,人們對辣的喜愛,早已跨越了地域的障礙,辣椒,正日益廣泛的出現在中國各地的餐桌上。而耐人尋味的是,辣椒傳入中國僅僅三百多年。
在長達數千年的中國美食文化長河中,為什麼一個外來的物種會有如此蓬勃的生命力?它究竟給我們帶來過多少福祉?又將引領我們的飲食文化走向何方?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們將勾勒辣在中國的傳播路線,探尋人體感知辣味的生理原因,展現辣味的極致和辣菜的藝術。

第四集 豆腐

這是一道最獨特的中國美食。在古代中國,它是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必不可少的佳肴;在現代社會,它仍是我們身邊最為常見的食品。它看似普通簡單,卻有著千變萬化的本領,看似平淡無奇,卻深藏著獨特的製作工藝和悠久的歷史。這就是豆腐。
豆腐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它又有著什麼樣不為人知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它如何用平凡的滋味俘獲我們挑剔的口舌?又怎么樣適應時代的發展,在中國乃至在全世界的飲食版圖上長盛不衰?

第五集 麵點

包子餃子餛飩、麵條、麵塑——五花八門的用麵粉製成的食物一直是養育我們的基礎食品,愛好美食的中國人用普通的麵粉製作出了各式各樣的麵食。在中國的某些地方,麵點幾乎成為了一種藝術,在另外一些地方,麵點則是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
麵點的歷史悠久,各式各樣的麵食和製作工藝在悠久的中國美食世界中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麵點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它是如何深入並影響到我們的日常飲食和生活,對於中國美食文化又有怎樣的意義?

第六集 鮮

鮮味代表了中國人對於美味的極致追求,這種味道是自然的,與天地同生,與萬物一體。它並非被製作出來,而是本已有之,烹調,不過是發現和還原鮮味的過程和技巧。本集主要通過傳統的中國美食對食材、調味烹飪技法的講究表現無所不在的“鮮”的概念。
鮮味真的存在么?它是一種什麼樣的味覺體驗?它對中國悠久的美食文化產生過哪些不為人知的影響?

第七集 食之器

《周易》中說:“形而上者為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如果說構成中國美食世界的各種難以言傳的元素是道,那么承載它們的可見可觸的食具就是器。早在古代,人們對於食之器的追求就達到極致,並將極其複雜的製作工藝代代相傳下來。它體現出中國人對飲食的精緻講究,也體現了古代人優雅的生活情調。
在節奏越加快速和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我們是否有時間回歸精緻與優雅,是否可以做到專注與安定,是否可在形與色中回歸傳統?那些承載著歷史和文化信息的精美食器,它們對於美食意味著什麼?

第八集 官府菜

正如一切文化的發展規律,官府菜不斷地從廟堂之上散落至民間,或者從民間上升到瓊樓玉宇,它從民間汲取最切近生活的營養,也從廟堂鋪墊其高雅與精緻。官府菜正是從這種民間與官府的流轉之中傳至今日。
今天,官府菜以私房菜的方式繼續發展著,並衍生出更多的典雅菜品,進一步詮釋著中國人對美食的極致追求。官府菜背後的歷史讓人感動和唏噓,它的未來也讓我們企盼和期待。究竟官府菜有著怎樣的講究,它還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歷史?它帶給了我們怎樣的美食享受,又將走向何方?

各方評價

追捧的有不少,“吃貨”們繼續瘋
有《舌尖上的中國》的火爆在前,《中國美食探秘》在開播第一天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許多“吃貨”甚至早早坐在電視機前等候觀看。而第一集《火候》剛播完,就有不少網友在微博上熱議起來。
吃貨們對美食的誘惑,很難抵擋,多數吃貨都拍手稱讚。網友sukin表示:“《中國美食探秘》繼《舌尖上的中國》後乘勝追擊,現在央視也好會動腦子噢,抓著你眼睛不放。”另外,許多微博名人和名博也對該片高度關注,知名美食專欄作家俞沁園在微博“食家客”寫道:“第一集裡的油爆雙脆,很久沒有看到這道菜了。這是部好好說故事的美食片。”
吐槽的也不少,《中國美食探秘》被指有點弱
雖然拍手叫好的人很多,但因為有《舌尖上的中國》珠玉在前,《中國美食探秘》難免被觀眾拿出來對比。許多網友表示,相較於《舌尖上的中國》,《中國美食探秘》確實有點弱。而不親民、植入廣告多、人文情懷不夠、解說詞不給力等都成為觀眾的吐槽點。
網友梅冬冬寫道:“《中國美食探秘》不咋的,第一集就整個鮑魚,一般人家誰能經常吃啊?太不親民了。” 網友A_asura對片中的植入廣告非常有意見:“植入廣告要不要這么明顯啊?” 網友使徒使徒直言:“雖然《舌尖上的中國》也有缺點,但比起《中國美食探秘》就高太多了,人文情懷也強得多,後者真不是新東方廚師技校教學片么?”

片方觀點

《中國美食探秘》總導演蔡小敏坦言,《中國美食探秘》與《舌尖上的中國》相比確實有差距。
“可以說這兩部紀錄片雖然都是圍繞美食展開的,但不具備太多的可比性。首先是投入上完全不同,不論是拍攝時間還是資金投入,《中國美食探秘》都比《舌尖上的中國》差很大一截。”《舌尖上的中國》花費了大約1年多才拍攝完成,而《中國美食探秘食》只用了4個多月。而且在規模和製作上,兩者也有差異。“《舌尖上的中國》每集50分鐘,而《中國美食探秘》製作時是30分鐘,實際播出時只有24分鐘,這對電視片故事的完整性是一個巨大傷害。同時,《中國美食探秘》創作的背景,有一定的商業投資因素在其中,也使得植入廣告在所難免。”蔡小敏坦言,“相比《舌尖上的中國》,我們更注重美食文化,介紹有傳承、有文化、有厚度的菜品,通過菜品的做法去挖掘它的文化內涵。觀眾靜下心來看,還是會有不少收穫的。”
另外,蔡小敏稱,“片中是有淮揚菜系的,主要是在《刀功》那一集中,本來是要把南京作為一個重要的地點進行拍攝的,可惜最後因聯繫好的大廚工作調動遺憾錯過了。”後來這些場景就只好轉場到揚州了。
製片人李歡說:“對美食的種種追求和講究,代表了我們對生活的熱愛。社會精英有自己的美食文化、習慣和儀式,尋常百姓也有自己對美味可口的追求,只是不同的人群表達的方式和擁有的條件存在差異而已。美食是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外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透過對美食文化的探尋,我們能夠看到我們的文化傳統里所包含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之觀念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眷戀。”而《中國美食探秘》正是希望通過對博大精深的中國美食不同層面的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