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

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

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位於重慶市永川區光彩大道368號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內。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校址原為始建於1968年的四機部(電子工業部)1424所,是我國第一塊大規模積體電路誕生的地方。

陳列館由重慶市永川區委區政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公司和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共同建設,館內陳列展品、文獻資料眾多,陳列館以中國積體電路創業發展史為主線,分別由序廳、主題展館、尾廳和二十四所員工姓名牆組成,通過文字、圖片、視頻、新媒體融合等形式進行中國積體電路事業的創業過程的展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
  • 外文名稱:China Integrated Circuit Pioneering History Exhibition Hall
  • 類別:歷史陳列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地點:中國重慶市永川區光彩大道368號
  • 竣工時間:2018年12月
  • 開放時間:2018年12月8日
  • 館藏精品:24所部分文獻資料,手記,科研設備複製品、領導題詞寄語
  • 建築歷史:20世紀60年代
  • 原屬單位:電子工業部(四機部)1424研究所
  • 現屬單位: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布局三線,創業永川,輝煌成就,轉移搬遷,重獲新生、建館銘記,陳列館建成開館,開館儀式,功能定位,未來發展,參觀相關,如何參觀,路線,

布局三線

上世紀60年代,隨著國際形勢的演變,中國周邊形勢異常嚴峻。由於當時我國的工業、鐵路等過於集中在沿海城市,一旦發生戰爭,中國的工業將很快陷入癱瘓。為加強戰備,1964年,中央決定建設第二套完整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體系,將國防、科技、工業、交通等生產資源逐步遷入三線地區。從1964年到1980年,三線建設歷時15年之久,實現了國家建設的重點由東部向西部的遷移,建成了鞏固的戰略後方。而作為全國三線建設中的一部分,永川箕山(茶山竹海)山麓迎來了成字一二八部隊,在這裡進行“一二八號基建工程”建設。1968年1月,國防科委以(68)科研字第27號文確定,將“一二八號基建工程移交給第十四研究院,以組建微型電路和半導體器件研究所”,由基建工程兵21師203團和208團共同完成。
24所舊影24所舊影

創業永川

於是50多年前,一群正值青春年少的大學生們為了回響祖國的號召,為了三線建設以及我國的電子科技科研事業,他們相聚在了永川箕山下這片土地上。他們來到這裡時還是一片荒地,他們自己搬磚頭、挖地溝、運土方......個個都精神百倍、幹勁十足。當時的生活和工作條件都極其艱苦,沒有電腦、沒有資料,在這樣一個條件簡陋的山溝里研究電子工程,即使是今天也是很難想像的。
艱苦創業,作風嚴謹艱苦創業,作風嚴謹
24所大禮堂24所大禮堂

輝煌成就

24所每一位科研人員都抱著為國爭光的夢想,力爭上遊、矢志不移,短短几年時間,年輕有為的他們就研製出了中國第一塊大規模積體電路、第一個1K、4K位靜態存儲器、第一塊超大規模積體電路單電源16K位動態存儲器、第一塊ECL電路、第一個ECL10K系列和ECL100K系列電路;第一代運算放大器系列、集成穩壓電源系列和第一套彩色電視機成套電路系列;第一塊A/D、D/A轉換器;第一批抗加模擬電路;第一塊RF頻率合成器;第一塊大規模射頻接收機單片模擬積體電路等“14項全國第一”。在1970年我國發射上天的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就有來自1424研究所開發的積體電路。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李鐵映同志在1970年至1978年先後作為技術人員和研究室負責人在這裡工作,“現代畢昇”、漢字五筆輸入法發明人王永民曾作為離子注入組技術人員也曾在此工作,期間,江澤民同志也曾來24所視察。
第一塊ELC積體電路s12第一塊ELC積體電路s12

轉移搬遷

上世紀九十年代後,隨著經濟和產業重心的轉移,在永川的許多三線時期科研單位配合重慶市布局,逐漸轉移到了主城區(部分搬遷至無錫成立永川半導體研究所無錫分所,後無錫742廠和永川半導體研究所無錫分所合併成立了中國華晶電子集團公司),1424研究所整體搬遷後,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在該所原址上擴建校園,形成今天的學校。

重獲新生、建館銘記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在校園建設過程中,經學校反覆商討後決定——克服校園用地緊張的現狀,不對1424研究所原建築進行拆除,而是進行原址保護。2011年,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被重慶市永川區政府授予“重慶市永川區區級文物保護單位”。在原24所老同志、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領導的建議下,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的構想應運而生。為了展現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電子工業人艱苦奮鬥的創業史,反映我國歷來尊重科技、尊重人才的科學態度,重現中國第一塊大規模積體電路在永川誕生的歷史以及永川三線建設情況,激勵年輕一代繼續發揚老一輩科技工作者奮力攀登的精神,在中央政治局原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李鐵映的重視和支持下,永川區委、區政府決定,在原電子工業部1424所永川原址進行保護性建設,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四研究所以及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共同籌建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
24所部分員工合影24所部分員工合影

陳列館建成開館

2018年12月8日曆經兩年精心籌備和建設,記錄了中國積體電路誕生以及創業縮影的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在原1424研究所舊址——現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正式開館。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以中國積體電路創業發展史為主線,真實、生動地講述了中國積體電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使命擔當、上下求索、不懈奮鬥的創業發展歷程,再現了我國第一塊大規模積體電路在永川誕生的過程。

開館儀式

永川區區委、區政府,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中電科技集團重慶聲光電有限公司,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的相關領導、嘉賓,原1424研究所工作過的專家和老同志,永川區委宣傳部、區文化委、區博物館的相關人員,以及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部分師生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開館儀式由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副館長、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校長助理何湘麗主持。
24所老同志在姓名牆前合影24所老同志在姓名牆前合影
原全國政協常委、原重慶市政協副主席、原重慶大學副校長,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校長楊天怡教授,中共永川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趙德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廳副主任、高級專務柯建波,共同為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揭牌

功能定位

陳列館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中國積體電路創業發展歷程的史料收藏、保護與展示——收集整理和展示中國積體電路發展的歷史發展脈絡,感懷艱苦創業歷程,發揚無私奉獻精神;二是重慶青少年教育基地——通過宣傳老一輩科研人員艱苦奮鬥、創新創業、勇攀高峰、為國奉獻精神,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是渝西片區乃至重慶地區的青少年教育基地;三是重慶市科普與實踐教育基地——陳列館從歷史的角度講述了中國積體電路的誕生與發展,讓青少年認識和了解積體電路。

未來發展

未來,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將推進陳列館與校園文化深度融合,發揮陳列館的育人功能,把其打造成為永川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更多的人了解24所的歷史。

參觀相關

如何參觀

陳列館將面向社會免費開放,實行預約參觀。廣大民眾可自行前往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參觀。

路線


中國積體電路創業史陳列館位置
  1. 乘高鐵動車到達永川東站,乘坐118路可直達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2. 駕車可從G85渝昆高速永川出口駛出,沿昌州大道向西至科創學院向北至光彩大道368號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