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成立於1957年7月30日,文革期間下放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管理。1977年11月24日中國科學院就恢復新疆分院請示國務院,指出:"恢復新疆分院,對於發展地區科技事業有重要意義"。1977年11月27日,當時主持國務院工作的鄧小平同志對中國科學院的報告批示"擬同意"。在鄧小平同志的親自關懷下,經黨中央、國務院批准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恢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
  • 所屬:中國科學院
  • 地點:新疆
  • 成立時間:1957年7月30日
學院介紹,下設機構,工作方向,工作成就,國際交流,西部大開發,研究領域,區域經濟貢獻,院地合作,

學院介紹

經中國科學院批准,於1978年9月29日恢復了新疆物理研究所、新疆化學研究所、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新疆地質地理研究所和人造衛星烏魯木齊觀測站、科學儀器廠、圖書館七個科研事業單位。原民族歷史研究所進入新疆社會科學院;由新疆地質地理研究所的地質部分為主體組建了新疆地震局,原新疆地質地理所後改名為新疆地理所;由於射電天文成為業務主體,烏魯木齊人造衛星觀測站後改名為烏魯木齊天文站;1998年7月7日,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與新疆地理研究所整合為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2002年3月28日,新疆物理研究所與新疆化學研究所整合為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2003年3月11日,新疆分院圖書館移交給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

下設機構

分院機關現設有綜合辦公室、科技合作處、組織人事處三個職能處室。直屬單位有生活後勤中心、科學儀器廠、子女學校、幼稚園

工作方向

新疆分院初創時期,中國科學院就將新疆分院定位為主要為新疆的經濟社會科技發展服務。40餘年來,新疆分院系統結合新疆的資源環境生態情況,結合國民經濟發展規劃和新疆的產業發展戰略重點,結合國防軍工和航天任務的需求,結合中科院對大科學的部署,建立和發展了有特色的專業結構和科研方向。主要的研究方向有:綠洲生態系統研究和綠洲農業荒漠環境的演變和荒漠化治理;乾旱區生物資源的研究和利用;區域發展、城市規劃和可持續發展研究;生物化學和生物工程基因轉移技術,以及建立在這些技術上的動植物資源的深度開發;以資源高效轉化為目標的精細化工;石油化工天然氣輕組分的利用;固體輻射物理和半導體材料與器件的輻射損傷研究;計算機控制與計算機信息系統的研究和開發;VLBI長基線干涉系統測地研究,天體物理與脈衝星研究工作,空間人造目標觀測和太陽觀測。

工作成就

分院系統現有在職職工953人,科技人員671人,其中高級科技人員208人;鑑定科技成果1000餘項,獲得國家、中國科學院、自治區和其他部委獎近300項,還有2項獲聯合國UNEP荒漠化治理業績獎。

國際交流

現有博士學位點1個,碩士點14個,聯合培養博士50餘人,培養碩士300餘人;出版專著200餘本,公開發表論文4000餘篇;和30多個國家建立了科技交流關係,承擔了40多個國際合作課題;130餘人進入高科技企業,科技企業為新疆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分院系統儀器設備價值5000餘萬元,地區共用大型儀器設備8台。

西部大開發

近年來,以江澤民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做出了加快我國西部地區開發的重大戰略決策,為西部地區的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中國科學院啟動知識創新工程;2002年又提出新時期的辦院方針。根據中科院的要求,新疆分院系統已經完成學科整合和專業凝練進入知識創新工程。結合新疆經濟發展的需求,新疆分院系統將在以下幾個方面重點開展工作:
――利用現代化手段進行乾旱區的資源、環境生態綜合數據平台的建設,並把它作為西部開發的基礎性工作。
――西部乾旱區生態環境演變趨勢和預測,綠洲形成和綠洲生態結構及其穩定性,退化生態系統的重建和生態安全系統的設計。
――乾旱區水系統循環過程數據收集、動態監測和合理利用設計,並在此基礎上建立以水資源合理利用和節水技術結合為技術主體的流域生態農業區、荒漠生態農業區示範基地。
――以石油為主體的能源資源開發中的強化開採技術及相關的油田化學產品的研究和產業化。
――石油天然氣化工新技術和新產品,BTX凝析油中試和產業化。
――乾旱區生物資源的有效成分的研究,提取方法研究,深加工和產業化技術。
――創新的生物化學製品,耐旱、耐鹽鹼的生物資源的功能基因的研究,及這些優勢基因向農作物的轉移和新品種選育。
――以高分子化學方法,進行新疆優勢農副產品的二次三次加工,例如糖酯系列化表面活性劑的開發和套用。
――太陽能和太陽能次生能源的利用及儲存,以及相應的新材料研究。
――電子信息技術和新材料在傳統產業和新產業中的套用計算機網路信息系統及INTERNET在國民經濟中的套用。
――建立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基地,培養生態科學、環境科學信息科學和生物化學方面的人才。
――組織科普宣傳專家組,建設高水平的科普基地。
――以多種形式加大院地合作的廣度和力度。包括科技項目合作、科技成果產業化和科技副職的選派。
通過以上工作的實施,新疆分院系統將為新疆的國民經濟發展,特別是農業、能源、新興產業的發展做出基礎性、創新性、前瞻性的貢獻。

研究領域

圍繞新疆特色資源深加工和新材料科學技術開展材料科學與技術、化學化工系統工程、生物(植物)資源化學、輻射物理及石油天然氣開採和深加工、計算機套用、感測器工藝、化學及生物工程等技術研究。
圍繞綠洲生態過程與演化機制;綠洲生態建設與環境治理;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發展三大領域開展九個方面的研究:綠洲生態系統生態過程;綠洲荒漠過渡帶耦合機制;綠洲環境演變與退化機制;綠洲生態農業實驗示範;受損生態系統恢復與重建;荒漠化防治技術體系集成;優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產業結構調整及城鄉發展;區域可持續發展信息系統。
以射電天文學的觀測與研究為基礎,重點研究射電天體物理、VLBI及射電天文技術方法研究、脈衝星、活動星系核、恆星形成與演化研究,開展人造衛星動力學觀測及定位研究。

區域經濟貢獻

進行了長期的水土資源、環境、生態的綜合科學研究,掌握了新疆大量的科學基礎資料,為國家和自治區制訂長遠經濟發展規劃,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荒漠環境的演變研究、荒漠化治理取得重大突破,在防治風沙危害、恢復植被,生態系統的恢復和再造上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在重大工程的前期工作研究中,如塔河治理、石油開發、北水南調、生態建設、鐵路、沙漠公路等工程中提供了科學依據,並利用高技術手段直接參與工程設計和環境改造。
在土地鹽鹼化防治,以及以水肥調控為中心的優質高產生態農業建設取得重要成果,支持了農牧民脫貧致富,為實現乾旱綠洲經濟的良性循環開闢了途徑。創造了棉花連續3年237、257、256公斤的世界記錄。
在三次採油和天然氣輕質成分的深加工和利用方面進入工業化試驗階段,並進入知識資本操作。
天然產物化學,在藥物中間體、保健品、化妝品領域,進入中間試驗和小批量生產,逐步進入市場。
成功地將大賴草基因導入小麥——大穗小麥新種。
電子材料的輻射物理研究,電路和系統抗核加固,資源衛星加固器件套用,實踐5號劑量測量套用。
NTC陶瓷熱敏元件,納米材料製備技術研究、器件開發、中試,進入產業化,成為航天定點器件,套用於神州1號至6號等多種太空飛行器,大批量進入於國內大型企業。
信息技術——網路、控制、安全技術、MIS的綜合優勝,進入石油、鋼鐵、機械、民航、醫療、商業、銀行等領域。
VLBI成為歐洲網、亞太網聯測的重要成員。脈衝星觀測的成果有學術界公認的新發現。
高新技術產業有了很大進步,每個企業基本實現了技術含量高、效益高的發展目標,都有創新技術產品,改制工作基本完成。
兩個國家級科普教育基地,在宣傳科學和唯物主義,破除迷信,提高各民族素質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院地合作

“九五”初,中科院新疆分院、各所積極組織有關專家,從戰略發展的高度和中科院科研開發工作的實力出發,為自治區“九五”發展提出了17個項目建議書。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立項,絕大多數都直接進入了地方國民經濟的主戰場。
中科院新疆分院先後與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爾泰地區、阿克蘇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簽訂了院地科技合作協定。
根據自治區優先發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戰略,新疆分院加強開展了對位於天山北坡經濟帶三個國家級開發區的技術合作工作。分別與石河子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烏魯木齊高新技術開發區鑑定了科技合作協定。
為推進中國科學院和新疆自治區建立新世紀多層次、全方位的科技合作關係,2002年、2003年、2005年先後成功舉辦了“中國科學院——新疆科技合作洽談會”,使“科洽會”從與地、州合作層面上升為省部級合作盛會。“科洽會”每兩年舉辦一次,建立了“院地合作”、“兵地合作”、“校企合作”、“東西合作”的多種模式,已成為新疆與中科院、內地省市全方位科技合作的有效載體;促進新疆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重要渠道;成為新疆特別是天山北坡經濟帶相關部門、企業直接利用中科院、內地省市的技術、人才、資金等科技資源的良好平台;成為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科技意識、普及科技知識的宣傳視窗和依靠科技進步加快經濟發展新的動力。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新疆分院院地合作從項目合作擴展到共建學科、共建試驗開發基地、共建科技、經濟實體,進入地方政府的人才培養體系、諮詢體系、規劃體系和管理決策體系,融入到了自治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