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志吉林卷

中國煤炭志吉林卷

《中國煤炭志吉林卷》是《中國煤炭志》編纂委員會、《中國煤炭志·吉林卷》編纂委員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煤炭志吉林卷
  • 作者:《中國煤炭志》編纂委員會、《中國煤炭志·吉林卷》編纂委員會
  • 類別:地方志
  • 出版社:煤炭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年06月
  • ISBN:7502014020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設煤田地質與勘探、煤礦建設、煤炭生產、煤礦安全與環境保護、煤礦經營管理、煤礦專用設備器材生產、煤礦多種經營、煤炭科研與教育、煤礦職工生活福利、人物等十二篇。

作品目錄

封面
中國煤炭志 吉林卷
《中國煤炭志》編纂委員會名單
《中國煤炭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東煤公司修志領導小組
《中國煤炭志·吉林卷》編纂委員會
《中國煤炭志·吉林卷》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圖 片
各級領導同志視察礦區
1986年5月,國務院副總理李鵬在京親臨吉林省煤田地質科技“六五”攻關成果展廳,聽取參展人員的匯報
1986年5月,國家經委副主任朱鎔基在京聽取了遼源煤礦機械廠“六五”攻關科技成果參展人員的匯報
原煤炭工業部部長高揚文在仲金林、王健等陪同下,到通化礦務局整流設備廠進行檢查指導
原中共吉林省委書記高迪等赴琿春礦區檢查指導
原煤炭工業部部長於洪恩在李雲峰、孫鳳廉等陪同下,對琿春礦區進行檢查指導
東煤公司經理崔敬謙到通化礦務局電氣設備廠視察(1990年)
東煤公司副經理韓英在通化礦務局灣溝矸石電廠建設工地視察(1987年)
東煤公司主要領導成員研究公司發展規劃
吉林省煤炭工業局領導在研究地方煤炭工業的發展工作
昔日煤礦
日偽時期西安(遼源)礦區童工譚小柱的勞工證
圖為解放前蛟河煤礦奶子山煤窯的礦工正在從煤窯里往外背煤
西安(遼源)礦區礦工高鳳山的勞工契約
西安(遼源)礦區“方家墳”死難礦工牛世清身上的一張工票,這張工票上的苛扣項目有17項
圖為西安(遼源)礦區方家大櫃的“萬人坑”一角
煤田地質勘探
地震勘探
分析煤炭發熱值
衛星像片
勘探新煤田
地質調查
基本建設
“一五”期間建設的遼源礦務局西安立井
“一五”期間建設的通化礦務局砟子立井
“二五”期間建設的蛟河煤礦奶子山立井
“三五”期間建設的梅河礦區
“五五”期間建設的舒蘭礦務局營城煤礦九台立井
“五五”期間建設的琿春礦區
煤炭生產
通化礦務局綜采工作面
水力採煤工作面
軟岩巷道支護
錨噴作業
開拓可縮性U型鋼支護
地面系統
通化礦務局鐵廠洗煤廠外景
貯木場之晨
礦燈充電室
舒蘭礦務局地面深井水泵疏乾水情況
礦山救護隊緊急出動
礦區風貌
東煤公司辦公樓
遼源礦務局辦公樓外景
舒蘭礦務局辦公樓全景
通化礦務局辦公樓外景
琿春礦區建設指揮部辦公樓外景
機械加工與多種經營
通化礦務局機電總廠加工車間
遼源煤礦道岔分廠生產車間
遼源煤機廠生產的MDY—150型單搖臂滾筒採煤機
蛟河煤機廠刮板輸送機總裝車間
舒蘭礦務局果葡糖漿
琿春礦務局多種經營服裝廠
生活福利
遼源礦務局總醫院手術室
遼源礦務局職工總醫院先進的檢查設備
舒蘭礦區九中教學樓
舒蘭礦務局職工食堂為礦工準備午餐
東煤公司託兒所
琿春礦區朝鮮族舞表演
礦工樂園
《中國煤炭志·吉林卷》編委會委員及編輯合影
《中國煤炭志·吉林卷》部分編寫人員合影
吉林省煤炭資源分布略圖
前 言
凡 例
目 錄
概 述
大事記
第一篇 煤田地質與勘探
第一章 煤田地質
第一節 含煤時代及含煤地層
第二節 煤田構造
第三節 煤田水文地質特徵
第二章 煤炭資源
第一節 煤炭儲量
第二節 煤炭品種、煤質
第三章 煤田勘探
第一節 機構隊伍與領導體制
第二節 勘探方法與技術裝備
第三節 水文地質勘探
第四節 煤質化驗
第五節 勘探成果
第四章 煤田測繪
第一節 地形測量
第二節 工程測量
第二篇 煤礦建設
第一章 煤礦設計
第一節 機構和隊伍
第二節 設計技術
第三節 設計成果
第二章 建設規模與投資
第一節 建設投資
第二節 新區新井建設項目
第三節 老區老井改擴建項目
第四節 其他建設項目
第三章 煤礦施工
第一節 施工機構隊伍
第二節 井巷施工
第三節 地面生產系統施工
第四節 施工管理
第五節 施工技術經濟指標
第三篇 煤炭生產
第一章 開拓掘進
第一節 開拓布置
第二節 掘進工藝裝備
第三節 巷道支護
第二章 採煤
第一節 採煤方法
第二節 煤柱開採
第三節 採煤機械化
第四節 頂板管理
第三章 生產管理
第一節 採掘工作面管理
第二節 “三個煤量”管理
第三節 質量管理
第四節 生產調度
第五節 生產設備管理
第六節 煤炭產量
第四章 煤炭加工利用
第一節 篩分與洗選
第二節 煤炭的深加工
第三節 綜合利用
第五章 礦井地質測量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礦井地質
第三節 礦井水文地質
第四節 礦井測量
第五節 “三下”採煤與岩層觀測
第六章 生產輔助系統
第一節 提升與運輸
第二節 通風與排水
第三節 動力與照明
第四節 礦區通訊
第五節 設備修配
第四篇 煤礦安全與環境保護
第一章 安全管理
第一節 安全機構
第二節 規章制度
第三節 安全教育
第四節 安全檢查
第五節 民眾性安全活動
第二章 礦井災害防治與重大事故
第一節 瓦斯和煤塵的防治
第二節 頂板事故的防治
第三節 水害與火災的防治
第四節 重大事故
第三章 礦山救護
第一節 救護隊伍
第二節 救護裝備
第三節 業務培訓
第四節 搶險救災
第四章 環境保護
第一節 機構與管理
第二節 大氣污染與防治
第三節 廢水污染治理
第四節 廢渣污染與防治
第五節 噪聲污染與防治
第六節 地表塌陷與防治
第七節 煤礦環境綠化
第五篇 煤礦專用器材設備生產
第一章 煤礦機電設備生產
第一節 採煤機生產
第二節 採煤機配件生產
第三節 刮板輸送機生產
第四節 輸送機配件生產
第五節 其他器材設備生產
第二章 煤礦火工生產
第一節 炸藥
第二節 雷管
第六篇 經營管理
第一章 管理體制與機構
第一節 管理體制
第二節 機構設定
第二章 計畫與統計
第一節 計畫
第二節 統計
第三章 物資管理
第一節 供應體制
第二節 供應渠道
第三節 倉儲管理
第四節 物資消耗
第五節 廢舊物資的回收與利用
第四章 煤炭運銷
第一節 煤炭銷售
第二節 煤炭貯運
第三節 煤炭價格
第四節 儲煤管理
第五章 勞動人事與工資管理
第一節 勞動管理
第二節 幹部管理
第三節 工資管理
第四節 勞動保護與保險
第六章 財務與審計
第一節 核算體制
第二節 固定資產
第三節 資金
第四節 成本
第五節 盈虧
第六節 審計
第七篇 多種經營
第一章 工業
第一節 化工業
第二節 建材業
第三節 其它工業
第二章 農、林、副、商、貿業
第一節 林業
第二節 農、副業
第三節 商貿與服務業
第八篇 煤炭科研與教育
第一章 科學研究
第一節 機構與隊伍
第二節 技術推廣與革新
第三節 科研管理與科技成果
第四節 學術團體及活動
第二章 教育
第一節 普通教育
第二節 職業技術教育
第三節 成人教育
第九篇 職工生活福利
第一章 兩堂一舍
第一節 住宅
第二節 食堂
第三節 浴池
第四節 托幼園所
第二章 醫療衛生
第一節 衛生防疫
第二節 醫療
第三節 計畫生育
第四節 職工保健
第五節 職工療養
第三章 文化體育
第一節 文化娛樂
第二節 體育
第十篇 黨群組織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中共黨的組織
第二節 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思想政治工作
第四節 組織工作
第五節 宣傳教育
第六節 紀律檢查
第七節 統戰工作
第二章 工會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煤礦工人運動
第三節 工會會員代表大會
第四節 勞動競賽
第五節 民主管理
第六節 勞動保護與勞動保險
第七節 女工工作
第八節 工會經費
第三章 共青團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團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團組織的主要活動
第四節 少先隊
第四章 武裝、公安、信訪工作
第一節 武裝民兵工作
第二節 公安工作
第三節 信訪工作
第十一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傳略與簡介
第一節 人物傳略
第二節 人物簡介
第二章 先進人物名錄
第一節 先進人物
第二節 先進集體
第三章 中共代表大會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
第一節 中共代表大會代表
第二節 人大代表
第三節 政協委員
第十二篇 煤礦企事業單位簡介
第一章 統配煤礦
第一節 遼源礦務局
第二節 通化礦務局
第三節 蛟河礦務局
第四節 舒蘭礦務局
第五節 琿春礦務局
第二章 地方煤礦
第一節 簡述
第二節 重點煤礦
第三節 其他煤礦
第四節 鄉鎮煤礦
第三章 企事業單位
第一節 東北內蒙古煤炭工業聯合公司
第二節 煤田地質勘探隊
第三節 煤礦機械製造廠
第四節 學院、設計院
附錄
一、重要文獻輯錄
二、煤礦企事業名錄
三、吉林地名
編纂始末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