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朝1·劉公豪氣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朝1·劉公豪氣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朝1·劉公豪氣(典藏版)》作者以飽滿的愛國熱情,謳歌了歷朝保衛和振興祖國的英雄人物,鞭撻和抨擊了歷代統治階級的兇殘、荒淫和偽善,還以較大篇幅描繪出舊中國政治黑暗,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慘烈圖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朝1·劉公豪氣(典藏版)》在記述歷朝史事和人物時,顯現了許多寶貴的歷史經驗,對資治平亂、休養生息、治學為政之道,書中均有精彩的闡發和獨到的見解,給讀者帶來豐厚的教益與啟示。因此,《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朝1·劉公豪氣(典藏版)》是一部進行中國歷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歷史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朝1•劉公豪氣
  • 出版社:時代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 頁數:186頁
  • 開本:16
  • 品牌:安徽人民出版社
  • 作者:蔡東藩
  • 出版日期:2010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2037840, 721203784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中國歷代通俗演義:南北朝1·劉公豪氣(典藏版)》是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名郕,字椿壽,號東藩,蕭山臨浦鎮人。光緒十七年(1891)中秀才。宣統元年(1909)中省優貢生。1910年朝考以優入選,翌年春赴福建以知縣候補。辛亥革命後,應好友之邀,到上海會文堂新記書局任編輯,修撰《高等國小論說文范》、《中等新論說文范》、《清史概論》等書。從1916年至1926年的十年間,蔡東藩寫成歷朝通俗通義,有《前漢通俗演義》、《後漢通俗演義》、《兩晉通俗演義》、《南北史通俗演義》、《唐史通俗演義》、《五代史通俗演義》、《宋史通俗演義》、《元史通俗演義》、《明史通俗演義》、《清史通俗演義》、《民國通俗演義》(部分)。全書共1040回、600餘萬字,記述了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20年間發生的重大曆,史事件和重要歷史人物。該書在史料上遵循"以正史為經,務求確鑿,以軼聞為緯,不尚虛誣"的原則;在體裁上突出"文以載事,即以道情"的特點,並且自寫正文,自寫批註,自寫評述。

圖書目錄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 兆睹龍顏慧婦忌英雄
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御駕報績增封
第三回 伐燕南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禦寇
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 循發軍函出奇平譙縱
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
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 歸移晉祚宋武帝篡位
第七回 弒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胡騎橫行
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變
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 濟人夏都擊走赫連昌
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 計亡國後侑酒作人奴
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白壞長城
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克姑臧
第十三回 捕奸黨殷景仁定 謀露逆萌范蔚宗伏法
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 城薛安都用矛刺虜將
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復書
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
第十七回 發尋陽出師問罪 克建康梟惡鋤奸
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塗 地誅叔納妹只手瞞天
第十九回 發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
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
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
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眾叛蕩平 激外交四州淪陷
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
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 首殿中醉寢狂豎飲刀
第二十五回 討權臣石頭殉節 失鎮地櫟林喪身
第二十六回 篡宋柞廢主出宮 弒魏帝淫嫗專政
第二十七回 膺帝篆父子相繼 禮名賢昆季同心
第二十八回 造孽緣孽兒自盡 全愚孝愚主終喪
第二十九回 蕭昭業喜承祖統 魏孝文計徙都城
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醜傳宮掖 內應外合刃及殿庭
第三十一回 殺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

文摘

行至歷陽,與玄相值,玄使牢之族舅何穆來作說客,勸牢之倒戈附玄。牢之也陰恨元顯,意欲自作卞莊,姑與玄聯絡,先除元顯,後再除玄。裕聞知訊息,與牢之甥何無忌,極力諫阻,牢之不從。裕再囑牢之子敬宣,從旁申諫,牢之反大怒道:“我豈不知今日取玄,易如反掌?但平玄以後,內有驃騎,猜忌益深,難道能保全身家么?”聯絡桓玄,亦未必保身。遂遣敬宣齎著降書,投入玄營。
玄收降牢之,進軍建康。即晉都。元顯毫無能力,奔入東府,一任玄軍入城。玄遂派兵捕住元顯,及元顯黨羽庾楷、張法順,與譙王尚之,一併殺死,自稱丞相,總百揆,都督中外。命劉牢之為會稽內史,撤去兵權。牢之始驚駭道:“桓玄一人京城,便奪我兵柄,恐禍在旦夕了!”嗟何及矣。
敬宣勸牢之襲玄,牢之又慮兵力未足,不免遲疑。當下召裕人商道:“我悔不用卿言,當玄所賣,今當北至廣陵,舉兵匡扶社稷,卿肯從我否?”裕答道:“將軍率禁兵數萬,不能討叛,反為虎倀,今梟桀得志,威震天下,朝野人情,已失望將軍,將軍尚能得廣陵么?裕情願去職,還居京口,不忍見將軍孤危呢。”言畢即退。
牢之又大集僚佐,議據住江北,傳檄討玄。僚佐因牢之反覆多端,都有去意,當面雖勉強贊成,及牢之啟行,即陸續散去,連何無忌亦不願隨著,與裕密商行止。裕與語道:“我觀將軍必不免,君可隨我還京口,玄若能守臣節,我與君不妨事玄,否則設法除奸,亦未為晚!”無忌點首稱善,未與牢之告別,即偕裕同往京口去了。
牢之到了新洲,部眾俱散,日暮途窮,投繯自盡。子敬宣逃往山陽,獨劉裕還至京口,為徐兗刺史桓修所召,令為中書參軍。可巧永嘉太守盧循,陽受玄命,陰仍寇掠,潛遣私黨徐道復,襲攻東陽,被裕探問訊息,領兵截擊。殺敗道復,方才回軍。
既而桓玄篡位,廢晉安帝為平固王,遷居尋陽,改國號楚,建元永始。桓修系玄從兄,由玄徵令入朝。修馳入建業,裕亦隨行。當時依人檐下,只好低頭,不得不從修謁玄。玄溫顏接見,慰勞備至,且語司徒王謐道:“劉裕風骨不常,確是當今人傑呢。,,謐乘機獻媚,但說是天生傑士,匡輔新朝,玄益心喜。每遇宴會,必召裕列座,殷勤款待,贈賜甚優。獨玄妻劉氏,為晉故尚書令劉耽女,素有智鑒,嘗在屏後窺視,見裕狀貌魁奇,知非凡相,便乘間語玄道:“劉裕龍行虎步,瞻顧不凡,在朝諸臣,無出裕右,不可不加意預防!”玄答道:“我意正與卿相同,所以格外優待,令他知感,為我所用。

序言

子輿氏有言日:“世衰道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夫孔子懼亂賊,亂賊亦懼孔子則信乎一字之貶,嚴於斧鉞,而筆削之功為甚大也。春秋以降,亂賊之迭起未艾,厥惟南北朝,宋武為首惡,而齊而梁而陳,無一非篡弒得國,悖入悖出,忽興忽亡。索虜適起而承其敝,據有北方,歷世十一,享國至百七十餘年。合東西二魏在內。夷狄有君,諸夏不如,可勝慨哉!至北齊、北周,篡奪相仍,蓋亦同流合污,駸駸乎為亂賊橫行之世矣。隋文以外戚盜國,雖得混一南北,奄有中華,而冥罰所加,躬遭子禍,阿賡弒君父,賊弟兄,淫烝無度,卒死江都,夏桀、商辛不是過也。二孫倏立倏廢,甚至布席禮佛,願自今不復生帝王家,倘非乃祖之貽殃,則孺子何辜,乃遽遭此慘報乎!然則隋之得有天下,亦未始非過渡時代,例以舊史家正統之名,隋固不得忝列也。沈約作《宋書》,蕭於顯作《齊書》,姚思廉作梁、陳二書,語多回護,諱莫如深,沈與蕭為梁人,投鼠忌器,尚有可原;姚為唐臣,猶曲諱梁、陳逆跡,豈以唐之得國,亦仍篡竊之故智與?抑以乃父察之曾仕梁、陳乃不忍直書與?彼夫崔浩之監修魏史,直書無隱,事未蕆而身死族夷。旋以謅諛狡佞之魏收繼之,當時號為“穢史”,其不足徵信也明甚。《北齊書》成於李百藥,《北周書》成於令狐德芬,率爾操觚,徒憑兩朝之記錄,略加刪潤,於褒貶亦無當焉。《隋書》輯諸唐臣之手,而以魏徵標名。魏以直臣稱,何以張衡傳中,不及弒隋文事,明明為亂臣賊子,而尚曲諱之,其餘何足觀乎?若李延壽之作南、北史,本私家之著述,作官書之旁參,有此詳而彼略者,有此略而彼詳者,茲姑不暇論其得失,但以隋朝列入《北史》,後人或譏其失宜,竊謂春秋用夷禮則夷之,李氏固猶此意也。嗟乎!亂臣賊子盈天下,即幸而牢籠九有,囊括萬方,亦豈真足光耀史乘流傳後世乎哉?本編援李氏南、北史之例,拾摭事實,演為是書;復因年序之相關,合南北為一爐,融而冶之,以免閱者之對勘,非敢謂是書之作,足以步官私各史之後塵。但閱正史者,常易牛厭,而覽小說者不厭求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