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東江紅軍第十一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廣東東江工農紅軍十一軍。1930年5月19日,中央軍委發出指示信,針對中央軍委南方辦事處計畫將東江地區紅軍編為兩個軍的建議,明確表示:“中央不同意這一意見。因為現在紅軍不是要多立軍的名義,而是要充實每一軍的內容”,“東江可以成立三師,為紅軍十一軍。”於是,按照中央指示,東江特委遂將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下轄的第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四十九、五十團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下轄第一、二、三、四、五縱隊。全軍2500餘人。軍長古大存,政治委員吳秉泰,參謀長龔楷,政治部主任羅欣然。1930年8月17日,紅十一軍攻克梅縣縣城,收繳反動武裝甚多,在東江一帶聲威大振。後來紅十一軍在轉戰閩粵邊界地區時遭到挫折。1930年12月,紅十一軍餘部改編為東江紅軍獨立第二師。

基本介紹

部隊簡介,戰鬥歷程,軍長簡介,

部隊簡介

東江紅軍第十一軍,是土地革命戰爭前期中國共產黨領導創建的一支重要革命武裝,也是粵東地區的重要武裝力量,以梅州籍人為主。” 紅十一軍在豐順縣八鄉山灘下莊屋坪成立,全隊約3000多人,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熱潮,參加了三次“反圍剿”鬥爭,為紅軍輸送了戰鬥力量。
1930年春,東江紅軍發展到5個團和一個教導隊。由於團以上沒有成立師部、軍部,各團紅軍又分散在東江的各個蘇區,很難統一指揮行動,影響紅軍的戰鬥力。1930年4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指示:“目前東江紅軍應以現有三、四團為骨幹,擴大為四個縱隊而成立紅軍第十一軍。”5月1日,東江紅軍第11軍宣告成立,古大存任軍長。原紅軍46至50團依次改編為紅11軍第1至第5縱隊,另編一個教導團和一個獨立營。全軍約3000人,長短槍2000餘支。
成立後,各團紅軍英勇作戰,東征西討,為保衛根據地與敵人進行了頑強鬥爭。僅紅46團就在地方武裝的配合下,不到十個月的時間裡,與進攻梅縣的敵張達旅和梅縣各區鄉警衛隊交戰61次,保衛了八鄉山根據地。其他各團紅軍也在各地進行多次血戰,鞏固和發展了各個革命根據地。期間,紅十一軍還為保衛秘密交通線付出了巨大努力,使周恩來劉少奇等200餘名黨和紅軍重要領導幹部得以安全進入中央蘇區,中央蘇區順利獲取大批軍用物資和重要軍事、政治情報。

戰鬥歷程

成立於1930年5月1日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是中共中央軍委領導、編入正式序列的全國14支紅軍之一,是東江革命根據地的一支正規編制的紅軍部隊。毛主席在延安向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先生介紹中國革命武裝鬥爭情況時說:“彭湃領導的海豐蘇維埃運動失敗後,它的軍隊一部分,在古大存指揮之下,離開了那區域,與朱德和我取得了聯繫,後來成了紅軍第十一軍的基本隊伍。”紅十一軍鼎盛時期人數達3000多人,足跡遍及東江地區的十七個縣市,經歷大小戰鬥百餘次,沉重地打擊了當時國民黨在廣東的反動統治和農村封建勢力,及時地宣傳了黨和紅軍的政治主張、傳播了革命火種,南粵崇山峻岭中飄舞的鮮艷軍旗極大地鼓舞了廣東人民的革命鬥志,影響深遠。
軍旗:在工農武裝不斷發展的基礎上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鬥爭中冉冉升起
紅十一軍是在工農武裝發展和武裝反抗國民黨的鬥爭中誕生的;紅十一軍的軍旗是在南粵大地洶湧澎湃的工農武裝暴動的浪潮中冉冉升起的!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中共中央召開“八七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方針。“八七會議”後,中共廣東組織率先在全國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槍聲,聲勢浩大的廣州起義農民運動在南粵大地的城市和鄉村此起彼伏。在起義中,誕生了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府———廣州蘇維埃政府,中國最早的縣級蘇維埃政府———海豐縣和陸豐縣蘇維埃政府。至1927年7月底,東江地區的汕頭澄海揭陽普寧海豐陸豐五華豐順紫金惠陽潮陽大埔等17縣、市進行了武裝起義;普寧、紫金、海豐、陸豐、梅縣大埔等縣還建立了革命政權。1928年5月,在一片白色恐怖中,古大存毅然率領一批堅定的革命骨幹,上橫跨豐順、五華、揭陽的八鄉山建立革命根據地,組建黨支部。7月,成功地組織領導了“畲坑暴動”,後根據東江特委的決定,組建“七縣聯委”,古大存任書記。
1929年6月,東江第一次黨員代表大會召開,宣布成立東江工農紅軍總指揮部,古大存任總指揮。活動在贛南、閩西的毛澤東朱德等領導人高度重視廣東東江革命武裝和革命根據地的發展壯大。1929年10月,毛澤東、朱德、古大存等七人聯合發表了東江革命委員會《關於公布執行土地政綱的布告》。古大存堅定地提出以八鄉山為中心建立革命根據地,以便與中央蘇區聯繫、策應和拓展。這一意見得到省委和東江特委的支持,並決定把東江特委、東江蘇維埃和擬成立的紅十一軍軍部都設在八鄉山。1929年10月,陳毅、朱德先後來到東江地區,傳達中央決定:派紅四軍到東江地區幫助發展東江革命根據地和壯大武裝力量。隨後,朱德親率紅四軍一萬多人,從江西開進廣東梅縣、大埔一帶,以鞏固擴大紅色根據地,爭取與中央蘇區連成一片。紅四軍到梅縣大埔一帶,協助東江紅軍重創了國民黨反動武裝後,古大存在豐順馬圖村會見了朱德軍長。朱德給東江特委留下一個連約150多人和120支槍,作為建立紅軍的骨幹,並要求古大存將已有的農民武裝整編為紅軍。
1930年春,東江紅軍發展到5個團和1個教導團。由於各路紅軍較為分散,很難集中統一指揮,影響了紅軍的戰鬥力。因此,東江特委曾請示省委必須以現有幾團紅軍和“東江各縣農民自衛軍為基礎,建立和發展成立紅十一軍”。4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東江紅軍編製成立為紅軍第十一軍的指示:“目前東江紅軍應以現有之四團為基幹,擴充為四個縱隊而成立紅軍第十一軍。”
1930年4月下旬,東江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八鄉山召開,會議歷時12天。廣州瓊崖粵北等地革命組織和武裝派人來參加了會議。5月1日,大會宣布成立東江蘇維埃政府和紅十一軍。大會確定紅十一軍的指揮與編制是:軍長古大存(兼代政委),參謀長嚴鳳儀(後梁錫祜),政治部主任羅欣然(後黃一沙代)。下轄紅軍四十六團、四十七團、四十八團、四十九團、五十團和一個教導團;軍部設立軍校,由四十六團代管;還有一個200人的獨立營。全軍3000多人。從此,紅十一軍的旗幟成為南粵大地人們心中精神柱石,也成為國民黨反動派坐立不安的病根。
軍旗:是革命先烈的鮮血染紅的
紅十一軍的成立,標誌著東江地區的武裝鬥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紅十一軍成立後,鬥爭足跡遍及東江地區的梅州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惠州河源等17個縣市區,經歷了大小戰役百餘次,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
1930年5月,紅四十八團遠征閩西,打敗永定縣鏡坑湖鄉的地主武裝。1930年6月初,古大存、盧篤茂率領紅十一軍及地方赤衛隊900多人,在五房山集中,分三路進攻新亨鎮,取得勝利。6月15日,中共廣東省委及中央軍事部南方辦事處發出一封信,對紅十一軍和紅十二軍的建設作出具體指示,認為根據中央決定“目前策略是集中攻堅”,“向重要城市進攻,實現幾省首先勝利的前途”。根據省委和東江特委的指示,準備暴動的“東江行動委員會”成立,顏漢章為行委主席,古大存為前敵總指揮,統一指揮東江的暴動。7月下旬,古大存親率紅四十六團在居西飛鵝嶺太平嶺一帶與國民黨激戰,終因彈盡糧絕而撤退。8月初,紅四十六團300多人攻破黃沙溪,繳獲30多支槍。8月間,紅四十八團配合閩西紅十二軍進軍東江,與國民黨激戰多次,傷亡慘重,後與紅十二軍一起撤回閩西根據地。11月間,紅四十九團與彭楊軍校學員配合,消滅了國民黨軍陳中團的一部分,保衛了大南山根據地。
紅十一軍大規模的武裝活動,使國民黨當局十分驚恐。東江革命根據地成了國民黨右派的心腹之患。因此,國民黨軍不斷對紅十一軍軍部所在地八鄉山進行“圍剿”,1930年冬至1931年夏,廣東軍閥先後調毛維壽部,張瑞貴一個旅的兵力,並集合五華、豐順等各縣警衛隊2000多人,分數路“圍剿”八鄉山。在古大存指揮下,紅軍在八鄉山外線的貓坑、畲平等地多次擊退國民黨軍的進攻。但國民黨仍重兵圍困,對八鄉山進行經濟封鎖,使紅軍鬥爭環境異常艱苦。在這樣的情況下,紅軍戰士卻毫無怨言,堅持鬥爭。1931年6月6日,張瑞貴又糾集了梅縣、揭陽、豐順、五華等反動武裝近萬人進攻八鄉山。古大存根據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決定紅軍主力撤退。6月11日,古大存帶領紅軍四十六團共100多人,轉移到海陸紫及陸惠邊界開展游擊戰爭。至此,八鄉山革命根據地全部為國民黨軍侵占,蘇區人民遭到敵軍的“三光”政策的摧殘。紅十一軍負責財務的古公魯、紅色宣傳員女歌手張劍珍、紅軍戰士徐妙嬌(古大存之妻)等數十名幹部、戰士遭到殺害。1931年12月,東江特委執行“左傾”錯誤路線,撤掉古大存的軍長之職,並將其扣留。
古大存被扣之後,紅十一軍驟然間軍心渙散,但是武裝鬥爭的紅旗並未即此偃旗息鼓。根據中共中央軍事部南方辦事處的命令,紅十一軍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六軍第二師,師長彭桂,政治委員黃強。下轄兩個團和一個獨立營。紅十一軍改編為紅六軍第二師後,東江特委繼續執行“左傾冒險主義”路線,內部肅反擴大化,使紅軍幾乎損失殆盡,大南山紅軍只剩下80多人。古大存被扣兩個月後,很快東江特委任命他為中共陸惠縣縣委書記。1932年8月,為解決大南山被圍之危,東江特委又將古大存調回大南山,任東江紅軍第一路總指揮,盧篤茂為第二路總指揮。古大存認真總結紅軍過去的鬥爭經驗教訓,並與東江特委負責人研究決定,採取調虎離山的戰略戰術。於是,古大存帶領紅軍到豐順開展游擊戰爭,採取避其鋒芒,打了就走的戰術,先後打了不少勝仗。因此,國民黨軍以為紅軍主力已轉到八鄉山,放棄了對大南山的“駐剿”,派大批兵力到豐順、梅縣圍剿,南山之圍便解除了。
1933年2月,國民黨不斷派兵向烏禽嶂一帶進行“圍剿”。古大存帶領游擊隊員與敵周旋,伏擊敵人,先後擊敗了國民黨軍羅克士營、軍長李揚敬部第五師、馬毅營和當地反動民團的進剿,最後紅軍游擊隊退至鴉鵲崬、石棚崬與敵人展開一場肉搏戰。戰鬥結束後,紅軍只剩下190多人。1935年冬,在艱苦的革命低潮中,久經革命風雨鍛鍊的古大存,千方百計與上級黨組織保持聯繫,突破敵軍的重圍,轉移到大埔一帶山區隱蔽堅持,最後僅存18人,在與上級完全失去聯繫的情況下仍然堅持鬥爭,始終紅旗不倒。紅十一軍解體後,餘部化整為零,分散活動,堅持開展游擊鬥爭,牽制了敵人的部分兵力,策應了中央蘇區紅軍的長征
軍旗:永遠在南粵人民心中飄揚
“不是先賢傲冬雪哪來南嶺一片春?”紅十一軍的偉大歷史功績和革命精神不可磨滅,彪炳史冊,軍旗永遠飄揚在南粵大地人民心中!
紅十一軍為中國革命作出了重要貢獻,黨和人民將永遠銘記:第一,紅十一軍在東江地區開展武裝鬥爭,鞏固和捍衛了東江革命根據地的各項建設,在一定程度上牽制了敵人“圍剿”中央蘇區閩浙贛革命根據地的兵力,對中央蘇區及其他地區的武裝鬥爭起到了支援和策應作用,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在東江地區的統治和農村封建反動勢力,使東江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蘇區南面的堅強屏障。第二,紅十一軍的成立和發展既是廣東在土地革命戰爭中開展農民運動光榮歷史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廣東黨組織建立新型人民軍隊和中國革命道路的艱辛探索,在廣東的黨史和軍史上都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紅十一軍建軍過程中始終堅持共產黨對軍隊的領導;對軍人進行強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官兵平等的原則和軍中民主;探索游擊戰的戰略戰術。這些至今都對人民軍隊的發展具有重要借鑑意義。第三,紅十一軍的武裝鬥爭在東江廣大農村地區宣傳了黨和紅軍的政治主張,在東江人民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為以後黨組織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紅十一軍和東江特委活動的區域,幾乎都成為我黨後來的游擊根據地。中共南方工委長期在東江地區開展工作就是明證。第四,紅十一軍血與火的革命鬥爭實踐,培養和造就了一大批優秀的革命骨幹,為中央蘇區輸送了一批素質良好的幹部;同時在紅十一軍的戰鬥歷程中,湧現了大批可歌可泣的革命先烈和英雄模範。他們以共產主義的堅定信仰和無私無畏的犧牲精神,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浴血奮戰;在監獄裡,鐵骨錚錚,堅貞不屈;在刑場上,視死如歸,正氣凜然。據不完全統計,從1927年至1935年,在東江革命根據地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達1萬多人。其中有紅十一軍軍長古大存為革命事業犧牲了包括妻子、哥哥、弟弟等12位親人;東江蘇維埃政府的負責人陳魁亞年僅36歲就為革命犧牲;“革命母親”李梨英為革命獻出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婿的生命。
紅十一軍雖然存在歷史短暫,但它的成立是中國革命史上重要的一頁,是廣東共產黨領導的民主革命史中突出的歷史事件之一,紅十一軍指戰員們用生命和鮮血為中國工農紅軍鬥爭史譜寫了瑰麗而壯烈的篇章。回顧歷史,是為了獲取智慧和啟迪,從而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來的方向。知往鑒今,我們緬懷和紀念紅十一軍的艱苦卓絕的鬥爭歷史,必須永遠銘記紅十一軍先烈們的歷史功勳和革命精神,學習先烈們的優秀思想、崇高風範、高尚品德,繼承和發揚黨和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繼續努力奮鬥。

軍長簡介

古大存(1897-1966)廣東五華人,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創建東江革命根據地和東江紅軍,是東江革命根據地的主要創建者之一,先後擔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常委、軍委書記、東江蘇維埃政府副委員長、東江紅軍總指揮、紅十一軍軍長。還與毛澤東、朱德等聯名簽署東江革命委員會關於執行土地革命政綱的布告,把農民武裝鬥爭和土地革命結合起來,鞏固和加強根據地的建設。
1928年5月古大存率領60餘名革命骨幹分途走上八鄉山,開闢革命根據地,成立中共五華縣支部。7月在九龍嶂成立了粵東北武裝暴動的統一領導機構——五(華)、豐(順)、興(寧)、梅(縣)、(大)埔五縣暴動委員會(簡稱“五縣暴委”),他任暴委書記;不久又成立了中共五(華)、豐(順)、興(寧)、梅(縣)、(大)埔、揭(陽)、潮(安)七縣聯合委員會(簡稱“中共七縣聯委”),他任聯委書記。它們的成立標誌著粵東北武裝暴動走向聯合,揭開了創建粵東北革命根據地的序幕,同時,也為整個東江鬥爭、紅四軍在粵東北活動提供了戰略基地,為粵東北建立正規紅軍打下了基礎。
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古大存在與黨組織暫時失去聯繫的情況下,堅持在東江地區開展武裝鬥爭,並在鬥爭中發展黨的地下組織,保存了一批革命火種,使粵東大地始終高矗著不倒的紅旗。古大存在東江地區從事革命鬥爭的出色業績,曾受到黨中央和毛澤東的高度評價,毛澤東多次稱讚古大存是“帶刺的紅玫瑰”“一面鬥爭的旗幟”“模範共產黨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