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貸協會

中國小貸協會

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China Micro-credit Companies Association,縮寫為CMCA)成立於2015年4月,是經中國銀監會批准成立,並在民政部登記註冊的全國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的業務主管部門是中國銀監會,同時接受中國人民銀行民政部的工作指導與監督管理。依法設立的小額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母公司,地方小額貸款公司自律組織以及為小額貸款公司提供服務的機構均可申請加入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成為會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小額貸款公司協會
  • 外文名:China Micro-credit Companies Association
  • 簡稱:CMCA
中國小貸協會
繼牽頭起草《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後,銀監會於5月8日下午召開了“中國小額貸款協會”籌備會議。
根據章程,該協會是全國性小額貸款行業自律組織,在民政部登記註冊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其主管單位為銀監會、央行。該協會將承擔參與小貸行業法規建設、維護市場公平競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以及與監管部門溝通等職能。
儘管仍是屬於自律組織的性質,但作為唯一一個具有官方背景的全國性小貸協會,該協會的成立被業內人士視為小貸行業監管的重大突破。而銀監會頻頻涉及小貸行業的規範發展也不禁引發業內猜測:小貸公司是否會被銀監會“認領”?
截至2014年3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8127家,貸款餘額8444億元,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251億元。
中央、地方兩級監管制
長期以來,小貸公司的審批、監管權都歸屬地方金融辦,而在中央層面缺乏統一監管部門,這一直被業內人士視為制約小貸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廣東某小貸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地方金融辦畢竟在人手、許可權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隨著小貸公司數量不斷增多,行業發展越來越快,在中央層級缺乏監管部門的短板效應日益明顯。
“近年來,各個地方都出台了自己的"小貸新規",試圖在地方層面給予小貸公司發展一些支持,包括提升融資比例、擴充融資渠道等。但金融辦出台的這些政策效力有限,大部分難以真正落地。”他表示。
以提升融資比例為例,該總經理告訴本報,雖然多地金融辦都已經將小貸公司的融資槓桿率從50%提升到100%、200%甚至更高,但銀行還是只認50%那個規定,因為它們要執行總行層面的規定。
“這樣一來,即便我們是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的資金,只要總的融資比例超過50%,理論上來說,銀行都是有理由收貸的。所以雖然現在融資比例放寬了,但要想提高槓桿還要跟合作銀行協商好。”他說。
某地方銀監人士對記者表示,事實上,監管層一直在調研,希望推動中央、地方的兩級監管體系。對於小貸公司、擔保公司等非存款類非公眾的金融機構,由中央層級的監管部門制定法律法規、統一指導,但授權給地方監管部門具體執行。
但該人士認為,由於目前小貸公司數量太多且質量參差不齊,銀監會、央行都無意“認領”。短期內,銀監會也只是通過小貸協會這類自律組織,參與規範小貸行業的發展,很難真正接過來管。
上述銀監人士表示,小貸公司的監管可能會類似擔保公司,在中央層級設立一個帶有統籌和協調作用的組織。但目前來看,小貸自律協會比擔保公司的部級聯席會議制度還要低一等級。
2009年,銀監會牽頭,聯合財政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工商總局等七部委設立了融資性擔保業務監管部際聯席會議制度,並在銀監會設有融資擔保部協調和統籌融資性擔保的政策制定、監督管理及行業發展等。
小貸公司新規“出籠”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全國共有小貸公司8127家,同比增長23.98%;貸款餘額8444億元,全國新增人民幣貸款251億元,同比增長32.83%。與去年同期相比,不管是公司數量還是貸款餘額的增速均略有放緩。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小貸行業已經進入了平穩發展和快速洗牌的階段。而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更新小貸管理辦法以及完善監管體系的呼聲也日益強烈。
3月26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調研瀚華金控,其董事長張國祥提出擴大融資渠道、財稅支持、希望辦民營銀行三條建議。李克強當即要求金融財稅部門負責人抓緊研究,儘量支持。
隨後不久,銀監會連同央行起草的《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便下發給各地金融辦。從獲得的徵求意見稿來看,升級版的小貸公司管理辦法在小貸公司融資限制、經營範圍、監管思路方面均有較大尺度的突破。
以小貸公司最為關注的融資槓桿率為例,2008年頒布的《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中規定的“只能向不超過2家銀行業金融機構融資”且“融資比例不得超過資本淨額的50%”已經不見了蹤影。
上述廣東某小貸公司總經理對記者表示,市場化可以解決的問題,完全不需要行政手段來強制性規定。銀行的風險識別能力很強,即便是融資比例放開了,不符合貸款條件的小貸公司還是無法從銀行拿到資金。
他告訴記者,不少省市的小貸公司平均融資比例只有20%左右,遠沒有達到50%的上限。所以,融資比例的放開只會鼓勵和推動優質的小貸公司發展得更快,加速淘汰沒有實力的小貸公司。
儘管徵求意見稿在多方面有較大放寬,但對於小貸公司的法律主體地位,仍認定為一般工商企業。“小額貸款公司向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資金屬於一般商業信貸業務。”徵求意見稿顯示。
某小貸公司負責人對記者稱,身份認定問題未來將是小貸公司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例如,稅收的問題,小貸公司不能享受金融機構的國家財政補貼和稅收政策優惠。此外,計提撥備的部分就不應該再收稅,這對於小貸公司而言很不公平。
“還有,在借款利率方面,如果按照一般工商企業貸款標準,銀行的貸款利率起碼在基準以上,高於其他金融機構同業拆借的利率。”該負責人稱。
不僅如此,他告訴本報,在具體的業務開展過程中也有諸多不便。例如,給企業辦理貸款抵押、質押,如果不是金融機構性質便沒有資格辦理。現在,通行的辦法是持地方金融辦特許的金融許可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