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質圖(1:500萬)及說明書

《中國地質圖(1:500萬)及說明書》是山西地礦局、地科院區調處、陝西地礦局區調隊為主要完成單位,程裕淇、沈永和、陳克強、田玉瑩、陳書銘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地質圖(1:500萬)及說明書
  • 類別:科研項目
  • 主要完成單位:山西地礦局、地科院區調處、陝西地礦局區調隊
  • 完成人:程裕淇、沈永和、陳克強、田玉瑩、陳書銘
基礎信息,項目摘要,

基礎信息

獲獎序號
19930058
項目名稱
中國地質圖(1:500萬)及說明書
主要完成單位
山西地礦局、地科院區調處、陝西地礦局區調隊
主要完成人
程裕淇、沈永和、陳克強、田玉瑩、陳書銘
獲獎證書編號
KJ-93-2-27
獎種
科技
等級
二等

項目摘要

本成果是一份代表我國80年代地質學研究程度和地質科學水平的地質圖,內容豐富,資料新穎,地質界線標繪準確,較清晰地反映了我國地質的基本特徵和輪廓,主要貢獻是: 1、地層劃分,對比較精細、合理,特別是系統劃分對比了前震旦紀變質岩系,重新厘定了泰山群、膠東群、大別群等岩群時代、層序和接觸關係,在揚子區、華南區、新疆、黑龍江等地,新劃分出太古宙岩層;重新厘定了若干地區元古宙地層時代和層序; 2、把岩漿活動劃分為10期,在太古宙、元古宙雜岩中分出大量岩漿岩;在東北地區劃分、標繪出較多印支期花崗岩,重新厘定了若干岩體及中新生代火山岩時代; 3、對變質岩系劃分了變質旋迴、變質期次和變質作用類型,劃分出12個構造發展旋迴和8個構造區; 4、補填了青藏高原、新疆的某些地質研究空白區,標繪了蛇綠岩、混雜岩、蘭片岩帶、榴輝岩、同位素年齡數據、古人類活動遺蹟等,對地質學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地質信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