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

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以下簡稱特委會)是國民黨寧、漢、滬三個反共集團互相妥協的結果,成立於1927 年9月16日,作為中央政治黨務的最高決策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
  • 成立時間:1927 年9月16日
  • 成立地點:南京
  • 背景:國民黨反共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
  • 大學院院長:蔡元培
簡介,背景,沿革,

簡介

1927 年9月16日,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在南京正式成立。次日,中央特委會第二次會議決定改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推定丁惟汾(1874- 1954年)、于右任等46人為國民政府委員,以譚延闓胡漢民蔡元培李烈鈞汪精衛為常務委員。同時推定於右任、方振武(1885- 1941年)等67人為軍事委員會委員,以白崇禧(1893- 1966年)、何應欽(1890- 1987年)、朱培德等14人組成主席團。並任蔡元培為大學院院長,孫科財政部部長、王伯群(1885- 1944年)為交通部部長、王寵惠法務部部長、伍朝樞外交部部長。會議還通過了《中央黨部組織案》、《國民政府組織案》等。9月20日,新產生的國民政府委員和軍事委員會委員同時舉行就職典禮。
中央特別委員會及它所選出的國民政府的成立,結束了四月以來國民黨三個中央黨部、兩個中央政府同時並存的局面,標誌著寧漢滬三方合流,國民黨內部矛盾暫時的緩和。

背景

中央特別委員會的產生,集中地體現了這個時期國民黨各反共集團之間的深刻矛盾和激烈鬥爭。
武漢汪精衛集團叛變後,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就形成了三個並立的反共集團。汪精衛集團控制著長江中游的湘、鄂、贛等地;蔣介石集團控制著長江下游的蘇、浙、皖、滬等地;西山會議派是國民黨中最老的反共集團,它雖然沒有成立政府,但卻有一個中央黨部設在上海環龍路44號,而且活動頻繁。
這三個集團在反共問題上是一致的,但在如何瓜分國民黨中央權力的間題上,卻爭奪激烈、各不相讓。討價還價的結果,最後決定成立一個超脫於寧、漢、滬三個國民黨中央之上的中央特別委員會。

沿革

但是,合作是短暫的。中央特別委員會一成立,就遭到唐生智、汪精衛等人的反對。1927年9月21日,汪精衛、顧孟余、唐生智等不顧特委會取消各地政治分會的命令,成立武漢政治分會,與中央特委會相對抗。同時,唐生智率部由安慶東進,占蕪湖,威逼南京。南京特委會一面派人與汪精衛協商;一面派李宗仁程潛、朱培德分兵三路討唐。寧漢合流不久,又重新變成寧漢戰爭。11月11日,唐生智戰敗,通電下野,西征軍占領武漢。
在南京方面討伐唐生智時,汪精衛南下廣州,與李濟深張發奎聯合,繼續與特委會對抗。11月,他們在廣州公開樹起國民黨中央的旗號。
寧漢戰爭為寧粵對立所代替。
在寧粵對立之際,蔣介石於1927年11月10日由日返滬。他認為,中央特委會是他重新上台的絆腳石,因而也反對中央特委會。為了加強力量,蔣採取聯汪制桂的方針。很快蔣汪在反對特委會方面取得了暫時的聯合。在蔣汪等派的共同反對下,中央特別委員會被迫暫停行使職權。1927年12月3日至5日,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預備會議在上海舉行。會議通過了蔣介石復職的決議,決定四中全會於民國十七年(1928年)一月在南京召開,公推蔣介石負責籌備。在蔣介石的打擊下,胡漢民、孫科等宣告退出南京政府,相繼出國赴歐美。
中央特別委員會於同年12月28日便由中央特別委員會秘書長葉楚傖簽發呈文宣布結束。在蔣介石主持召開的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上,成立了新的中央執行委員會取代特委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