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十大禮儀/中華文化小講堂

中國古代的十大禮儀/中華文化小講堂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古代的十大禮儀/中華文化小講堂
  • 出版社:團結出版社
  • 頁數:170頁
  • 開本:16
  • 作者:李婧 汪錚
  • 出版日期:2013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禮儀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促進了古代社會的和諧發展,在當代社會中仍在繼續發揮積極的作用。
《中國古代的十大禮儀》主要介紹中國古代傳統禮儀。因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煙海,故在內容上只選取了古代禮儀中具有突出代表意義的十種禮儀進行闡述,且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禮儀為主。在形式上,主要採用故事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力圖做到寓教於樂。本書由李婧編著。

圖書目錄

引言
一、誕生禮
求子禮:麒麟送子的傳說
催生禮:催生娘娘到底是誰
報喜禮:為何初生報喜要用紅蛋
滿月禮:滿月何故要遊走
百日禮:百家鎖真是一百把嗎
周歲禮:賈寶玉不得父寵的小秘密
二、冠禮
笄冠禮:男女的成年禮一樣嗎
少數民族的奇特成年禮
三、婚禮
六禮:婚禮和昏禮
納采禮:媒人為什麼又叫月老
哭嫁禮:新嫁娘哭泣為哪般
正婚禮:拜堂洞房有講究
成婦禮:美食佛跳牆的由來
回門禮:三朝回門帶燒豬
四、喪禮
喪禮:董永為何賣身葬父
初死禮:壽終正寢的由來
服喪禮:子貢居廬服喪
葬禮:神秘的懸棺葬
五、祭禮
祭天禮:神童相助修圜丘
祭祖禮:女媧傳說
祭神禮:西門豹治鄴一
祭賢禮:財神的由來
六、家禮
父慈禮:曾子殺豬守信義
子孝禮:王祥臥冰求鯉魚
夫義禮:包拯鍘美案
婦順禮:舉案齊眉
尊卑禮:西周分封制
友恭禮:王覽護兄
侍養禮:湧泉躍鯉
遺棄禮:孔雀東南飛
德才禮:巧媳婦
七、少儀
衣冠禮:君子死而冠不免
舉止禮:邯鄲學步
言辭禮:皇甫績守信求責
行為禮:曹操割發代首
避諱禮:王錫侯之死
八、雜儀
尊老禮:張釋之敬老
敬賢禮:燕昭王求賢
尊師禮:程門立雪
待客禮:禪宗待客
飲茶禮:蘇軾喝茶
九、宴飲禮
飲食禮:魚不獻脊
飲酒禮:張飛因酒送命
座次禮:鴻門宴
十、節俗禮
春節禮:年是什麼
元宵禮:湯圓的別名
清明禮:寒食節起源
端午禮:偉人屈原
中秋禮:飲月藍池
重陽禮:桓景學藝
結語

文摘

古人一直將“百”視為最吉祥的數字,因為百往往象徵著圓滿和完成。因此孩子在出生滿一百天時,人們要舉行慶祝祝福的百日禮。它是介於滿月禮和周歲禮之間的一個重要禮儀,又稱百歲、百祿,體現了人們對孩子健康成長的祈願。一般都要設宴招待賓客,而賓客則要送上各種禮物如白糖、紅糖、雞蛋以及小孩的衣服等。因為是百日禮,所以這一天的活動都要在百字上做文章,因而在眾多的禮物中最有講究的就是百家衣和百家鎖了。
百家衣,是在嬰兒百天時給他穿的衣服。所謂百家衣並不是字面意思上的一百件衣服,而是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在古代,家裡添丁都是一件值得慶賀的事情,特別是對於那些世代單傳的家庭來說,尤其重視新生兒。因此在孩子百日這天,孩子的爺爺、奶奶會向百家鄰里親朋去乞求布塊。其中最愛向姓“劉”、“陳”、“程”的人家要布塊,因為在老人們看來這和“留”、“成”諧音,都是吉利的姓氏,對於保佑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留下來。此外,布塊也是五顏六色的,但在各種顏色中紫色和藍色最為貴重,也最難找到。這是因為“紫”與“子”諧音,人們一般不願意把子送給別人家;“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因此大多數人家都會把這兩種顏色的布塊留給自己家的孩子用。百家衣除了講究做法以外,它的象徵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在百日裡給孩子穿百家衣,是因為父母期望孩子能夠健康、平安地成長,這就需要借大家的福氣,而穿上百家衣就可以保佑孩子順利長大,長命百歲。
既然百家衣不是一百件衣服,那么百家鎖是不是一百把鎖呢?百家鎖也叫長命鎖,是掛在嬰兒脖子上的一種裝飾物。它的歷史比較悠久,最早在漢代時,每逢端午佳節,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口懸掛五色絲繩來驅邪。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因為連年的戰爭加之瘟疫、災荒的肆虐,人民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所以渴望安定和平的幸福生活,就用五色絲繩編成繩索,讓婦女和兒童戴在手腕上,以祈求能夠驅邪避災、福壽延年。這種五色絲繩就被稱為“長命縷”。到了宋代的時候,就用五色絲繩來編結,將其稱為“彩線結”,不僅婦女兒童可以佩戴,男子也可以佩戴。直至明代,風俗發生了變化,大人已經很少使用,通常都用於孩子,作為他們的一種項飾。明清時期,銀制“百家鎖”作為一種飾物在民間極為流行,其主要功能是消災、辟邪,保佑孩子長命百歲,被人稱為“長命鎖”。可憐天下父母心,當時的老百姓為了子女安康,為給孩子佩戴一把“百家鎖”,得挨家挨戶上門乞討,每家乞得一文銀錢,之後用這百文銀錢製作成一把長命鎖,掛在子女脖子上,或繫於臂上。一把百家鎖,體現了為人父母對子女的深深愛意。P12-14

後記

嚴格來說,禮儀這一概念,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包含了兩個概念,禮是核心,儀是形式,兩者互為表里。禮儀是依據禮的規定和內容形成的一整套系統的程式。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其精髓早就深入人心,形成了完備的倫理道德和生活行為規範,進而內化為中華民族的自覺意識並貫穿於生活始終。禮儀文化對整個社會歷史的影響深遠廣泛,中國古代社會也因之而成為禮制的社會,成為禮儀之邦。
時至今天,禮儀在現代生活中仍與人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雖然今天的禮儀與古代的禮儀有所差別,但禮儀育人的功能沒改變,對塑造文明的社會風貌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有必要學習並繼承傳統禮儀文化。
但學習古代禮儀文化,並不是要全盤照搬,機械模仿,而是要進行辯證的分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並且要領悟傳統禮儀文化中所蘊涵的文明精神。這樣才能真正學會禮懂得禮。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物質發達的現代社會,文明的禮儀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是東方文化的寶貴財富。我們應當發揚民族文化,振興禮儀之邦。

序言

中國人自古崇尚禮儀,中國也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在幾千年的歷史文化發展過程中,我們的祖先建立起了一系列禮儀,並逐步完善,禮儀已經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禮儀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促進了古代社會的和諧發展,在當代社會中仍在繼續發揮積極的作用。對個人而言,無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禮儀早已成為衡量其道德水準和素質高低的標準之一。由此,禮儀無論對於國家還是個人的發展,都如同大樹的根基,只有根深才能葉茂。
本書主要介紹中國古代傳統禮儀。因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史料浩如煙海,故在內容上只選取了古代禮儀中具有突出代表意義的十種禮儀進行闡述,且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常用禮儀為主。在形式上,主要採用故事與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力圖做到寓教於樂。讓讀者在知禮、學禮的過程中,領略傳統禮儀文化的魅力,吸收其精髓,並在現代生活中將其發揚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