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局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局始建於1952年,地處九省通衢的武漢市,是集固體礦產地質勘查、研究、開發及相關技術服務、機械裝備加工製造等為一體的中央管理的大型綜合性國有地質勘查單位。隊伍主要分布於湖北、湖南、廣西、雲南、貴州、四川、新疆、內蒙古等省區,現有職工近8000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60%,其中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占30%以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局
  • 建成時間:1952年
  • 地址:武漢市
  • 職工數:近8000
發展歷史,主要職責,

發展歷史

創建於一九五二年十月,當時為發展西南鋼鐵工業,經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批准,在西南鋼鐵工業部管理局設地質處,成立資源勘探總隊。
一九五三年一月,劃歸重工業部鋼鐵工業管理局,更名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業部西南鋼鐵公司地質處”,資源勘探總隊撤銷。一九五五年元月由重工業部鋼鐵工業管理局直接領導,更名為“重工業部地質局重慶地質勘探公司”。
一九五七年改為“冶金工業部地質局川鄂分局”。
一九五八年三月冶金工業部撤銷川鄂分局分別成立“四川省有色金屬工業管理局”和“鄂西礦務局”,同年徵得湖北省同意,鄂西礦務局遷入湖北省宜昌市,更名為“冶金工業部武漢鋼鐵公司鄂西礦務局”。
一九六一年二月由冶金工業部直接領導,更名為“冶金工業部中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
一九六四年五月遷入武漢市。一九七一年五月下放給湖北省,更名為“湖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
一九七八年八月恢復“冶金工業部中南冶金地質勘探公司”。
一九九〇年四月更名為“冶金工業部中南地質勘查局”。
二○○一年四月中編辦字[2000]069號文,更名為“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中南局”。
二○○六年九月,中冶地質人[2006]353號文,更名為“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局”。

主要職責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中南局具有固體礦產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調查、鑽探施工、地球物理勘查等甲級資質,測繪甲級資質,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評估、勘查、設計、施工等甲級資質,工程
勘察綜合類甲級資質,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壹級資質,地基與基礎處理專業承包壹級資質和對外承包工程資格。先進的設備及雄厚的技術力量,使其工作領域輻射26個省市及東南亞、歐洲、非洲等地區和國家,為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發現和探明了鐵、銅、金、銀、錳、鉛、鋅等各類礦床300多處,其中大型和特大型礦床60多處。特別是2000年以來,地質找礦取得一系列新成果。先後實施各類地礦項目100多項,累計探獲資源/儲量:富鐵礦1.7億噸,錳礦8000萬噸,金34噸,銀1000噸,銅55萬噸,鉛+鋅40萬噸。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大冶鐵礦、湘潭錳礦、金山店鐵礦、龍頭山金礦接替資源勘查新增資源均達中型規模。其中大冶鐵礦接替資源勘查成果被評為“2007年度中國地質找礦十大成果”。自主礦權勘查取得顯著成果。廣西大王頂礦區探獲中型金礦床,預測其深邊部遠景有望達到大型規模。新疆西天山多個礦區發現厚大礦體,預測其資源遠景可達大型規模。初步形成了西天山、大瑤山兩個新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局屬601隊曾被國務院四部委授予“全國地質找礦功勳單位”,中南地質勘查院分別於2007年和2012年榮獲“全國地質勘查行業先進集體”和“全國模範地質勘查單位”稱號。套用地勘延伸技術服務於國民經濟建設,先後完成武漢火車站、武鋼江北鋼材加工基地、瀋大線、長昆線、蘭新線等國家大型工程勘察項目數百項,參與了杭州灣跨海大橋、京滬高鐵、青藏鐵路、武漢長江二橋、過江隧道、中石油國家儲備庫、華能電廠等多項國家重點項目基礎工程施工,在長江堤防、三峽庫區及四川地震災區地質災害治理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局曾被科技部、國家冶金工業部授予“抗洪搶險立功單位”等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