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研究

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研究

《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研究》是2015年5月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鞏富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研究
  • 作者:鞏富文
  •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
  • 頁數:413 頁
  • 定價:7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184737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其法律監督職能貫穿於刑事訴訟活動的自始至終,偵查監督則是其中一個至為重要的方面。
《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研究》旨在建構一個較為完整、科學的偵查監督制度理論體系。同時,對操作性較強且具有重要實踐價值的偵查監督制度的各個子系統的內容予以探索和研究。

作者簡介

鞏富文,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法學博士,農工黨中央委員、社會與法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教授。曾任西北大學法學院院長、智慧財產權學院院長。
主持和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理論研究重點課題、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套用研究重點課題、聯合國開發計畫署與監察部合作項目、教育部“十五”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五”規劃項目、中國法學會“深入研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重點專項課題等國家級和省部級研究課題80餘項。著有《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研究》、《中國古代法官責任制度研究》兩部個人專著,主編、合著《有序民主論——當代反腐建廉新戰略構想》、《陝甘寧邊區的人民檢察制度》等20餘部學術著作。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法學》、《人民檢察》等百餘種報刊發表論文300餘篇。榮獲“第三屆全國統戰部門優秀文章獎”、“農工黨中央優秀調研報告”、“全國第五屆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科研成果專著二等獎”、“全國檢察基礎理論研究優秀成果三等獎”、“陝西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等50餘項省部級以上優秀成果獎。2003年被中組部遴選為第一批“西部之光”訪問學者。2006年被中國法學會確定為第五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候選人。2013年被最高人民檢察院授予“全國檢察業務專家”稱號。

圖書目錄

中文摘要1
英文摘要1
引言
一、選題的意義和背景分析
二、本書體系、內容與思路
三、研究目標設定
四、研究方法說明
上篇總論
第一章偵查監督的概念和原則
第一節偵查監督的概念
一、偵查監督概念的解析
二、中國偵查監督的基本含義及其特點
第二節偵查監督的原則
一、偵查監督原則的概念
二、偵查監督原則的體系
第二章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的發展歷程
第一節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偵查監督制度
一、探索階段(1949~1954年)
二、確立階段(1954~1957年)
三、波折階段(1957~1966年)
四、中斷階段(1966~1977年)
第二節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偵查監督制度
一、重建階段(1978~1996年)
二、改革階段(1996~2000年)
三、發展階段(2000~2009年)
四、創新階段(2009年至今)
第三節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的歷史反思
一、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的時代特點
二、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的現實啟示
第三章中國偵查監督制度的巨觀審視
第一節中國偵查監督制度設計的依據
一、偵查監督的必要性
二、中國檢察機關行使偵查監督權的正當性
第二節中國偵查監督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偵查監督的內容和範圍方面存在的問題
二、偵查監督的手段和措施方面存在的不足
第三節中國偵查監督制度改善之思考
一、完善檢察機關偵查監督權體系
二、關於偵查權的社會控制體系
第四章當代域外偵查監督模式的比較與借鑑
第一節檢察主導型偵查監督模式
一、法國的偵查監督模式
二、德國的偵查監督模式
三、中國台灣地區的偵查監督模式
四、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偵查監督模式
第二節司法審查型偵查監督模式
一、英國的偵查監督模式
二、美國的偵查監督模式
三、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偵查監督模式
第三節融合型偵查監督模式——對日本的考察
一、偵查制度
二、偵查監督制度
第四節後強職權型偵查監督模式——對俄羅斯的考察
一、檢察制度與法律監督職能
二、偵查監督制度
第五節比較與借鑑:我國偵查監督模式的選擇
一、當代域外偵查監督模式之比較
二、我國偵查監督模式與域外偵查監督模式之比較
三、我國偵查監督模式的選擇
下篇分論
第五章刑事立案監督制度研究
第一節刑事立案監督的一般理論
一、刑事立案監督的概念
二、刑事立案監督與其他訴訟監督活動的關係
三、刑事立案監督的理論根據
四、刑事立案監督的法律依據
第二節現代各國刑事立案監督之考察與比較
一、現代各國刑事立案監督之考察
二、中外刑事立案監督之比較
第三節刑事立案監督制度的基本內容
一、對刑事立案監督制度基本內容的不同理解
二、對“應當立案而不立案”的監督
三、對“不應當立案而立案”的監督
四、對“立案後作治安處罰案件”的監督
第四節刑事立案監督的適用程式
一、受理與審查程式
二、調查程式
三、處理程式
四、救濟程式
五、其他程式
第五節刑事立案監督制度的實施現狀及其理性分析
一、刑事立案監督制度的實施現狀
二、對刑事立案監督制度實施現狀的理性分析
第六節刑事立案監督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一、刑事立案監督制度運行環境的改善
二、刑事立案監督標準的規範
三、刑事立案監督調查權制度的改善
四、刑事立案監督救濟措施的改善
第六章偵查行為監督制度研究
第一節偵查行為與偵查行為監督
一、偵查行為的概念、特徵與種類
二、偵查行為監督的概念與構成要素
第二節偵查行為監督的基本理念
一、對我國現行偵查行為監督理念的反思
二、偵查行為監督基本理念的重構
第三節現代西方國家偵查行為監督之考察與分析
一、英美法系國家的偵查行為監督
二、大陸法系國家的偵查行為監督
第四節偵查行為監督制度的基本內容
一、傳喚監督
二、搜查監督
三、扣押監督
四、偵查訊問監督
五、詢問監督
六、特殊偵查措施監督
七、誘惑偵查監督
八、強制採樣監督
九、辨認監督
十、偵查實驗監督
第五節偵查行為監督制度的改革與完善
一、明確偵查行為的可訴性
二、實行司法令狀制度
三、完善我國非法證據排除規則
第七章強制措施監督制度研究
第一節強制措施與強制措施監督
一、強制措施的概念與種類
二、強制措施監督的概念和構成要素
三、影響我國強制措施監督制度完善的因素
第二節現代西方兩大法系強制措施監督之考察與分析
一、現代西方兩大法系強制措施監督之考察
二、現代西方兩大法系強制措施監督之分析
第三節刑事拘傳監督制度
一、刑事拘傳與刑事拘傳監督
二、我國刑事拘傳監督現狀及其分析
三、完善我國刑事拘傳監督制度的構想
第四節刑事拘留監督制度
一、刑事拘留與刑事拘留監督
二、我國刑事拘留監督現狀及其分析
三、建構我國刑事拘留監督制度的思考
第五節逮捕監督制度
一、逮捕與逮捕監督
二、我國逮捕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三、完善我國逮捕監督制度的思考
第六節取保候審監督制度
一、取保候審與取保候審監督
二、我國取保候審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三、完善我國取保候審監督制度的思考
第七節監視居住監督制度
一、監視居住與監視居住監督
二、我國監視居住監督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分析
三、完善我國監視居住監督制度的思考
第八章職務犯罪偵查監督制度研究
第一節職務犯罪偵查與職務犯罪偵查監督
一、職務犯罪偵查的概念和特徵
二、職務犯罪偵查監督的概念和特徵
三、職務犯罪偵查監督的正當性基礎
第二節職務犯罪偵查監督的現狀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職務犯罪偵查監督的現狀
二、職務犯罪偵查監督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三節完善職務犯罪偵查監督制度的思考
一、職務犯罪偵查監督方式的完善
二、建立健全職務犯罪特殊偵查行為監督制度
三、職務犯罪偵查中強制措施監督制度及其完善
本書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