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新絲路技術轉移研究院

中俄新絲路技術轉移研究院是根據國家區域人才/科研平台建設標準,為全面落實推進兩國2020—2021中俄科技創新年計畫,達成與俄羅斯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所創立建造的技術轉移平台機構。

研究院介紹,研究院開展項目,中俄合作辦學,國際實驗室,國際藝術中心,

研究院介紹

中俄新絲路技術轉移研究院是根據國家區域人才/科研平台建設標準,為全面落實推進兩國2020—2021中俄科技創新年計畫,達成與俄羅斯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所創立的技術轉移平台機構。研究院致力於促進中俄兩國科技、人才、經濟、文化、教育等各領域合作。
中俄新絲路技術轉移研究院由中俄兩國機構合資成立,控股方為華中科技大學校友平台公司(華中科技大學為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單位),海外與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國家科學院、自然科學院、國家實驗室、知名高校合作共建。研究院計畫在中國境內設立8個城市研究院,邀請科學院院士作為國內城市研究院輪值院長,輪值期2年。
目前,首個城市研究院——柳州中俄新絲路技術轉移研究院已落戶柳州市,柳州研究院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北部生態新區管理委員會發起成立,計畫由當地科技主管部門主管,運營公司為柳州新絲路技術轉移研究院有限公司。首位輪值院長為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瓦西里·扎克謝夫斯基院士,目前已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範圍內推進開展中俄合作辦學項目、現代高效農業項目、“速生桉”生態環境治理項目、水下機器人項目等。

研究院開展項目

中俄合作辦學

項目開展政策支持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於2003年3月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辦學條例》。
2.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5月5日與普京總統在會談中談到要增進教育、文化、旅遊等人文交流。
辦學方向
首期合作辦學方向
無線電方向
微電子方向
高分子材料方向
雙方同期在屬地建設產業研究院
第二階段辦學方向
生態科技方向等

  部分合作俄方高校介紹
目前沃大在全球高校網(4ICU)俄羅斯國家高校排名為第18名。教學團隊擁有27位院士、230多位教授以及700名副教授,共有70個大小專業和140多個教學、學術及科研項目。
聖彼得堡國立農業大學在農業科研與教學領域中始終處於全國農業院校中的主導地位。目前,學校按12個研究方向,36個專業和35個專題人才培養項目。在編教師550名,其中獲得俄羅斯功勳科技工作者11名,40多位老師擁有榮譽稱號,擁有3個科技專題著作,3個專利,19項發明。
    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是一所能夠培養世界級海洋工程師和專家的俄羅斯大學,在俄羅斯國內海洋專業排名第一。目前聖彼得堡國立海洋技術大學頒發本科學士學位和研究生碩士學位約40種學位證書並且均獲得國際認可,該學院培養的高水平畢業生均被倫敦國際海洋工程師學院所認可。

      

    國際實驗室


      首批中俄聯合機構
    • 俄方
      俄羅斯科學院聯邦中央黑土區農業及工業綜合體研究院
      俄羅斯農業部國家農業研究中心(沃羅涅日)
      俄羅斯科學院物理科研學院
      俄羅斯水下機器人及動力模擬器企業
      俄羅斯高校
    • 中方
      中化集團瀋陽化工研究院
      華中科技大學
      軍民融合區(央企或上市公司承載)

      首批開展項目類型
    • 現代高效農業
    廣西三江縣茶葉產地農業條件不佳、茶葉產量低、農業技術落後使得當地農民、企業難以實現經濟效益突破。
    項目針對以上問題,將提供土壤改良+智慧農業+品牌文創的專項解決方案,主推三江縣茶產業發展,旨在以科技扶貧,促進三江茶園發展。
    • 生態環境治理與土壤復育
    首期針對廣西自治區柳州市北部生態新區“速生桉”林地土壤退化、經濟效益低、生態環境隱患等問題,開展“速生桉”生態環境治理項目。
    項目將通過土地重整、土壤復育進行土地改良,並進行“後速生桉”時代的經濟作物/觀賞苗木的選種實驗,形成一套系統的速生桉生態環境治理方案,形成一個生態新區環境治理的完整閉環。
    • 水下機器人
    俄羅斯具備世界領先的水下機器人研發技術,具備超深水域下潛、超長續航、無線回傳、準確的導航信息系統、搜尋覆蓋範圍廣、自由組裝技術模組等優勢。
    水下機器人技術在軍事裝備、民用水下機器人領域均可套用。可用於長時間水域監測作業;可實現對遼闊水域和距離母船較遠的水生環境參數的實時評估;可有效的實行對海域的勘探以及水環境的監測;通過技術模組改造更可套用於水下清淤、水下救援等多個領域。
    • 新型高性能盾構管片技術
    目前主流的傳統盾構隧道結構形式還存在較大的技術缺陷,長期運營期間,結構病害問題突出,安全隱患大。
    盾構隧道結構形式創新,擁有新型管片結構設計與生產成套技術。新型盾構管片成套技術的研發,大幅降低病害發生率。同時此項目在鐵路隧道,公路隧道,水工隧道,和綜合管廊領域同樣具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項目成果
    在廣西自治區科學技術廳、柳州市科學技術局、柳州市北部生態新區管理委員會等各級政府部門的支持下, 計畫達成項目成果:
    1.建立院士領軍的院士團隊工作站;
    2.建立中俄國際聯合創新實驗室展示中心;
    3.計畫進行國家、省、市重大科技專項立項申報;
    4.完成一批世界先進專利、智慧財產權成果;
    5.建設一批項目先進示範基地;
    6.建設成為“一帶一路、科技扶貧”全國示範標桿。

      人才引進
    (合作機構部分專家庫展示)
    華中科技大學
    • Miroslaw J. Skibniewski:俄羅斯工程院院士,波蘭的工程院院士、工程項目管理與工程自動化領域國際著名學者。
    俄聯邦中央黑土區農工綜合體與經濟科學研究所
    • 瓦西里 扎克謝夫斯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生物化學博士
    俄羅斯合作院校
    • 依耶夫列夫·瓦連金·米哈伊洛維奇: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凝聚態物理學專業、無線電物理與電子專業方向
    • 黑茨科夫·伊萬·費奧德洛維奇:俄羅斯農業科學院院士、農業方向
    • 薩多夫尼奇·維克多·安東諾維奇: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副院長(2008-2013)
    • 阿勒扎馬斯策夫·亞歷山大·巴夫洛維奇:俄羅斯醫學科學院院士
    • 貝科夫·瓦列里·阿列克謝耶維奇:俄羅斯農業科學院院士、俄羅斯醫學科學院院士、生物與藥學
    • 特列提亞科夫·尤里·迪米特: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化學方向
    • 鮑里索夫·瓦西里·伊萬諾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無線電工程與電子工程學方向
    • 依林·弗拉迪米爾·亞歷山大耶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物理學方向
    • 阿爾菲洛夫·饒列斯·伊萬諾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和副院長
    • 費戴爾·卡斯特洛·迪昂司·巴拉勒德: 古巴共和國科學院院士和副院長
    • 布赫施達別爾·維克多·瑪特維耶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物理數學
    • 格拉梅科·阿列克謝·阿納道里耶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歐洲所所長、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
    • 卡西莫夫·尼卡拉伊·謝爾蓋耶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物理地理學、景觀學-地理化學
    • 馬克洛夫·瓦列里·連奧尼多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經濟學家、數學家
    • 納烏姆金·維達利依·維切斯拉沃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歷史學
    • 皮特·圖爾維斯特: 愛沙尼亞科學院院士、心理學
    • 道爾任科·維克多·伊萬諾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農業科學院院士、生態毒理學與植物保護學
    俄羅斯合作大院大所
    • 亞庫舍夫·維克多·彼特洛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方向;農學、林學、農業物理、全球與區域氣候變化對土壤和耕作的影響(氣候風險評價)
    • 烏斯科夫·伊戈爾·鮑里薩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俄羅斯農業科學院通訊院士。氣象學、氣候學、農業氣象學領域科學家
    • 德拉嘎夫策夫·維克多·亞歷山大耶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俄羅斯農業科學院院士。農業植物育種學與遺傳學領域科學家。
    • 伊萬諾夫·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 俄羅斯科學院通訊院士。土壤改良、農業化學、土壤學方向

    國際藝術中心


      規劃建設內容
    • 5年內中國6個城市(人口300萬以上)建設
    • 城市核心景觀或文化居住區;新建建築,商業地產屬性或產城融合屬性;總建築面積不低於20000平方米。
    • 建設期內,先期運營劇場、展覽展示區、虛擬現實互動館、中俄青少年文化宮。

      中俄擬參建機構及合作單位
    俄方:
    • 一帶一路博物館:彼得大帝博物館等3家
    • 歌舞劇團:國家級、州級劇團等5家
    • 美術學院:列賓美院等3家
    • 音樂學院: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等3家
    中方:
    央企或上市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