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音樂名人堂

世界音樂名人堂是為了記錄以及讓更多的人記住了解對音樂有突出貢獻,以及對音樂發展有一定影響的音樂團體及其個人。其中包括世界聞名的貓王,披頭士樂隊,等時至今日仍如雷貫耳的超級明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音樂名人堂
  • 外文名:World Music Hall of fame
  • 代表人物:保羅·安卡、埃爾維斯·普雷斯利
  • 類型:音樂
  • 屬於:村莊
人物代表,著名作品,

人物代表

Paul Anka
中文譯名:保羅·安卡
出生如:1941年
保羅·安卡——1941年生於加拿大渥太華。曾經是青春偶像,後來成功轉型,以身兼演唱、作曲和製作的紮實功力,成為熱門音樂史上最具才華的傑出藝人之一。與另一位永恆的偶像——貓王艾維斯齊名。憑著《黛安娜》破900萬張的銷售記錄,保羅在一夜之間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乾淨的外表、爽朗的笑容使他迅速成為六、七十年代全球青少年的偶像。而後數十後一路扶搖直上,憑藉其天賦的作曲奇才以及不懈的努力,叱吒流行樂界至今,可謂是流行樂壇的長青樹。保羅·安卡是樂壇永垂不朽的巨星,他深入人心的歌曲和形象將永遠流傳。
金曲:Diana(黛安娜),Put Your Head on My Shoulder,You Are My Destiny……
Elvis Aron Presley
綽號:貓王
出生日:1935年1月8日
祭日:1977年8月16日
20世紀世界流行音樂發展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是誰?答案勿庸置疑,那就是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貓王”(The Hillbilly Cat),這個綽號是狂熱的美國南方歌迷為他取的暱稱。
20世紀50年代,貓王的音樂開始風靡世界。他的音樂超越了種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將鄉村音樂布魯斯音樂以及山地搖滾樂融會貫通,形成了具有鮮明個性的獨特曲風,強烈的震撼了當時的流行樂壇,並讓搖滾樂如同旋風一般橫掃了世界樂壇。儘管除了在少數的電影
歌曲中,貓王從未錄製過外語歌曲,並且除了在三個加拿大城市的五場演出,他也從未在美國國外舉辦過演唱會。英俊不凡的容貌,天賦的音樂靈性,不羈天性而富有感召力的舞台表現力成為了貓王的標籤,也使他成為世人狂熱崇拜的明星,貓王在Graceland的家中,獎品陳列館放滿了金唱片和白金唱片,以及各種各樣來自全世界各個國家的榮譽,他們中一部分是挪威,南斯拉夫,日本,澳大利亞,南非,英國,瑞典,德國,法國,加拿大,比利時以及荷蘭。從50年代到70年代,他的影響力持續了20多年,歌曲流行經久不衰。生前至少售出了5億張唱片。1977年貓王去世之後,他的經典舊作仍然廣為流行,任何再版唱片都能保持非常穩定的銷量。 貓王已經在世界範圍內售出的專輯是唱片業歷史上銷量非常大的歌手。僅僅在美國,貓王就已經擁有RCA唱片公司和美國錄音工業協會(RIAA)追頒的131張金唱片及白金唱片。據估計,貓王總銷量中,40%是在美國國外創造的。
金曲:Flaming Star,I Feel So Bad,Wild In The Country,His Latest Flame,Little Sister,Rock-A-Hula BaBy,Can't Help Falling In Love,Good Luck Charm,Follow That Dream,She's Not You……
The Beatles
中文譯名:披頭士樂隊,又譯甲殼蟲樂隊
披頭士樂隊毫無疑問是流行音樂界歷史上最偉大,最有影響力,擁有最多歌迷,最為成功的樂隊。披頭士樂隊對於流行音樂的革命性的發展與影響力無人可出其右,對於世界範圍內搖滾的發展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影響了自60年代以後的數代搖滾樂隊的音樂和思想,直接影響了搖滾樂的變革和發展,在英國,披頭士樂隊更是影響了60年代至今幾乎每一支樂隊的形成和發展。而樂隊中四名偉大的音樂家,特別是約翰·列儂(John Lennon)和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對於世界各個角落的後輩搖滾歌手及音樂創作者們的影響持續至今。披頭士樂隊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引領了轟轟烈烈的,被美國稱為“英國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樂文化入侵浪潮,從根本上衝擊了美國音樂的基礎,徹底埋葬了“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Elvis Aron Presley)的王朝,統治了美國唱片市場,並影響了此後美國本土流行音樂的發展道路。
樂隊成員:
約翰·列儂(John Lennon) (1980年12月8日被暗殺)
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
吉他手喬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2001年因病去世)
鼓手林戈·斯塔爾(Ringo Starr)
鼓手彼得·貝斯特(Pete Best)(1962年退出樂隊)
貝司手斯圖亞特·蘇茨里費(Stuart Sutcliffe)(於1962年因病離世)
金曲:yesterday,let it be,in my life,hey jude,挪威森林,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等等。
4Celine Dion
席琳·迪翁(席琳狄翁)
全名:席琳·瑪麗·克勞德特·狄翁
法文名:Céline Marie Claudette Dion(略作Céline Dion)
英文名:Celine Dion
生日:1968年3月30日
出生地:加拿大 魁北克省
星座:牡羊座
身高: 1.71米 (5英尺7.5英寸)
家庭成員:
母親 :Therese
父親 :Adhemar
兄弟姐妹: ( Michel, Daniel,Jacques, Paul, Denise, Liette, Louise, Pauline,Ghislaine, Linda, Manon, Clement
喜歡的香水: 香奈爾5號
幸運數字:5
個人收藏:小杯子和水晶飾品,而且更喜歡收集鞋子,現在她已有400多雙鞋子
最喜歡的顏色:黑,白和紅
運動:高爾夫、滑雪、水撬
喜歡 :烹飪;伯爵紅茶 ;高爾夫球;法式麵包;花生);購物;玩具青蛙(自從一次一歌迷送了她一個後,她就開始收集,並且每次演唱會她都要帶在身邊作為吉祥物)
不喜歡 :談論政治問題。
最喜歡的男歌手: Stevie Wonder and Michael Jackson
最喜歡的女歌手:Natalie Cole,Barbra Streisandand Ginette Reno
精通的樂器: 鋼琴
席琳·迪翁(Celine Dion)1968年3月30日生於加拿大魁北克,是一位著名的法語和英語女流行歌手,有流行天后之稱。作為全球最暢銷的女歌手之一,席琳·狄翁在全球的專輯銷量已經超過了2億張。
她的母親在她自己40歲時開了一家小型俱樂部,一到周末,他們全家在那裡聚會並演唱民間歌謠。她從12歲起步入歌壇,15歲時推出了她首支法文單曲。首度以英語專輯“UNISON”登入全球市場,其中單曲“WHERE DOES MY HEART BEAT NOW”一舉榮獲全美排行第四名。
她是一位獲得過葛萊美獎、朱諾獎、奧斯卡獎的流行歌手,並偶爾參與作品的創作。在她的經紀人以及後來的丈夫René Angélil抵押了自己的房產來為Celine的職業生涯努力後,Celine成為了加拿大法語地區的一名少女明星。她贏得了在1982年日本舉行的Yamaha世界歌曲節的比賽以及1988年的歐洲歌曲大賽,這使得她在部分亞洲地區和歐洲地區贏得了相當的知名度。她隨後在1990年由Sony公司發行的第一張英文專輯《Unison》也使得她在使用英語的國度的音樂市場裡獲得了一席之地
Celine的音樂受到了多種音樂風格的影響,包括流行、搖滾、福音、古典等等。同樣,她也因為她卓越的聲音技巧而為人側目。在她1999年宣布暫時退出娛樂圈之前,她推出了許多英語和法語的冠軍歌曲,包括“I’m Your Angel”“My Heart Will Go On”等等作品。2002年Celine Dion帶著全新專輯“A New Day Has Come”重新回到了音樂圈當中。2004年她贏得了世界音樂獎的鑽石獎,表彰她成為“the best-selling female artist of all time”(全球最暢銷的女藝人)。07年底,Celine結束在美國賭城拉斯韋加斯的凱撒宮演唱秀“A New Day…Live In Las Vegas”,並發行英文專輯《Taking Chances》,隨即引起全球熱銷。
譚盾
著名美籍華裔作曲家,在國家上享有聲譽。1999年因歌劇《馬可波羅》獲得格萊美作曲大獎。他為電 影《臥虎藏龍》的作曲獲得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他還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創作了一首《擁抱愛的夢想》。20多年來,譚盾通過他的音樂把中國文化傳到世界,受到各地音樂愛好者的尊重和喜愛。
中文名:譚盾國籍:美國民族:漢族出生地:湖南省長沙市茅衝出生日期:1958年職業:作曲家畢業院校:中央音樂學院、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代表作品:《臥虎藏龍》主題曲、《永恆的誓言》、《門》等主要成就:
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獲得1999年格萊美作曲大獎

著名作品

《門》
《門》由法國著名指揮夏爾·迪圖瓦指揮日本NHK交響樂團於1999年作世界首演後,在世界各地相繼上演。《交響曲1997:天地人》由大提琴家馬友友、香港管弦樂團和中華編鐘樂團於1997年香港回歸儀式上首演。交響樂《死與火》由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藝術總監詹姆斯·萊文美國首演並由大都會歌劇院樂團在各地巡演。歌劇《牡丹亭》由美國著名導演彼得·薩拉斯執導並巡演。協奏曲《永恆的水》由庫爾特·馬祖爾指揮紐約愛樂作世界首演,並在世界各地巡演。譚盾千禧年的第一個作品是為全球千禧年電視慶典節目“2000年的今天”所寫的同名交響曲。該慶典節目由英國BBC廣播公司、美國公共廣播公司和SONY唱片公司合作製作,經由中國中央電視台等全球55家電視網衛星傳送到世界各地。為紀念巴赫逝世250年,受國際巴赫協會委託的《水祭》(根據《馬太受難曲》所作)已巡演德國、日本、英國和俄國等地,並將在2002年紐約“下一浪潮藝術節”二十周年慶典上作開幕演出。
《"永恆的水" 協奏曲》
2001年的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他的"永恆的水" 協奏曲和《臥虎藏龍》協奏曲以絕對全新的視覺聽覺衝擊力給觀眾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音樂家、作曲家、指揮家譚盾
值得一提的是,《水》這部作品的演出十分特別,台上全是水,水即獨奏樂器。譚盾為此專門做了50多種有關水的裝置,它們可以讓水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譚盾說:"我們天天的生活都與水有關,可是你聽到水的聲音沒有?"他為此講了一個故事:在紐約一個島上,一位猶太老人天天坐在海邊看水,譚盾問他:"你每天都在看什麼?"他答:"水有意思,在陸地上可以劃分美國、加拿大,但水是劃不開的,昨天有可能從我的家鄉來,明天又可能流到別處去,你看到每天的水是一樣的,但我看水天天是不一樣的。"譚盾說,這部作品一是強調人們生活與其中從未聽到的聲音,聽眾一定會有不同的感受;二也算是環保,沈從文有幾句話,大意是,水除了流過山流過河,是否流過你的頭腦,你的身體,能不能聽到清澈、寧靜,也是物質環境對人的乞求。
聽音尋路
《地圖》
2004年10月31日,在第七屆北京國際音樂節上,作曲家譚盾推出的一部名為《地圖》的音樂作品倍受關注,在這部音樂作品中,譚盾將影像中原汁原味的湘西本土音樂與現場交響樂融為一體,並把它稱之為多媒體景觀音樂。近兩年,譚盾帶著他的這部作品在國內外巡迴演出,尤其是在 譚盾
湘西鳳凰演出時,譚盾曾經將演出舞台搭建在鳳凰古城北門碼頭的沱江河畔,3000多名當地居民聚集在此,現場聆聽了他們生命中的第一場交響音樂會
其實"地圖"這個字,實際上它是一個,心力歷程的地圖,是一個文化的地圖,也是一個尋找過去與未來,尋找根與前景的一個地圖,跟傳統的現象蠻相和,因為人類的語言發明之前是有音樂的,在語言發明之前,他們是聽音尋路,過一個寨子的時候,過一個村的時候,你必須留下你的歌, 這樣所謂聽音尋路,聽到回聲,聽到對歌,聽到鄉間不同的口音,不同的音調,不同的節奏,尋找你的去路,尋找你要去的方向。那么我覺得聲音的地圖可能是永恆的。它可能是超越於繪製的地圖,也超越於電腦的地圖,也超越於雷達的地圖,因為它是連線於我們生命和過去根的一種這樣的東西。所以地圖的含義從作曲的角度來說,實際上融合新的科技,融合媒體,融合電視,最重要全部集中在聲音,在音樂,在這種傳統的根的一個基礎上,去創作的一個樂曲和觀念。
譚盾的不同尋常的音樂理念和中國文化的底蘊讓他走出了一條超越常規的音樂創作之路。他做出了水樂、石樂等離經叛道的音樂,他的作品和為人都備受爭議。但這位被貼上另類標籤的音樂大師熱情似火的個性和對音樂的執著,是他給人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
《臥虎藏龍》系列
他為電影《臥虎藏龍》的作曲獲得2001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配樂獎"
憑《臥虎藏龍》獲第73屆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
《南京大屠殺》主題曲
1995年,吳子牛導演反映中國人民抗日的影片《南京大屠殺》,邀請譚盾為影片作曲。為了創作好該片音樂,譚盾不辭辛勞,不計報酬,深入劇組體驗生活,來到南京大屠殺紀念館重溫歷史,醞釀感情,全身心投入創作,並一改以往的創作風格,完全融入了電影表達的歷史氛圍中,音樂語言樸實無華,簡單明了,感人至深,是一部悲壯宏偉的交響詩魂。主題歌《不要哭啊,南京》用 譚盾
男低音獨唱童聲合唱,男低音合唱三種形式來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貫穿整個音樂中的二胡與樂隊的交響協奏,好似一位嘗盡人間悲歡離合的老人在痛苦的回憶,在向孩子們講述著歷史。《南》片的音樂注入了創作者熱愛生命,嚮往和平的心愿,強調了中華民族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統治下所經受的苦難,表現了中國人民對外來侵略者的反抗與期待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的吶喊,跳動音符,撼人心魄,具有東方中國人特有的表達方式。
其他作品
二十多年來譚盾通過他的音樂把中國文化傳到世界,受到各地音樂愛好者的尊重和喜愛。其主要作品包括:五部交響戲劇系列、觀念音樂--自然系列、歌劇《茶》、多媒體交響協奏曲系列、《死與火:和畫家克利的對話》、四重奏與琵琶《鬼戲》、歌劇《牡丹亭》、由英國愛丁堡藝術節委約的歌劇《馬科·波羅》、受德國"巴赫國際協會"委約的《復活之旅》、榮獲奧斯卡最佳電影原創音樂獎的《臥虎藏龍》、為張藝謀的電影《英雄》而寫的原創音樂、為香港回歸而作的《交響曲:天地人》、《世界交響曲》以及為世界著名鋼琴家朗朗改編創作的《八幅水彩畫的回憶》等等。而這些作品大都由世界著名指揮家和樂團及帕爾曼馬友友這樣的大演奏家來演奏的。這些驕人的成績足以說明,譚盾已經用中國文化作為根基,融入世界音樂大氛圍中,並完全被世界所接納,所歡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