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浮士德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浮士德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浮士德》包括了夜、城門前、書齋、書齋、萊比錫奧爾巴赫地下酒店、女巫的廚房、街道、傍晚、散步、女鄰之家、街道、花園、園亭、森林和山洞、格麗卿的房間、瑪爾特的花園、井邊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浮士德
  • 譯者:陸鈺明
  •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 頁數:512頁
  • 開本:32
  • 作者:歌德
  • 類型:少兒
  • 出版日期:2011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35448002, 7535448003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浮士德》由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歌德作為詩人、自然科學家、文藝理論家和政治人物,是魏瑪的古典主義最著名的代表;而作為詩歌、戲劇和散文作品的創作者,他是最偉大的德國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學領域的一個出類拔萃的光輝人物。《浮士德》悲劇是歌德最主要的代表作,從1770年開始構思到1831年脫稿,前後達六十年時間。

圖書目錄

獻辭
舞台序曲
天上序幕

悲劇 第一部

城門前
書齋
書齋
萊比錫奧爾巴赫地下酒店
女巫的廚房
街道
傍晚
散步
女鄰之家
街道
花園
園亭
森林和山洞
格麗卿的房間
瑪爾特的花園
井邊
城牆旁
夜晚
教堂
瓦爾普吉斯之夜
瓦爾普吉斯之夜之夢或奧伯龍與蒂妲妮婭的金婚
紀念
陰暗的日子

監獄

悲劇 第二部
第一幕
景色迷人處
皇帝的行宮
寬敞的大廳
御花園——欲望的花園
陰暗的走廊
燈火輝煌的大廳
騎士大廳
第二幕
高拱頂、狹小的哥德式房間
實驗室
古典的瓦爾普吉斯之夜
珀涅俄斯河上游
珀涅俄斯河下游
珀涅俄斯河上游
愛琴海的岩石海灣
第三幕
斯巴達的墨涅拉斯宮殿前
城堡內院
第四幕
高山
前山山上
謀逆皇帝的軍帳
第五幕
曠野
宮殿
深夜
子夜
宮中寬廣的前院
埋葬
山谷

序言

名家導讀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是德國18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和思想家, 公認的世界文學巨人之一。
歌德於1749年8月28日出生於法蘭克福。外祖父曾是這個城市的終身市長。父親是律師,當過皇家顧問,知識淵博;母親生活閒逸,富於幻想。歌德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得到了良好的教養,而上流社會“錯綜複雜的迷津暗道”和德國庸俗市民的習俗又賦予他天才(或者叫魔鬼)的氣質。
1765年,歌德來到父親曾就讀過的萊比錫大學讀法律,但他更感興趣的是文學、繪畫和自然科學。並在宮廷文學和古典主義文學的影響下,學習寫詩寫劇本。
1771年,歌德大學畢業回故鄉,一面當律師,一面寫作。在以後的幾年裡,他寫了一系列體現狂飆突進運動反叛精神的優秀之作。1773年,歌德根據16世紀宗教改革、農民戰爭時期的史實寫成德國第一部現實主義的歷史悲劇《葛茲·封·伯利欣根》,劇中混亂動盪的社會正是18世紀分崩離析的德國現實的寫照。
1774年發表的中篇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是德國第一部產生世界影響的作品。小說採用書信和日記片斷的方式寫成,融敘事、抒情、描寫、議論於一爐。在描寫人物時,抓住主人公單戀心理刻畫,著重表現主人公單戀時的情感內部的矛盾和心態:敏感、歡快、揣測、困惑、焦灼、憂鬱、沮喪、煩惱、憤恨、暴怒、瘋狂、絕望,體現了歌德對人物內心的深刻洞察和傑出的心理分析才能,達到了他所追求的讓人們從作品中“學會懂得人類的思想感情”的目的。
晚年的歌德,思想敏銳、境界開闊,對新事物表現了極大的熱情。他研究法國的空想社會主義,東方的文學和哲學,甚至還模仿中國和波斯的詩歌進行創作,並認為“世界文學的時代已經到來”,顯示出一個哲人和思想家的睿智。
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
歌德一生著作等身,全集達143卷。 他是最後一個試圖多方面掌握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品格的歐洲人:批評家,刊物編輯,畫家,劇院經理,政治家,教育家,自然科學家。他在82歲的生命史上實現了一種經常被稱為奧林匹斯諸神般的、甚至非人的智慧。他一生橫跨了兩個世紀,尤其是19世紀,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文化交流空前頻繁,歐洲和世界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歌德的創作一方面反映了這一時代巨變,表達了他尋求理想、渴望實現人生價值的思想,另一方面反映了他對現實的妥協和奈。恩格斯對歌德的矛盾作了這樣的論述:“在他心中經常進行著天才詩人和法蘭克福市議員的謹慎的兒子、可敬的魏瑪的樞密顧問之間的鬥爭;前者厭惡周圍環境的鄙俗氣,而後者卻不得不對這種鄙俗氣妥協,遷就。因此,歌德有時非常偉大,有時極為渺小;有時是叛逆的、愛嘲笑的、鄙視世界的天才,有時則是謹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狹隘的庸人。” 歌德一生的創作,是他思想矛盾的最好註腳。
詩劇《浮士德》是歌德畢其一生、苦心經營60年(從1773年的原《浮士德》算起,到1831年《浮士德》第二部完成)的力作,是他一系列創作的集中概括,也是他人生的總結,更是“一部靈魂發展史,一部時代精神發展史”,被許多人視為“近代人的聖經”。
《浮士德》取材於德國16世紀的民間傳說。主人公原是一個跑江湖的魔法師,懂得鍊金術、星相術、占卜等。死後,民間流傳許多關於他的傳說。1570年開始有人記載這些傳說。1587年,德國出版了故事書《約翰·浮士德的一生》,敘述浮士德為滿足各種塵世的欲望和享受,與魔鬼訂約,死後靈魂歸魔鬼所有。但是,浮士德追求世俗生活的精神卻深受宗教改革時期人們的歡迎。文藝復興以來,不斷有人用這一題材進行創作。歌德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對故事進行了許多突破性的創造,賦予主人公以全新的意義,使這一形象帶有啟蒙時期巨人的特徵。
《浮士德》以詩劇形式寫成,共兩部,12111行。第一部除序曲外,共25場,不分幕。第二部分為5幕。全劇沒有完整的故事情節, 而是以浮士德的思想發展為線索,寫他一生對人生意義、人生價值的探索和追求。《天上序幕》是全劇總綱,也是理解詩劇的一把鑰匙。歌德借基督教形象上帝和魔鬼就“人的本質”展開討論並賭約,引出詩劇基本主題:人是貪圖官能享受的動物還是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靈長?是滿足於眼前還是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身?由此引出“人”——浮士德,《浮士德》正文由此開始。
浮士德一生,歷經知識追求、愛情追求、政治追求、美的追求和事業的追求五個階段。 浮士德作為中世紀書齋中的一位學者,滿腹經綸,卻於世補,他中宵倚案,煩惱齊天。甚至想到以自殺了結一生。魔鬼靡非斯特覺察到浮士德對現有生存方式的厭倦和靈魂深處的矛盾,於是提出賭約,讓他重歷人生,滿足欲望,最後靈魂歸魔鬼所有。在魔鬼引導下,浮士德經受種種感官刺激。他來到魔女廚,喝了魔湯返老還童,愛上市民少女瑪甘淚,但市民的守舊思想和封建禮法扼殺了愛情的自由發展。浮士德的戀情因瑪甘淚的死而結束。 浮士德又隨魔鬼來到“皇帝的宮城”,為封建朝廷服務,他建議發行紙幣解決了朝廷危機。繼而憑藉魔力招來古希臘美人海倫,原為取悅皇帝,不想自己也一見傾心,並與海倫結合生下一子歐福良,歐福良酷愛自由,不斷向高空飛去,不幸墜落而亡,海倫也隨子而去。浮士德追求的古典美,以幻滅告終。浮士德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尋求著新的探索,最後他在圍海造地、建造人間樂園時感到了滿足,情不自禁地喊道:“我抱著這種高度幸福的預感,/現在享受這個最高的瞬間。”說完倒地而死。
《浮士德》思想內容極為豐富、深邃,滲透了歌德的哲學思想、美學思想和人生觀,蘊含著多重意義,堪稱復調史詩。歌德以浮士德作為人類的代表,通過他追求奮鬥的一生,總結了人類發展的歷史經驗,歌德和其它啟蒙思想家一樣,把本階級當作人類代表,因此,浮士德實質上是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他的奮鬥經歷是對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先進人物思想探索歷程的藝術概括。知識的追求,既是浮士德對脫離實際的書齋生活的否定,對人生意義的反思,也是對當時歐洲資產階級知識分子思想的總結。文藝復興時期,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地理大發現,自然科學的發展,人們在實踐中逐漸認識到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人們要用自己的力量改造社會,掌握自己的命運,恢復人格尊嚴,享受世俗生活。自我價值問題被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哈姆雷特宣告了人的偉大,同時又說明初期的資產階級人文主義者還處於自我的矛盾之中,精神上的鬥爭沒有外化為行動;堂吉訶德付諸行動但又脫離了實際;浮士德作為啟蒙精神的象徵,是文藝復興以來資產階級人文主義形象的繼承和發展,他已經擺脫了自我的束縛和盲目,明確在行動和實踐中證實人的自我價值和潛能。他在翻譯《新約·約翰福音》時,對“太初有道”一句反覆斟酌的思想鬥爭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他先寫下“太初有言”(言語),然後譯成“太初有思”(思想)、“太初有力”(力量),最後滿懷自信地寫道:“太初有為”(行動、實踐)!從“言”到“思”的改譯,浮士德強調必須先有思想,而後才有言語;從“思”到“力”的改譯,浮士德強調思想不能創造世界,必須有一種力量;從“力”到“為”的改譯,浮士德強調的是必須有行動,才能發揮力量。愛情的追求,反映了資產階級個性自由的要求和封建、庸俗的德國社會現實之間的矛盾,當然浮士德性格的發展也使瑪甘淚被遺棄的悲劇結局不可避免。浮士德意識到官能的享受只能使人滿足、停滯,沉醉於個人幸福愛情的“小世界”不是對生命意志的弘揚。浮士德的政治生活是十八世紀歐洲的寫照。當時資本主義的發展已是歷史的必然,但許多國家封建勢力還很強大,啟蒙主義思想家都把改革社會、建立理性王國的希望寄托在開明君主身上。歌德魏瑪從政即是明證,不過詩人通過浮士德對自己的政治追求作了否定。浮士德對美的追求總結了德國尤其是他本人和席勒對古代藝術追求的過程,海倫是理想、完美及古代藝術的象徵。這個悲劇否定了企圖用脫離時代的古典美來陶冶現代人以改造社會的幻想。最後浮士德通過對事業的追求體驗到了幸福。根據賭約,浮士德輸了,肉體毀滅,然而他一息尚存,苦求人生,努力進取,永不滿足,釋放生命最大限值的勇氣和韌性,卻升騰為一種不死的“浮士德精神”。所以結局是一群天使們護衛著浮士德的靈魂,升入天界,伴隨合唱:“凡是自強不息者,到頭我輩均能救”,體現了歌德對浮士德追求過程本身的肯定。歌德借宗教形式拯救了浮士德的靈魂,事實上是他的努力和追求救贖了自己。歌德暗示了人沒有追求的終極目標,人類所能達到的最高成就,正在於一種自強不息的創造性的生活本身;人類社會的進步,正在於人自身孜孜以求、代代傳承的“浮士德精神”。歌德用藝術手段對時代特徵和時代精神加以提煉和概括,為西方思想家對西方文明從巨觀上進行思考和探索提供了某種途徑。
浮士德是資產階級上升時期“巨人式”的代表,這個形象的核心精神在於他對世界的不懈探索,對人生價值的不斷追求和實現。這是他鍥而不捨、上下求索的原動力,也是他總能超越現象、追求本質的原因。他那擴張的自我和強烈的自由意志,預示了個體本位、個人主義的近代歐洲新價值觀念的形成,預示了一個充滿探索與創造欲、充滿自由精神與個體意識時代的來臨。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浮士德可以說是歐洲近代人的典型。歌德深受康德思想影響,體現在對浮士德形象的塑造上,便是著力表現浮士德性格和思想上的矛盾和痛苦。浮士德的一生是在不斷的行動追求中度過的,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內心的矛盾和痛苦——渴望最大限度地實現人生價值而不得。他的行動軌跡呈螺旋狀上升,是一個不斷追求、不斷揚棄、不斷超越的過程。從而帶有哲學意義上“人”的偉大。浮士德內心的矛盾和痛苦來自兩方面:一是外在環境的制約,世俗社會扼制他對愛情自由、人生自由的渴望,腐敗政治衝擊他的社會改革的理想;二是內心世界“兩種精神”的激烈搏鬥,“有兩種精神居住在我的心胸,/一個要想同另一個分離!/一個沉迷在迷離的愛欲之中,/ 執扭地固執著這個塵世,/另一個猛烈地要離去凡塵,/向那崇高的心靈的境界飛馳。……” 這是浮士德的自白。在他身上,封建的學究氣息與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探索精神相衝撞;潛心治學的心情與追尋新生活的渴望相撕扯……也就是說,浮士德內心始終存在著原欲與理性、善與惡、靈與肉、社會道德律令與自然欲求之間的矛盾衝突,存在著“兩個靈魂”的反向運動。他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這矛盾雙方的和諧統一。浮士德內心深處的矛盾,體現了歐洲近代人在強調張揚自我、重視個體的人的生命價值和創造性的同時,又表現出對人的道德理想的追尋,預示了近代西方文化中富有博愛精神的“人道主義”思想的基本成型。
歌德的這種辯證思想還體現在靡非斯特形象中。靡非斯特是“否定精神”、“惡”的代表,同時又是“作惡造善的力之一體”。他一方面阻撓浮士德向更高境界升華,阻礙一切新生事物的發展;另一方面,在阻撓中形成一股反作用力,促使浮士德一步步向更高的目標奮鬥。浮士德對人生和事業的追求,幾乎處處依賴於魔鬼靡非斯特:浮士德返老還童、結識戀人瑪甘淚、幫助朝廷解決財政危機、再現海倫以及二者結合……所以靡非斯特作為浮士德的對立面起到不可或缺的槓桿作用。他們一人一魔,一主一仆,如影隨形,如呼與吸,如問與答,相反相成,互為條件,成為詩劇發展的原動力。
《浮士德》是歌德一生藝術實踐的總結。
從體裁上看,詩劇是融悲、喜劇因素為一體的正劇。但在描繪許多小場景時,作者靈活運用了多種體裁:如希臘式悲劇、中世紀神秘劇、巴洛克寓言劇、文藝復興時期流行的假面劇等等。詩劇中現實、幻想、神話相互交織,過去、現在、未來相互切換,天上、人間、地下變幻莫測,為適應這種複雜龐大的時空結構,作者以浪漫主義寫虛,以現實主義寫實,虛、實縱橫交錯,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交相輝映。
細節刻畫上充滿民間“狂歡化”色彩。認真品讀“瓦爾普吉斯之夜”,可以看到民間詼諧文化在這一場中有諸多具體表現:熒熒的鬼火中,紅色的殘月下,騎著掃帚和老母豬的女巫和巫師、賣舊貨的巫女等形象,使“瓦爾普吉斯之夜”堪稱為由詼諧因素組成的儀式。浮士德與“美女”,靡菲斯特與“老婦”以及其他妖魔鬼怪的舞蹈,就像是狂歡節中的詼諧表演,而女巫們多聲部的交替合唱及對唱,更是烘託了“瓦爾普吉斯之夜”熱烈的狂歡氛圍。“瓦爾普吉斯之夜”一場離經叛道的表演,是人性自然欲望的大釋放,追求自由平等的一種方式,也是對宗教神聖、權威規範的挑戰。
在塑造人物方法上,於人生經歷中潛藏象徵寓意的主題,辯證對比中展示人物精神世界的矛盾。如浮士德人生的五個階段是浮士德的五種人生體驗,但每一階段又都是歌德對某段歷史經驗的總結;浮士德既是虛構的形象,也是作家的自我寫照;他既是文藝復興以來歐洲和德國知識分子的精神概括,更是人類的象徵。再如,通過浮士德靈與肉的對立統一,靡非斯特作惡造善的對立統一,把浮士德內心的痛苦和精神矛盾加以外化,既推動了詩歌的發展,也展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徵。此外,詩劇還運用矛盾對比的方法安排場面、配置人物。凝滯的書齋和清新的郊外、狂亂的菜比錫酒店與寧靜的瑪甘淚閨房,叛亂四起的沒落帝國與和平安定的理想之邦,浮士德與靡非斯特、浮士德與華格納、浮士德與瑪甘淚等等,形成一對對矛盾對比、相互映襯的關係。
《浮士德》問世後,曾被許多一流的音樂家如莫扎特、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譜寫成大量的音樂作品。浮士德的追求和探索對今天的我們仍有啟發意義。
但詩劇內容的龐雜、大量的象徵、主人公性格的抽象化又造成詩劇的晦澀、難懂,這是詩劇的不足之處。
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博士
褚蓓娟
2009年12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