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名譯文庫·莫泊桑卷:漂亮朋友

世界名著名譯文庫·莫泊桑卷:漂亮朋友

《漂亮朋友》是莫泊桑長篇小說的代表作。法國駐阿爾及利亞殖民軍的下級軍官杜洛華膽大妄為,冷酷殘忍,憑藉漂亮外表獨闖巴黎,經友人介紹進入《法蘭西生活報》當記者,從此廝混於巴黎貴夫人的圈內,如魚得水,演出了一幕幕荒淫的鬧劇。小說揭示了上流社會的空虛、荒淫、墮落,展現了資產階級政客的厚顏無恥,揭露了政治界、新聞界黑暗的內幕,對黑暗的社會現實進行了有力地批判。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名著名譯文庫·莫泊桑卷:漂亮朋友
  • 譯者:李玉民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2642073
  • 作者:莫泊桑 (Maupassant G.)
  • 出版社:上海三聯書店
  • 頁數:395頁
  • 開本:16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專業推薦,媒體推薦,名人推薦,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莫泊桑長篇小說的代表作。從人物、內容到講故事的形式,處處體現出市民文學的特點。
世界上有著十分深廣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是19世紀後期一幅社會風俗畫。

讀他(莫泊桑)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他的作品將永生,並將使他獲得永生。
——〔法國〕埃米爾·左拉

作者簡介

莫泊桑(1850-1893),19世紀後期法國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有一種非凡的捕捉生活的本領,善於從平常人視而不見的瑣碎生活中挖掘出生命和生活的本質意義與美學價值的內涵。他以凡人小事作為題材,以短篇小說為主要創作形式,十餘年間,創作了三百多部短篇和六部長篇小說,被譽為“短篇小說之王”。代表作有《羊脂球》《項鍊》《一生》等。

李玉民,著名翻譯家,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西方語言文學系,1964年作為新中國首批留法學生,到法國勒恩大學進修兩年。“文革”後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教學之餘,從事法國純文學翻譯二十餘年,譯著五十多種,約一千五百萬字。主要譯作小說有:雨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巴爾扎克《幽谷百合》,大仲馬的《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莫泊桑的《一生》《漂亮朋友》、《羊脂球》等。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讀他(莫泊桑)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他的作品將永生,並將使他獲得永生。
——〔法國〕埃米爾·左拉

名人推薦

讀他(莫泊桑)的作品的時候,可以是笑或是哭,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他的作品將永生,並將使他獲得永生。
——〔法國〕埃米爾·左拉

序言

我們面前的這個文庫,其前身是“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系”,或者說,現今的這個文庫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個書係為基礎的,對此,有必要略作說明。
原來的“外國文學名家精選書系”,是明確以社會文化積累為目的的一個外國文學編選出版項目,該書系的每一種,皆以一位經典作家為對象,全面編選譯介其主要的文學作品及相關的資料,再加上生平年表與帶研究性的編選者序,力求展示出該作家的全部文學精華,成為該作家整體的一個最佳縮影,使讀者一書在手,一個特定作家的整個精神風貌的方方面面盡收眼底。“書系”這種做法的明顯特點,是講究編選中的學術含量,因此呈現在一本書里,自然是多了一層全面性、總結性、綜合性,比一般僅以某個具體作品為對象的譯介上了一個台階,是外國文學的譯介進行到一定層次,社會需要所促成的一種境界,因為精選集是社會文化積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簡便有效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同時滿足閱讀欣賞、文化教育以至學術研究等廣泛的社會需要。
我之所以有創辦精選書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的專業是搞文學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對綜合與總結總有一種癖好。另一方面,則是直受法國伽利瑪出版社“七星叢書”的直接啟發,這套書其實就是一套規模宏大的精選集叢書,已經成為世界上文學編選與文化積累的具有經典示範意義的大型出版事業,標誌著法國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視的高超水平。
“書系”於1997年問世後,逐漸得到了外國文學界一些在各自領域裡都享有聲譽的學者、翻譯家的支持與合作,多年堅持,慘澹經營,經過長達十五年的努力,總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種,編選完成八十種的規模,在外國文學領域裡成為了一項舉足輕重、令人矚目的巨型工程。
這樣一套大規模的書,首尾時間相距如此之遠,前與後存在某種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盡如人意是在所難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決。事實上,作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譯、名編選”為特點的文化積累文庫,在一個十幾億人口大國的社會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確存在著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這樣一個數千萬字的大文庫要再版重印談何容易,特別是在人文書籍市場萎縮的近幾年,更是如此。幾乎所有的出版家都會在這樣一個大項目面前望而卻步,裹足不前,儘管欣賞有加者、嘖嘖稱道者皆頗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這種令人感慨的氛圍中,北京鳳凰壹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老總賀鵬飛先生卻以當前罕見的人文熱情,更以迥然不同於一般出版商的小家子氣而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氣魄與堅定決心,將這個文庫接手過去,準備加以承續、延伸、修繕與裝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擴建……
於是,這套“世界名著名譯文庫”就開始出現在讀者的面前。 當然,人文圖書市場已經大為萎縮的客觀現實必須清醒應對。不論對此現實有哪些高妙的辯析與解釋,其中的關鍵就是讀經典高雅人文書籍的人已大為減少了,影視媒介大量傳播的低俗文化、惡搞文化、打鬧文化、看圖識字文化已經大行其道,深人人心,而在大為縮減的外國文學閱讀中,則是對故事性、對“好看好玩”的興趣超過了對知性悟性的興趣,對具體性內容的興趣超過了對綜合性,總體性內容的興趣,對訴諸感官的內容的興趣超出了對訴諸理性的內容的興趣,讀書的品位從上一個層次滑向下一個層次,對此,較之於原來的“精選書系”,“文庫”不能不做出一些相應的調整與變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體作品的分量,而減少總體性、綜合性、概括性內容的分量,在這一點上,似乎是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後退,但是,列寧尚可“退一步進兩步”,何況我等乎?至於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經典名著與讀者青睞的佳作,只不過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與綜合性,把原來的一卷卷“精選集”,變通為一個個小的“系列”,每個“系列”在出版上,則保持自已的開放性,從這個意義上,文庫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與拓展。
面對上述的客觀現實,我們的文庫會有什麼樣的前景?我想一個擁有十三億人口的社會主義大國,一個自稱繼承了世界優秀文化遺產,並已在世界各地設立孔子學院的中華大國,一個城鎮化正在大力發展的社會,一個中產階級正在日益成長、發展、壯大的社會,是完全需要這樣一個巨型的文化積累“文庫”的。這是我真摯的信念。如果覆蓋面極大的新聞媒介多宣傳一些優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從盈富的財庫中略微多撥點兒款在全國各地修建更多的圖書館,多給它們增加一點兒購書經費;如果我們的中產階級寬敞豪華的家宅里多幾個人文書架(即使只是為了裝飾);如果我們國民每逢佳節不是提著“黃金月餅”與高檔香菸走家串戶,而是以人文經典名著饋贈親友的話,那么,別說一個巨大的“文庫”,哪怕有十個八個巨型的“文庫”,也會洛陽紙貴、供不應求。這就是我的願景,一個並不奢求的願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