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前史

世界史前史

《世界史前史》是2011年1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布賴恩·費根(Brian Fagan)。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史前史
  • 作者:布賴恩·費根(Brian Fagan)
  • 譯者:楊 寧等
  • 開本:787×1092毫米  1/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信息,本書特點,內容選讀,

內容簡介

對人類起源的探究由來已久,《世界史前史》就為讀者解答了這樣的疑問和困惑。
世界史前史權威學者布賴恩·費根以其科學的視角和完善的理論生動地講述了史前人類活動與發展軌跡。本書結合考古學、生物學、生態學、地質學等多門學科,甚至遺傳學與心理學,探索人類的起源、流徙,以及農業生產的出現,以至國家的形成,帶領讀者進行了一次跨越長達 250萬年的時空之旅。
全書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向讀者簡潔地介紹了歷史、文化、空間和時間的基本概念,並系統概括了人類史前時代的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概述解釋人類及其他靈長目動物的起源和科學研究方法。其中涉及最富爭議的現代人的遷移路徑問題。在這一點上,作者贊成“非洲遷徙理論”。第三部分著重討論了古代文明的標誌之一農業的起源及其與現代世界的關係。最後一部分,針對西亞、非洲、南亞、東南亞和東亞和美洲的古代文明進行了廣泛討論。

作者簡介

布賴恩·費根Brian M. Fagan),當今世界頂級的考古學作家之一, 國際公認的世界史前史權威。他是20世紀60年代非洲史領域跨學科研究的先鋒。 自1967年開始,成為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人類學教授(後成為榮休教授), 並開始專職於面向大眾寫作和講授考古學。
費根教授撰寫了多部暢銷教材:《古代生活:考古學和史前史導論》(Ancient Lives: An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 and Prehistory)《簡明考古學導論》(Archaeology: A Brief Introduction) 、 《地球上的人們》(People of the Earth:An Introduction to World Prehistory) 等,並在全世界得到廣泛傳播。 費根的大眾作品包括《尼羅河的劫掠》 (The Rape of the Nile)、《洪水、饑饉與帝王:厄爾尼諾和文明興衰》(Floods,Famines and Emperors:El Niño and the Fate of Civilizations)、《大暖化》(The Great Warming)等。 他是《牛津考古學指南》(Oxford Companion to Archaeology) 的主編, 出版了多部有關非洲考古的學術專著, 後因其在教育界和考古學界孜孜不倦的努力而獲得美國考古學會頒發的首屆公共教育獎。

圖書信息

作 者:布賴恩·費根(Brian Fagan)
:楊 寧等
書 號:978-7-5100-3529-6/C·153
本:787×1092毫米 1/16 印 張:26.5 插 頁:4
字 數:526千 版 次:2011年11月第1版
印 次:2011年11月第1次印刷 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後浪出版諮詢(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本書特點

·精彩圖文生動破解歷史謎團 費根教授秉承其樂於承擔向公眾傳播人類學和歷史學知識的社會責任之旨趣,以其淵博的知識、散文式的筆觸、頗富知識性和趣味性的優美文字,間以穿插於書中的實景圖和復原圖,引導讀者深入認知人類的發展軌跡,閱讀本書仿佛親身經歷一次充滿冒險刺激的歷史風景之旅。
·全球視角全面概括前沿成果 書中涉及史前時期各個地區的概貌,關注史前社會一系列備受矚目的議題,尤其提到中國的考古發現為世界文明帶來的革新性變化,以開放性思維將考古學領域的最新研究發現和成果與原有版本巧妙結合,使史前文明漸趨清晰化。
·特色專題細緻勾勒人類文明 各章的科學、遺址、聲音專題輔以撼人的圖片,生動描述了文明肇始時的傳奇人物、重要事件和輝煌成就,並從多個角度深入探索了在這一漫長時段中遍布世界各地的古代文明,深入討論了關乎人類文明和歷史進程的重要因素。
·原始風貌鮮活再現生命跡象 本書結束於地理大發現,在未被外力侵擾的諸文明中,我們看到的是費根教授對古老文明自由與純潔的嚮往。這些零星散落的遺址,喚醒了我們對古代世界的認知欲望,也給現代人洞悉那些失落的文明一些提示。

內容選讀

自人類最後一次駐足你身處的這方土地以來,三四千年已經過去了。然而,放眼四周,處處儘是鮮活的生命跡象——放在門口的半碗灰泥漿,燻黑的油燈,壁畫上新鮮的指印,遺落在門檻上的告別的花環——讓你感覺恍若昨天……如此這些的小細節頓時令時間消弭於無形,你覺得自己竟像個闖入者。
——埃及考古學家霍華德·卡特(Howard Carter)筆記中的“圖坦卡蒙墓”條,1922年11月26日
我們這趟穿越史前史的時空隧道之旅在現代化的門檻前戛然而止。它伴隨著大發現時代的開始而終結,這個時代見證了歐洲的探險家們離開家園,航行到從未去過的遠方,尋找黃金和香料來侍奉上帝,或僅僅是為了滿足心中難以遏制的巨大好奇。
西歐誕生於3000年前。幾千年來,西歐始終是遠離亞洲的一個偏僻的地理概念,處於近東和地中海地區各個文明和帝國的邊緣。25個世紀以前,歐洲變成了一個有著自己的意識和認同的西方半島,誕生自希臘文明的這種意識在更晚近時歐洲人對德國人(Huns)、土耳其人(Turks)和摩爾人(Moors)的勝利中得以進一步成熟。這是一塊深受個人與國家同樣重要這一信條驅使的天主教的飛地。個人主義意識和探險意識的增長導致對外部世界的強烈好奇。在廣袤無垠的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人們是如何生活的?西方那無盡的海平面之外是否還有遙遠的土地?
在14世紀二、三十年代,綽號“航海家亨利”(Henry the Navigator)的葡萄牙王子組織了一場向歐洲以南探險的年度航海,並深入到赤道地區。他的船隊沿著非洲西海岸向南進發,並在1433年繞過西方的大海角①。1488年,巴塞洛繆·迪亞士(Bartolemeu Diaz)繞過了非洲的南端。他與科伊科伊人(Khoe Khoe)進行了接觸,這個簡單的牧牛民族其實也只是趕著他們的牛群漫無目的的四處遊蕩。他們在西方人眼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們似乎有著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原始的風俗。幾個世紀以來,科伊科伊人都被視為半猿半人的,在那條“存在之鏈”(the Great Chain of Being)上處於最低的一環。在歐洲人於1652年定居好望角僅70年後,科伊科伊人就消失了,入侵的白人農民摧毀了他們的遊牧生活方式。
1497年,瓦斯科·達·迦馬(Vasco da Gama)追隨迪亞士的步伐,沿非洲的東海岸航行到了現在的肯亞,然後循著信風(tread wind)到達了印度。藉此,歐洲人便發現了直通南亞和東南亞豐富的黃金和香料市場的替代路線。他們沿著古老的海上運輸線航行,這些航線將非洲那似乎無窮無盡的黃金、白銀和奴隸輸出,與對這些貨品貪得無厭的市場連線在了一起。在接下來的幾個世紀裡,非洲同時遭到了來自歐洲諸國和伊斯蘭世界兩方面對人力資源和物質財富的剝削。迅速發展起來的國際奴隸貿易使沿海廣大地區人口出現銳減。歐洲探險家們直到19世紀才滲透到非洲內陸,那時非洲已經成為巨大而繁複的世界經濟體系的組成部分。
就在迪亞士和達·迦馬探索非洲海岸的同時,克里斯托弗·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也於1492年向西對“印度”進行了探險。他以為自己來到了亞洲的門口,但實際上,他發現的是一個遍布著各種千奇百怪的動植物和美洲印第安人社會的新世界。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墨西哥和秘魯這樣偉大的文明在西班牙征服者面前迅速地土崩瓦解,與此同時,凡歐洲人所到之處,天花等一些外來疾病的蔓延在歷經幾個世代之後便使美洲土著人口急劇減少。
隨著好望角和美洲大陸的發現,掀開了人類史前歷史的最後一章,這是一場錯綜複雜而曠日持久的碰撞和爭鋒,一方是日益發達精細的西方文明,一方則是遍布世界各地的大量的非西方社會。類似的劇情一再上演。一小撮歐洲探險家來了,就像詹姆斯·庫克船長(Captain James Cook)到了塔希提和紐西蘭,法國航海家馬利翁·杜·弗萊(Marion du Fresne)到了塔斯馬尼亞島和澳大利亞。第一次相遇總是帶著萬花筒般令人目眩神迷而轉瞬即逝的好奇,有時這種著迷甚至到了驚人的地步,並經常飽含充滿浪漫色彩的刺激和興奮。有時也會動武,一方擲矛槍,一方開火槍。但有時則是友好的物質交換,用皮毛換取一些廉價的玻璃珠或者其他什麼小玩意兒。儘管如此,就雙方來說,幾乎可以說是完全陌生的。
有時,當地人會認為這些神秘的訪客是神,就像赫爾南·科爾蒂斯站在特諾奇蒂特蘭城門前阿茲特克統治者蒙特蘇馬(Moctezuma)所認為的那樣。紐西蘭一位年長的毛利(Maori)酋長曾對19世紀一位官員說,祭司告訴他這些遠道而來的白人實際上是眼睛長在後腦勺上的靈魂,這顯然與庫克船長的划槳人面向船尾有關。但是很快,不管這些陌生人出現在哪兒,事實都證明他們不僅不是神,而且是百分之百的人——富於侵略性,好戰,而且貪得無厭。
最初的接觸總是短暫的。但是很快,大批的歐洲人湧入進來,從事獸皮貿易,整修補給他們的船隻,或者尋找黃金。然後傳教士來了,試圖為異教徒改宗換教,拯救他們的靈魂。澳大利亞成為囚犯的流放地,其中大多數脫逃後四處虐殺澳大利亞原住民。在許多地方,繼第一批探險者之後,殖民者潮水般湧入。他們通常是一無所有而渴望土地的歐洲農民,希望在非洲內陸,在不列顛哥倫比亞,在紐西蘭或者塔斯馬尼亞肥沃的土地上尋求更好的生活。
這些人都是些永久居民,他們帶著鐵器和火器去尋找新的家園和草木繁盛的土地。他們與當地人爭奪良田,他們見人殺人遇鬼殺鬼,有時甚至趕盡殺絕,或經常通過卑劣的手段——土地出售和非法貿易獲得大型的農莊。當地人幾乎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他們的土地,那些即使沒有千年,至少也在許多個世紀裡為他們的家族合法擁有的地盤。他們並沒有多少選擇,只能撤退到偏遠的邊緣地帶,在那裡繼續保持著先前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點點影子,如果他們能僥倖存活下來的話。唯一的選擇是讓自己接受新入侵者的同化,但即使這樣他們也幾乎還是生活在邊緣,通常被僱傭做農工或家僕。
19世紀晚期的工業革命使得西方文明戲劇性地加速了其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這次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的又一催化劑,它創造了不僅靠人類的頭腦驅動,同時也靠化石燃料推動的工業社會。它激發了對各種原材料的瘋狂需求,創造出大輪船和鐵路,並引發了史無前例的移民潮,人們從歐洲移民到北美,從亞洲移民到太平洋和北美。近年來大規模的人口變動為大大小小的非西方社會帶來了災難性的影響。
今天,世界上沒有哪個地方還保留著完全未被現代文明染指的傳統的生活方式。在亞馬遜盆地深處,在紐幾內亞高地,還有一些族群尚未與工業文明形成持久的接觸。這些社會處於被滅絕的危險當中,就像在工業文明的血盆大口之下,雨林遭到砍伐,環境被破壞得面目全非一樣。但是,不管出於何種目的和企圖,250萬年前發祥於非洲的古代世界已經消失得幾近被遺忘,以至於就目前這個程度而言,我們也只能從現代科學研究中對其窺探一二。
出版後記
人類源於何處?
人類真的起源於非洲嗎?
古人與黑猩猩等非人靈長目動物到底有著怎樣的親緣關係?
史前人類是如何生活和行為的?
……
費根以其精彩的文字給這次穿越500萬年的時空之旅增添了幾分趣味性。書中不再是一次次考古發現的孤立呈現,也沒有太多的記錄可以依循,更多的是縝密的思路、科學的手段,再加上專業的考古學素養與洞察力,依託每一次人類足跡的發現,向現代人不斷邁進,不斷改寫我們對自身的認識。
作者以全球性視角,雖不是面面俱到,但基本涉及史前時期各個地區的概貌,關注史前社會一系列備受關注的議題,尤其提到中國的考古發現為世界文明帶來的革新性變化。他坦言,將在未來再版時,增加更多的中國認識與發現,並進一步預言,21世紀最精彩的考古發現必將出現於亞洲。同時,作者也認識到現有對人類的認識僅處於起步階段,未來更多的考古發現、更科學手段的出現有可能使我們的既有認識發生顛覆性變化。這種開放性思維尤其難能可貴,費根教授也在踐行著他的這一主旨。
我們將要看到的是一塊塊未被外界人力侵擾的飛地。在這片土地上,自我發展的需求決定一切。早期的人類,甚至包括一些還不能被稱為真正的人類——人族,為生存而與大自然鬥爭。面對一定的風險——周期性的乾旱、漫長的冬季、不可預測的洪水等,人們要么遷徙,要么發展出一套新的貯藏和保存食物的技巧。而這又催生了一連串的社會效應。接下來人口增加了,為解決食物短缺,原有的狩獵採集方式不再能滿足需要,人類開始馴化動植物。而這又帶來了生產工具的改進,同時面對自然,人類也有了新的態度。……最終人類建立起了更加緊密的聯繫,人類社會也越來越複雜了。當然,這裡並不是沒有權力的爭奪、土地的爭奪,但是這種爭奪是發生在相對內部的地區的。
作者最終以地理大發現結束了這次旅行,想來也是極具深意的。這樣的安排與作者所受的教育背景密切相關。費根教授早年進入英國劍橋大學學習,深受劍橋傳統的影響,面對越來越工業化和商業化的社會,他們更嚮往古老文明的自由與純潔。所以在現代化大門前,費根教授止步了。因為在他看來,這之後的世界是欲望決定一切的。曾經的主人被邊緣化,西方現代文明染指之處無不發生著災難性的變化,再也沒有一塊不受其影響的土地,古代世界漸行漸遠,甚至不留痕跡,對他們的認識,也只有這零星散落著的一處處發現能夠給現代人一些提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