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宗教

世界十大宗教

《世界十大宗教》是東方出版社於1999年4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心川。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十大宗教派別的起源和演進歷程。

基本介紹

  • 書名:世界十大宗教
  • 作者:黃心川
  • ISBN:9787506000604
  • 頁數:402
  •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4-01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世界十大宗教》一方面密切注意中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所出現的種種宗教問題,另一方面加強對世界宗教過去歷史和當前發展趨勢的研究。
你知道世界十大宗教派別嗎?你知道這十大宗教派別的起源和演進歷程嗎?你知道這十大宗教派別各自不同的特點與文化背景嗎?看罷此書,你就會明白。

作品目錄

一、猶太教
猶太教在古代是民族宗教,由於經受多次亡國和流散的悽慘遭遇,猶太人發展了對民族神的排他性崇拜,進而自稱為唯一真神的特選子民。猶太教的經典是希伯來文《聖經》及口傳律法彙編《塔木德》。
猶太教律法有種種戒規,如:凡母親為猶太人,其子女即為猶太人;男孩出生後第八天,一律要受割禮,作為與上帝立約的標誌;教徒死後,屍體以水洗淨,白布包裹入葬。猶太教在飲食方面亦有諸多禁忌。古代猶太教以七連燭台為唯一標誌,中世紀後期改用大衛之盾(六角星),沿用至今。
二、伊斯蘭教
7世紀初產生於阿拉伯半島,中國舊稱天方教、清真教或回教。伊斯蘭一詞原意為順從,伊斯蘭教即順從真主意志的宗教,是最有活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約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宣布奉到真主的啟示,號召族人皈信正道,以免末日的懲罰。他宣稱真主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和獨一無二的主宰,反對流行的多神和偶像崇拜。穆罕默德去世後不久,《古蘭經》編成。這部伊斯蘭教的根本經典,被視為真主的言語。
三、神道教
神道教簡稱神教,最初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皇崇拜等為主,屬於泛靈多神信仰(精靈崇拜),視自然界各種動植物為神只,也賦予各代日本天皇神性。公元五至八世紀吸收中國儒家與佛教學說後,漸漸形成較為完整的體系。明治維新(公元1868年)前因佛教盛行,神道教只處於依附地位。
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為了鞏固王權,將神道教尊為國教,是為國家神道,成為明治政府教導百姓忠貞愛國、誓死效忠天皇的工具,二次大戰日本神風特攻隊的“英勇表現”就是最佳證明。二次大戰日本戰敗後,一九四六年元旦,裕仁天皇發表宣言否認自己的神格地位,盟軍總司令也要求日本廢除國家神道,神道教遂成為民間宗教,雖然如此,神道教至今仍是日本人民最崇信的宗教,占人口的80%。神道教並沒有經典可尋,可勉強稱為神道教經典的是《古事記》與《日本書記》兩部古書。
四、儒教
在先秦,儒家學派在諸子百家中為較大學派。秦代時“以法為教”,以吏為師,秦始皇“焚書坑儒”,又稱“焚詩書,坑術士“,漢初崇尚黃老,儒家一度消沉。西漢時,漢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對策,"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此後,直至五四運動之前的2000多年間,儒家思想一直統治中國學術界,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延續時間最久。儒家學派又稱“孔教”。儒家學派從南北朝開始叫做儒教,跟佛教、道教並稱為三教。基本特點:①宗師孔子,視其言行如最高準則。②以《詩》、《書》、《樂》、《禮》、《易》、《春秋》為經典。③提倡仁義,以為行為準則。④維護君臣、父子、夫婦、兄弟等倫常關係。
五、道教
中國固有的傳統宗教,因以道作為其最高信仰而得名,它是在中國古代道家思想理論的基礎上,吸收神仙家的修煉方術、民間鬼神崇拜觀念和巫術活動而形成的一種有組織的宗教。道教從東漢中葉開始形成。最初形成的教團組織,主要有沛人張陵創立的五斗米道;巨鹿人張角創立的太平道。東晉後期至南北朝時代,中國南北方都出現了道教改革活動,代表人物有寇謙之、陸修靜、陶弘景等人。
唐朝王室自稱為太上老君後裔,自開國後即尊崇道教,規定道教為三教之首。唐玄宗尤其崇信道教,加封老子尊號為大聖祖玄元皇帝,以《道德經》為科舉考試科目。北宋真宗、徽宗尊奉道教神趙玄朗為王室始祖,屢次加封玉皇大帝尊號,建立宮觀供奉。元朝統一之後,南北各道派重新組合,形成以內丹為主的全真道和符籙為主的正一道兩大派系,流傳至今。道教在明清時期趨於衰落,社會地位逐漸下降。道教勸善書有《太上感應篇》《陰騭文》等。
六、佛教
公元前6世紀時釋迦牟尼創建於古印度。就其傳播的路線而言,它可以分為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就其在不同發展階段上形成的教理和儀軌、強調重心和特徵而言,可以分為小乘佛教、大乘佛教和密乘佛教。佛教在傳播至亞洲各地之後,很快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既有其世界性大宗教的同一特性又不失各民族自身差異性的宗教文化體系。
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聖人,其本名是悉達多??喬答摩,通常又被稱為世尊。喬答摩29歲時放棄王子的優裕生活,棄家求道,經歷了6年的艱苦探索,在35歲時才獲得正覺,並在之後的45年間跋涉於恆河中下游,宣說他的教義。佛教的經典統稱三藏。藏,本意為筐篋等容納物件的用具。三藏,指佛經中的經、律、論三個部分。經是佛陀本人的言教;律是佛陀針對僧團集體因時因地所作的紀律規定;論則是就經、律中要點進行的闡釋解說。
七、印度教
廣義的印度教包括吠陀宗教、婆羅門教及新婆羅門教諸歷史階段。此處僅指新婆羅門教,即從中世紀初復興後發展延續至今的印度教。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現存宗教,除主要分布在印度外,在斯里蘭卡、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以及印尼、斐濟、非洲和歐美都有較小的印度教徒社團。印度教的法典有《摩奴法典》《耶闍納瓦爾基耶法典》及《那羅陀法典》。印度教三大神祗為梵天、濕婆、和毗濕奴。
八、羅馬天主教
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音譯加力特教,意譯公教。因其中心在羅馬,又稱羅馬公教。中國人根據明末耶穌會傳教士的翻譯,稱之為天主教、羅馬天主教。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分,東西帝國在政治、社會等方面的差異,影響了基督教,在其形成初期,就逐漸分成以羅馬為中心的拉丁語派和以君士坦丁堡為中心的希臘語派,至1054年正式分裂。
東派強調自己的正統性,稱為正教,西派強調自己的普世性,稱為公教。公教即天主教在中世紀曾深入西歐社會的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成為無所不在的精神力量。直到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興起,從中又分裂出與羅馬教廷脫離關係的新教(抗羅宗)各派。天主教嚴格規定神職人員不得結婚,與俗人有明顯界限。天主教修會由信徒組成,修士鬚髮安貧、守貞、服從三願,並過集體生活。天主教第一部完整的教會法令是12世紀中葉的《格拉蒂安教令集》。1983年,頒布了更為簡明的新《天主教會法典》。
九、東正教
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因強調自身的正統性,又稱正教,在儀式中以希臘語為主,又稱希臘正教。東正教自主教會有15個,不承認羅馬教皇的權威和領導,它自設牧首區,牧首區下轄數個首府主教區。主教區首腦為主教,以下是司祭和輔祭。在信仰教義上,東正教特別重視對聖母瑪麗亞的崇拜,強調得救不僅依靠天主,而且依靠自身的善行。
十、新教
基督教三大派別之一,16世紀歐洲宗教改革後分化出來而不再屬於天主教的各宗派之統稱,又稱抗羅宗或更正宗。源於1529年擁護宗教改革的諸侯在德國帝國議會上抗議支持羅馬教廷的決議,中國人則稱之為基督教或耶穌教,新教一詞通用於學術界。據1990年統計,在全世界230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近3.7億信徒。新教從16世紀出現至今,一直具有多元化的特徵,有許多小派別在不斷出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