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衡增長理論

不平衡增長理論是非均衡增長論的理論之一,是美國經濟學家赫希曼1958年在《經濟發展戰略》一書提出的,核心內容包括三大部分,即“引致投資最大化”原理、“聯繫效應”理論和優先發展“進口替代工業”原則。不平衡增長理論主張開發中國家應有選擇地在某些部門進行投資,通過其外部經濟使其他部門逐步得到發展的經濟學說。 赫希曼從主要稀缺資源應得到充分利用的認識出發,提出了不平衡增長。漢斯。辛格、金德伯格、羅斯托等人都主張這一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不平衡增長理論
  • 隸屬:非均衡增長論的理論之一
  • 提出者:赫希曼
  • 書刊:《經濟發展戰略》
簡介,理論,存在原因,經濟發展條件的地區差異,經濟成長潛力的地區差異,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的促成作用,發展趨勢,不平衡發展可以達到平衡發展的目的,不平衡發展會造成惡性循環,貧富更加懸殊,相關介紹,

簡介

不平衡增長理論主張開發中國家應集中有限的資金和其他資源,有選擇地在某些部門進行投資,通過其外部經濟使其他部門逐步得到發展的經濟學說。
不平衡增長理論不平衡增長理論
經濟學家赫希曼從主要稀缺資源應得到充分利用的認識出發,提出了不平衡增長。金德伯格、羅斯托等人都主張這一理論。
赫希曼認為,發展道路是一條“不均衡的鏈條”,從主導部門通向其他部門。首先選擇具有戰略意義的產業部門投資,可以帶動整個經濟發展。對於社會基礎設施或直接生產部門的投資,具有不同的作用。前者為後者創造了外部經濟。在決策時,社會成本低、外部經濟好的投資項目,應該優先選擇;一般地說,政府應主動擔負投資額大、建設周期長、對私人資本缺乏吸引力的社會基礎設施的投資。不平衡增長論主張,集中有限的資金,扶持具有較強產業關聯度的產業部門。例如,鋼鐵工業就是一個具有較大綜合關聯效應的應重點發展的產業,通過加快鋼鐵工業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與之前向關聯的機械、電子產業,而且可以推動與之後向關聯的礦山、交通、能源等產業的發展。

理論

不平衡增長理論主張首先發展某一類或幾類有帶動作用的部門,通過這幾類部門的發展,帶動其他部門的發展。不平衡增長與平衡增長論的區別就在於其認為落後地區資本有限,不可能大規模的投向所有部門,而只能集中起來投入到幾類有帶動性的部門,這樣可以更有效地解決資本不足問題。
赫希曼認為,發展路徑好比一個鏈條,從主導部門通向其他部門,不發達地區的發展戰略就是選擇若干戰略部門投資,創造發展機會。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資,則應選擇公共部門,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造成良好的發展外部環境;如果是私人資本,則應投入到具有帶動作用的製造業部門。
不平衡增長理論提出了著名的連鎖效應概念,對區域產業結構的分析提供了理論基礎。連鎖效應包括:前向關聯反應、後向關聯反應、旁側關聯反應。
不平衡增長理論不平衡增長理論
(1)前向關聯反應:指主導產業在進行生產之前,有許多產業為其提供原料、燃料、生產設備等而產生的部門關聯反應。 (2)後向關聯反應:指主導產業在進行生產之後,其產品成為許多產業的原料、燃料、生產設備或直接進入消費部門而產生的部門關聯反應。
(3)旁側關聯反應:指主導產業在進行生產過程當中,有許多產業為其提供相關的服務而產生的部門關聯反應。

存在原因

不平衡發展理論的產生是由於各地區發展同一產業或者同一產業投入產出效果不盡相同,在國家所掌握的資源十分有限的情況下,為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保證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國家必須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採取重點開發的方式,並在資源分配和財政投入上對重點產業進行傾斜的一種空間發展戰略理論。 不平衡發展理論的思想基礎是:平衡是有條件的,相對和暫時的狀態。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不平衡是客觀的,絕對的。沒有高差的地方的水是靜止的,沒有活力的,而有高差地方的水是洶湧澎湃的,充滿活力的。區域的經濟發展要想有活力,就必須存在著發展的不平衡,區域不平衡發展有其存在的必然性。
不平衡增長理論不平衡增長理論
由於人類社會長期處於封建社會,帝王將相為了追求享樂,一般都將精力和財力投往都城以及能為國家創造積累財富的地方,再加上當時世界動盪不安,戰火綿綿,對於那些邊遠地區發展的投入少之又少。而在資本主義社會,由於帝國主義殖民政策的剝削,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依附關係束縛了落後地區的發展。這都導致了區域間生產力布局極不平衡,經濟發展水平的地區差異十分懸殊,從而為區域的不平衡發展奠定了基礎,埋下了伏筆。

經濟發展條件的地區差異

世界上各地區的自然條件、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地域差異十分明顯。在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資金和人才等往往會被吸引到區域條件較好的地方,因為在那些地區的發展潛力大,資金投入的回報率高。而這些地方往往就成為該區域的增長極,它的發展速度會比周邊地區快,由於它的迅速發展,對資金、資源和人才的需求會增大,這就會將周邊地區的資金、資源和人才等進一步吸引過來,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核心-邊緣理論。在這個過程中,增長極周邊地區的發展就會受到增長極的抑制,從而導致了核心地區和邊緣地區的不平衡發展。以1985年中國各城市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實際平均稅率為例,浙江省平均為34.2%,相當於江西平均(18.0%)的1.9倍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平均(10.3%)的3.3倍。上海市平均資金利稅率為58.5%,長江三角洲鐵路沿線的其他城市多在30%--40%之間,而蘇北的徐州、連雲港和浙南的溫州、椒江等市卻只有10%--20%。同樣是以開發煤炭資源為主的煤炭城市,大同市的平均資金利稅率(12.0%)相當於淮北市(2.4%)和淮南市(2.8%)的4--5倍。由此可見,要使中國有限的財力和物力在空間安排上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就必須選擇經濟技術基礎較好或區位優勢較突出的地區進行重點開發,實行不平衡發展戰略。

經濟成長潛力的地區差異

由於各地區的地理條件不同,資源的豐富程度和組合不同,各地的產業結構和經營管理水平也不同,因此各地經濟成長潛力不同,從而引起了投資環境的不同。投資環境好的地方,資金投入產出率高,產業布局就會發展較為完善,從而該地區就業率就會高,而同時就業機會高,對人才需求量大。反之,投資環境差的地方,其就業率就低,就業機會低,人才往往被吸引到投資環境好,經濟成長潛力大的地區,使得經濟成長潛力小的地區的發展受到約束。在同樣的政策、同樣的投入條件下,由於增長潛力的大小不同,地區經濟成長也會產生差異,導致區域產生不平衡發展。

規模經濟和集聚經濟的促成作用

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越高,越有可能從規模經濟集聚經濟中獲益,使其在地區競爭中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各種產業分布有向經濟發達地區集中的趨勢,而這些企業的集中,又會導致那些為它們服務及它們為之服務的前導型產業及後導型產業也向這些地區集聚。這一切的結果是使該地區的人口數量大量增加,這又為大量的服務業向該地區集中創造了條件。這樣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出現乘數效應增長,導致發達地區與落後地區經濟差距的進一步擴大,使地區的發展不平衡越加嚴重。以當今的大城市的發展可以說明這點。大城市的一個重要特徵是集聚效益。由於大城市的諸多優勢,如悠久的經濟發展史,完善的經濟結構,成熟的市場與雄厚的技術力量,使他們的聚集效益和規模效益比中小城市體現的更加顯著,而且隨著規模的擴大而遞增,這樣導致各種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城市越大,這種聚集能量越大。正因為如此,美國紐約擁有了全美最大工業企業1000家的116家,占11.6%;日本東京擁有全國最大工業企業1500家中的794家,占52.9%。
赫希曼赫希曼

發展趨勢

運用不平衡增長理論的空間發展戰略
採用不平衡發展理論戰略的終極循環—向更高層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發展。 在不平衡發展中,會不會使地區差距不斷擴大,地區間關係越來越嚴重,對此,學術界有兩種見解:

不平衡發展可以達到平衡發展的目的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在不平衡發展中,平衡的力量會發生作用,使地區發展不平衡趨向平衡,其主要動力是:
(1)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資金、勞動力與技術的自由流動,將導致區域發展趨於均衡。 (2)經濟擴散作用,推動地區平衡。
(3)區域開發過程的交替變化,促進地區平衡發展。(4)區際間產業轉移和結構的調整,推動地區平衡發展。

不平衡發展會造成惡性循環,貧富更加懸殊

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是一種具有超穩定性的經濟現象,在通常情況下,一般不易改變。納克斯在研究地區平衡發展問題時曾提出過開發中國家存在一種貧困化增長的惡性循環現象。一是落後地區資本貧乏,造成低水平的供給,又造成低水平的需求,在需求方面對投資缺乏引誘力,在供給方面又由於資本不足,缺乏增長的動力;二是需求方面的循環和供給方面的循環是同時發生作用的。
以上兩種觀點都是有其道理,值得借鑑。然而不平衡發展,產生的後果是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的經濟都會得到發展,但不會趨於平衡狀態也不會產生貧富更加懸殊,而應該是經歷短暫的平衡狀態,又出現了不平衡發展,但這種不平衡發展不再是低層次的貧與富的不平衡發展,而應該是更高層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發展。最理想的結論:不平衡發展戰略的終極循環——更高層次的共同富裕的不平衡發展 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區位條件好的地方經濟發展會較之區位條件差的地方更為迅速,發達地區與不發達地區的差距會進一步拉大,然而,在這個過程中,平衡的力量會發生作用,發達地區的發展會帶動不發達地區的發展。同時,不發達地區為了擺脫困境會充分發揮其比較優勢與發達地區競爭,這就會形成一種合力使得兩者不會將差距進一步拉大。從大市場供求來看,不發達地區是發達地區的市場,同時發達地區也是不發達地區的市場。由於“迴旋鏢”效應,一些發達地區的優勢產業會逐漸喪失優勢,向不發達地區轉移。發達地區為了保持其經濟發展只有不斷創新其新產品,而這些產品價格一般隨著科技含量的增多,價格偏高,這些產品要想有市場(不發達地區),就必須建立在不發達地區能消費的起的條件上,這就要求兩個地區的差異不能太大,否則只會導致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受到阻礙,這就使得發達地區要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必須同時帶動不發達地區發展。而發達地區同時又是不發達地區的市場,在發達地區生產的產品是發達地區沒有比較優勢但又必須需要的。所以兩者在發展過程中的關係是相輔相承,息息相關的,不可能會出現差距越拉越大的惡性循環
發達地區是一種創新經濟,不發達地區是一種模仿經濟。創新經濟是非常艱難的,發達地區為了保持其經濟發展的領先優勢,就要不斷投入大量資金開發新產品,而創新產品優勢隨著不發達地區經濟的發展起步會逐漸削弱;模仿經濟是充滿活力的,隨著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其接受新科技的速度會越來越快,經濟發展也會隨之越來越快,這就會導致地區間的經濟差距逐漸縮小,最終達到平衡,而這種平衡是一種共同富裕的平衡。但是,這種平衡是一種暫時的平衡。因為發達地區在艱難的創新中,會導致元氣大傷,創新能力失去優勢而一般產品的生產優勢也隨之喪失。而不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卻是生機勃勃的,它們在發展過程中不斷進行著資金的積累。同時,它們也在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這就可能會產生原來的不發達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超過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而出現區域發展的新的不平衡發展,一種高度共同富裕的不平衡發展。

相關介紹

在實踐中的表現
但這只是問題的一個方面,不平衡增長模式在實踐中表現為:
在經濟發展初期,某些部 門和某些地區會得到優先發展,而這種優先發展在產生擴散效應的同時,又會產生回波效應,即當勞動力、資金、技術、資源等要素由於收益差異吸引而發生由落後地區向發達地區流動時,落後地區與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差距將不斷擴大,從而兩類地區的收入差距也將不斷 擴大。與新古典經濟學關於勞動力流動的分析不同,發達地區對其他地區勞動力的吸引是有 選擇性的,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快,技術先進,需要向其他地區引進的往往是受過教育的、熟 練的、質量較高的勞動力,而這樣的勞動力移動,一方面使發達地區的勞動生產率進一步提 高,經濟進一步快速增長,並刺激了資本等其他生產要素的增長,這反過來又刺激了該地區 對勞動力的需求,導致勞動力需求曲線向外移動,其結果是該地區工資水平的再次提高,落 後地區勞動力將繼續流入;另一方面,落後地區的情況正好相反,高素質勞動力的外流,使 該地區的勞動生產率進一步降低,經濟發展速度減緩,從而對勞動力和資本的需求不斷降低 ,工資水平即使由於剛性的作用不再下降,上漲也會很緩慢,並大大低於發達地區的水平和增長速度,這樣,落後地區的勞動力又會繼續外流。累積性因果循環的結果,使得發達地區 和落後地區間的工資差別、人均收入差別和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越來越趨於擴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