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戰爭

下關戰爭

下關戰爭(しものせきせんそう)、幕末時代發生。馬關戦爭(ばかんせんそう)為日本現代表記法。前段戰:1863年5月,開始實行攘夷大義的長州藩,封鎖馬關海峽(今關門海峽),並炮擊航行中的美法商船。六個月後美法立刻展開報復,針對馬關海峽內的長州軍艦、炮台展開攻擊。炮擊後,長州修復炮台,並占領對岸小倉藩的一部分,建立炮台,繼續執行海峽封鎖。 後段戰:1864年7月,受到海峽封鎖而經濟損失慘重的英國,決定報復長州藩。荷、美、英、法組成17艘聯合艦隊。在同年的8月5號~7號炮擊馬關(今下關市)。遭受慘重打擊的長州藩,立刻轉換政策,積極引進歐美新技術,訓練現代化軍隊,轉向跟同時期的薩摩藩同樣的路線倒幕,組成了薩長同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下關戰爭
  • 外文名:しものせきせんそう
  • 背景:培利提督率領美國艦隊自浦賀港
  • 戰事的發展:長州藩決定攘夷
背景,發展,

背景

嘉永6年(1853年),培利提督率領美國艦隊自浦賀港入航,迫使幕府開國,翌年安政元年(1854年),幕府簽訂美日親善條約(ペリー來航)。安政3年(1856年),在美國的強烈要求下,幕府在未得朝廷敕許的情況下,締結了美日通商友好條約,也與荷蘭、沙俄、英國、法國等國簽訂了相同的條約,幕府的鎖國體制至此完全崩解。
由於貿易急速的擴張造成國內經濟的混亂與政局的不安,批判幕府開國政策的攘夷派便趁勢而起。京都的朝廷對開國政策大表反對,特別是孝明天皇對外國人極為嫌惡。因此,對幕府心懷不滿的攘夷派公卿們便集結起來。對此一局勢,幕府大老井伊直弼採取鎮壓政策對應之(安政大獄),本人卻在萬延元年(1860年)被水戸藩・薩摩藩脫藩的浪人暗殺成功(櫻田門之變)。由於此次事變,幕府的威信大大地受到動搖。於此同時,攘夷派發起殺傷外國人的事件時有耳聞,各國因此輪番向幕府要求巨額的賠償金。
當時,在後來成為倒幕中心勢力的長州藩內,以長井雅楽所著“航海遠略策”中所述公武合體論作為該藩政策(藩論)的代表,然而在文久2年(1862年)長井失勢後,以中下級藩士為中心的尊王攘夷論成為藩論。長州藩士與朝廷中的攘夷派公卿結合,掌握了京都政局的主導權。
同年9月,朝廷派遣敕使前往江戸,迫使幕府實行攘夷。隔年(1863年)3月、征夷大將軍徳川家茂前赴京都。朝廷除了沿舊例委任其政務外,同時也表明了攘夷的意旨,幕府方面無可迴避,只好上奏將於5月10日進行攘夷,並同時宣達給各藩知悉。
然而,攘夷的行動無異於將與各國發生戰爭,最後還是無法實行。攘夷行動前一天的5月9日,幕府又為在薩摩藩發生的英國人遇害事件(生麥事件),向英國支付了44萬美元的賠償金。

發展

長州藩決定攘夷
攘夷運動中心是在長州藩日本海瀨戶內海要衝下關海峽集結及整備炮台,藩兵及浪士隊總共兵1000程、帆走軍艦2艘(丙辰丸、庚申丸)、蒸氣軍艦2艘(壬戊丸、癸亥丸),全部配備由英制商船的炮彈。採取封鎖海峽。
攘夷期間是5月10日、長州藩發現美國商船Pembroke號在田之浦海峽停泊。總奉行毛利能登猶豫不決,久坂玄瑞等人為首的強硬派主張攻擊。他們使用海岸炮台及庚申丸、癸亥丸進行炮擊,預計日本不會發動攻擊的Pembroke號向周防彎離開戰場。首次擊退外國船的長州藩看起來有點驕傲。
23日、長府藩(長州藩支藩)的物見發現法國通報艦Kien-Chang號從橫濱前往長崎期間在長府海峽停留。長州藩待命準備攻擊、當Kien-Chang號進入海峽範圍後對其加以炮擊,Kien-Chang受到損害。Kien-Chang號準備炮開火還擊、事情還未搞清楚(他們仍未知道Pembroke號被攻擊的事件),為了交涉,他們讓文官登入,但是藩兵繼續攻擊,文官受傷以及4名水兵陣亡。Kien-Chang號迅速地離開海峽,庚申丸、癸亥丸繼續追擊、Kien-Chang號受到傷害,第二天逃往長崎。
26日荷蘭所屬東洋艦隊的Medusa號由長崎前往橫濱一帶的海峽。荷蘭與日本保持長時間友好關係,但是長州藩構成的炮台開始攻擊,癸亥丸進行近身炮擊戰。長州藩與Medusa號交戰約1小時,有4名船員陣亡,船身因受到嚴重傷害向周防灘逃走。
美法艦隊的報復
此時美國發生南北戰爭內戰,軍艦懷俄明號(炮6門)追擊南軍襲擊艦阿拉巴馬號被派到亞州,美國公使要求讓他們進入港口。知道美國商船Pembroke號被攻擊一事的David McDougal艦長進行報復攻擊,在橫濱啟航。
6月1日懷俄明號進入下關海峽。跟以前的船不一樣,懷俄明號在炮台射程範圍以外航行。在下關港內停泊的庚申丸、壬戊丸及癸亥丸發現,懷俄明號對壬戊丸加以炮擊。壬戊丸逃走但是機動性不夠懷俄明號,因而被擊沉。為救援壬戊丸,庚申丸、癸亥丸支援,不過懷俄明號攻使擊沉了庚申丸,癸亥丸則損毀嚴重。懷俄明號成功報復後,由瀨戶內海返回橫濱。
戰力不高長州海軍遭到懷俄明號的炮擊,對藩屬炮台傷害不少。
京都政變與長州藩的孤立
7月因前年發生的生麥事件要求處罰罪犯的英軍艦隊入侵鹿兒島灣。薩摩藩沒有理會,並與英軍交戰。薩摩藩被強大的英軍火力壓倒、火燒鹿兒島市街,損失很大。這使薩摩藩知道不可能進行攘夷,與英軍簽署和約,增強軍備(薩英戰爭)。
8月13日、三條實美等攘夷派公卿,當孝明天皇參拜神武天皇陵墓下了一道詔書(大和行幸)。大和國天誅組舉兵支持(天誅組之變)。京都政局由支持攘夷的長州藩控制了主導權、在18日薩摩藩與京都守護職會津藩合作舉行政變,使攘夷派公卿失勢,長州藩被迫離開京都(八月十八日政變)。幕府大舉反擊,天誅組遭附近的藩領討伐而停止活動。
長州藩為首的攘夷派離開了京都、志士們繼續潛伊。元治元年(1864年)6月在池田屋事件中,攘夷派志士大多數被捕獲和殺死。7月被孤立的長州藩以“藩主冤罪向帝申訴”的名義出兵到京都,試圖打開新的局面。長州軍試圖強行入京,結果被以會津、薩摩及桑名為首的幕府大軍擊敗(禁門之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