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谷坪土家族鄉

下谷坪土家族鄉

下谷坪土家族鄉地處神農架林區西南,東臨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木魚鎮,南與巴東縣旅遊重鎮沿渡河鎮毗鄰,西接重慶巫山小三峽,北靠神農頂並與國家濕地公園大九湖交界。

下谷坪土家族鄉總面積 216平方千米,2011年末轄6個村,1個社區。2013年末,轄區總人口6140人,有6個民族,共1972人,占3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下谷坪土家族鄉
  • 行政區類別:民族鄉
  • 所屬地區:神農架林區
  • 下轄地區:6個村,1個社區
  • 電話區號:0719
  • 地理位置:神農架林區西南
  • 面積:216平方千米
  • 人口:6140人
  • 著名景點:太和山、三十六把刀、神門洞
  • 車牌代碼:鄂P
歷史沿革,名稱來歷,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 形,水 文,自然資源,水能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慨況,綜述,農業,畜牧業,財稅,社會事業,教 育,醫療衛生,廣播電視,社會保障,集鎮建設,郵政電信,交通,名特產品,名勝旅遊,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

因炎帝神農氏在此試種並發明五穀得名“下谷坪”。

沿革

下谷坪土家族鄉1970國務院批准劃歸神農架,由巴東縣代管,1981年1月正式轉為神農架,1992年林區政府將下谷、板橋、石磨三鄉合併為下谷鄉,1995年10月經省民宗委批准成立少數民族鄉。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興隆寺、金甲坪、三股水、板橋河、相思嶺、太和山6個村,共42個村民小組,1個社區—下谷社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下谷坪土家族鄉地處神農架林區西南,東臨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魚鎮,南與巴東縣旅遊重鎮沿渡河鎮毗鄰,西接重慶巫山小三峽,北靠神農頂並與國家濕地公園大九湖交界。位於東經110°32′,北緯31°28′。
轄區東西最大距離 4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 50千米,總面積 216平方千米。其中陸地 210平方千米,占97%;水域6平方千米,占3%。

地 形

地處大巴山東端的神農架山脈南麓,地勢為四面高,中間低,呈盆地形。境內最高位於神農頂海拔3105.4米,最低點石柱河海拔398米。

水 文

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其中流域面積35平方千米,占0.6%。主要河道有板橋河,總長31千米;河流總長度 65千米,河網密度12千米/平方千米。徑流總量 0.32億立方米,年排洪量 0.12億立方米,年最大排澇量0.28億立方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板橋河,從石門洞至石柱河流經境內,長28千米,流域面積 2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石柱河、馬家溝河、榨起溝河等。

自然資源

水能資源

下谷全境共有大小河流7條,尤其是板橋河流域是全區四大河流之一,整個河流水能的蘊藏量為15萬千瓦,已經開發的有7.9萬千瓦,每年可實現產值8000萬元以上,每年可為國家提供稅收1300多萬元。

礦產資源

下谷礦藏十分豐富,具有儲量十分豐富的磷礦資源,理論蘊藏量在2000——5000萬噸之間,鐵礦資源也十分富集,可開發的鐵礦達千萬噸,還有冰洲石等稀有礦藏。

人口民族

2013年末,轄區總人口6140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316人。有漢族、苗族、彝族、回族、藏族、白族等6個民族,共1972人,占31%。

經濟慨況

綜述

農村改革開放30年來,下谷坪土家族鄉各項事業都取得顯著成效。國內生產總值由2002年的1741萬元,增長到2011年的9500萬元。鄉級財政收入2003年實現21萬元,2005年首次突破100萬元,2011年達到440萬元。

農業

2013年,發展魔芋基地1200畝,魔芋種芋基地100畝,培育大戶38戶,年產量200萬斤,產值400萬元,僅此一項,農民人均增收近700元。下穀物產豐富,盛產黃連、獨活、黨參等18種名貴藥材和杜仲、黃柏、板栗等12種經濟林木,盛產百花蜜、茶葉、生漆、香菇等多種農特產品,還有優質的五穀、五豆等10多種農產品。

畜牧業

以養豬為主,2013年生豬飼養量0.55萬頭,年末存欄 0.50萬頭;山羊飼養量0.12萬隻,年末存欄 0.1萬隻;家禽飼養量0.92萬羽,上市家禽 0.65萬羽。

財稅

2013年財政總收入0.0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01元。

社會事業

教 育

2013年幼稚園1所,在校幼兒48人,專職教師2人;國小2所,在校生212人,專職教師 26 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 186 人,專職教師 26 人,國中入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3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0036億元。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有鄉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4個,衛生機構床位15張,固定資產投資0.06億元。專業衛生人員16人。
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8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0.57萬人,參保率98%,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8%。

廣播電視

1970 年開通有線廣播,後隨著形勢的發展,大部分農戶改廣播為電視,在國家實行電視“村村通”的政策扶持下,電視入戶率達95﹪。

社會保障

2013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55戶,76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08戶,523人;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3人。

集鎮建設

2013年是下谷坪土家族鄉集鎮面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一年。
2011年下谷坪土家族鄉啟動了下谷集鎮改造,總投資約3500萬元。通過改造完成了原老街道房屋拆遷,新修了河堤2千米,完成集鎮範圍內近百戶的房屋立面改造,進行了街道整治,在河道邊安裝了護欄,街道兩旁鋪設了步道板,建設了觀景台,修建了停車場,在街道兩邊安裝了路燈,建設了幹部周轉房,進行了集鎮街道綠化工作,開展了肖洞包危岩體治理,建設了移民安置房。一座土家特色濃郁、基礎設施完善、環境優雅的小集鎮雛形初現。

郵政電信

2013年末有郵政網點1個,鄉村通郵率90﹪。行動電話普及率100﹪,寬頻接入率0.08萬戶,移動通信達到了全覆蓋。

交通

神農架至神農溪的旅遊線路“雙神線”貫穿全鄉,交通基本暢通。2014年以來實施了“大白線”改造升級工作,2015年即可全面暢通,外連宜巴高速,40分鐘即可進入高速路,下谷鄉將從以前的後院變為前廳。實施了公路“村村通”工程以來,實現了全鄉6個行政村公路通達,2010年到2013年間修建農村公路80公里,在全鄉6個村實現了交通路網的全覆蓋。

名特產品

黃蓮花茶。下谷坪土家族鄉利用本地特色資源優勢,開發出了黃蓮花茶,黃蓮花茶味道醇香,苦中帶甜,有清熱解火,降血壓的藥用效果。

名勝旅遊

下谷是神農架“一軸兩翼”旅遊格局中西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屬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中的核心區域,被譽為最富發展潛力的國際旅遊線“雙神線”穿越全境,是連結神農架與神農溪的中間站,是神農架林區著力打造的旅遊大小“金三角”的重要節點,是神農架林區通往長江三峽的捷徑。境內太和山、三十六把刀(萬佛山)、神門洞等旅遊資源具有壟斷性,而小武當、海螺石、發水洞、鬧水河、硝洞灣等又是自然和人文相結合的獨特景觀資源。

所獲榮譽

1、國家表彰
2011年9月被國家環境保護部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榮譽稱號
2013年榮獲第五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稱號
2、省級表彰
2010年2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榮譽稱號
2010年9月被省民宗委、省體育局授予“民眾體育先進單位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10年10月被省林業廳、省森林防火領導小組授予“森林防火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11年10月被湖北省統計局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湖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