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河

上塘河

上塘河,又名上塘運河,上塘河是杭州歷史上第一條人工河,最早由秦始皇開鑿,俗稱秦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塘河
  • 別名:上塘運河
  • 俗稱:秦河
  • 開鑿時間:最早由秦始皇開鑿
  • 地理位置:杭州市區東北部
  • 意義:杭州歷史上第一條人工河
  • 全長:48公里
  • 流域面積:245 平方公里
概述,地理位置,歷史沿革,相關資料,

概述

隋大業元年至六年(605~610年),隋煬帝開鑿大運河時,又對它進行了拓寬和疏浚。初為江南運河南端,經柳浦通浙江。元末在元末張士誠開鑿新運河(塘棲至江漲橋段)前,上塘河一直是大運河進入杭州城的唯一通道。張士誠開鑿後,江南運河改道,上塘河為江南運河支流。
張士誠軍船往來蘇杭,以舊河為狹,復於武林港口,開浚至北新橋,又南至江漲橋,廣二十餘丈,遂成大河,因名新運河’——《仁和縣誌》

地理位置

上塘河位於杭州市區東北,源自施家橋,從杭州城區丁橋鎮進入餘杭境內,穿越星橋鎮、臨平鎮,至施家堰進入海寧,經海寧鹽官鎮進入錢塘江。全長48公里。河面寬30-50米,最寬處70米,流域面積245 平方公里。上塘河幹流連線眾多支流,相互溝通。互相貫通的支流有杭筧港、顏家漾、楊家村河等。
終點:鹽官鎮
起點:施家橋

歷史沿革

上塘河是餘杭區境內三條主要水系之一。
上塘河上塘河
秦時稱作陵水道,俗稱秦河,通錢塘江。當年秦始皇一統中國後,南巡會稽,自丹陽經臨平到錢塘,走的就是這條水路。
隋為江南運河之南端,終於柳浦。
唐代稱為夾塘河,貞觀八年(635年)于海寧築長安壩,而成上河。其源出西湖,亦為西湖泄水之道。
宋代稱浙西運河,走上塘,經臨平、長安入運河。
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築德勝壩,其南始稱上塘河。
至1969年開通德勝壩,上塘河起點改在施家橋,終至鹽官,餘杭境內長為11.38公里。

相關資料

在元末張士誠拓浚塘棲武林頭至江漲橋運河河道前,上塘河一直是漕綱運輸的主要通道。
南宋時,河邊赤岸(星橋稍西處)設有班荊館,為朝廷官驛,金國等北方使者入臨安(今杭州)京城前,必先歇此聽詔。“淳熙三年正月,周必大借尚書永寧侯押伴金國賀正旦人使,御筵於赤岸”(《周益公年譜》)。
乾道六年(1170年),大詩人陸游離京後亦曾住在那裡,“六月二日,過赤岸班荊館小休亭。班荊者,北使宿頓及賜燕之地,距臨安三十六里。
晚急雨,頗涼,宿臨平。”(陸游《入蜀記》)。
遙想當年,通衢大河,波光粼粼;舟行上下,風帆徐徐,不禁使人發懷古之幽情。
歲月不駐,人世變遷,上塘河的外觀形制經歷了一番又一番的變化。當年上塘河如何,如今只能從前人詩文中去猜測揣度。
“煙雨桃花夾岸栽,低低渾欲傍船來”(宋范成大《臨平道中》),“記取五更霜顯白,桂芳橋買小魚鮮”(元方回《過臨平》),“三月臨平山下宿,沙棠一舟帆數幅”(明釋戒襄《長安壩上河道中》)的景觀早已消逝。
上塘河因流經城區,不堪“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的城鎮消費和一時興起的工業污染,河水漸漸變髒,變臭了。
當歷史跨入又一個新世紀,歷經滄桑的上塘河也在春天裡展露新容。政府斥巨資對污染源進行治理,多次疏浚,以至投放魚苗。
雖不能盡如人意,水質終究有所好轉。沿河道栽花種樹,柳葉剪春風,綠枝畫晴空。中山橋一帶河上還設定了供人休憩的小花園,幾座橋樑也一一翻新。
河如畫,橋似虹。古老的上塘運河上有不少著名的石拱橋,至今風韻猶存的還有桂芳橋、龍興橋。桂芳橋“始建無考,舊名茆橋”,拱券內有元、明、清修葺紀年石刻三條。除現存南北向橋外,原先還有一座東西向的橋與之搭配。
相傳東西向的橋先建,橋下有閘門可啟閉,用於泄上塘之水於下塘。稍後河南埭人丁興旺、漸成集市,才建如今南北向拱橋,並將其橋墩建在東西向橋之上,故稱“橋墩復橋”,俗名“橋里橋”。
《臨平記》還記載這樣一個故事:“宋時,里人徐宣與弟寅、垓同太學生數十人,伏闕上書攻賈似道。後同登進士,垓居榜首。鄉人號曰:一門三秀。
更其橋曰‘桂芳’。”上世紀80年代,臨平擴建東大街時,對桂芳橋修葺,將東西向橋改小。1991年維修時,在橋頂建攢尖頂重檐橋亭,複製“重修桂芳橋記”碑於亭內,修復如初。
桂芳橋之東尚有一古橋,稱“龍興”,始建年代不詳,宋天禧年間(1017~1021年)修繕,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重建。
橋北有龍興寺,宋宣和七年(1125年)因東湖水溢,建庵鎮壓,名曰“妙華”。後因宋高宗以太后駕幸,賜名“龍興”。
紹興十二年(1142年),高宗迎皇太后於此,奉迎用黃麾半仗2483人,軍衛歡呼聲振天地,此實為臨平一件大事。
龍興寺有兩殿,周合高牆。前為關帝殿,有高牆橫貫其後。然繞過關帝殿,又赫然見大雄寶殿,故稱“寺里寺”,為臨平又一勝。
上塘河上還有一處有趣的古蹟,叫“河底通河”,俗稱“河裡河”,原西茆橋南北堍,上塘河之底有一石筧,南接曹家渠,北達龍王塘,使曹家渠水可瀉於下河,而不與上塘河糾纏。傳說是當年河北華嚴寺的和尚,不許河南明因寺尼姑的污水排在上塘河,而促使女人們想出的好辦法,這當然是一則飯後茶餘的笑談。石筧其實是古代一項有價值的水利工程。
乾隆《杭州府志》載:“渠在臨平鎮西南,甃石為筧於運河之下,泄渠水暗注下河,俗呼河底河,灌田計三千七百畝。”且筧之南際建有石閘,視水滿淺以為啟閉。臨平石筧最早見於文字者為“宋寧宗慶元元年冬十一月重修臨平石筧”(沈謙《臨平記》卷之一)。800多年來,歷代都對該設施進行整修,至今仍有遺蹟。它和桂芳橋、龍興橋一起,保護了歷史的真實,也保護了生活的延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