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歸因理論

三維歸因理論

三維歸因理論(Cube theory),也稱炻度理論或立方體理論,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凱利於1967年發表的《社會心理學的歸因理論》一書中提出。

凱利認為,對他人行為的歸因一般要經歷三個階段,首先是觀察行為,其次是判斷原因,最後是排除偶然因素和迫於環境的因素。一般人們在歸因時要沿著三個方面的線索進行思考,然後把原因歸結於刺激物、行為者或環境。他由此提出了三條線索:一致性、區別性和一貫性。經試驗驗證得出:人們通常是根據3條線索進行權變的分析,最終形成對原因的推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維歸因理論
  • 外文名:Cube theory
  • 所屬學科:心理學
  • 上級概念:歸因
哈羅德·凱利 (Harold H.Kelley),基本信息,主要理論觀點與成就,主要作品,歸因,凱利的歸因模型,歸因分類,判斷標準,錯誤或偏見,評價與發展,凱利的貢獻,社會學術評價,發展,學術驗證,

哈羅德·凱利 (Harold H.Kelley)

基本信息

美國心理學家,生於愛達荷州。從加利福尼亞大學畢業後,到麻省理工學院,在勒溫的指導下工作,並於1948年獲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密執安大學、耶魯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致力於社會知覺、交往和最小社會情境的研究。1956~1957年還與J.蒂博到行為科學高級研究中心重新進行合作研究。1961年起一直任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指導有關談判、聯合組織和人際適應方面的研究。曾任美國藝術和科學研究院以及美國科學院成員。並獲美國心理學會傑出科學貢獻獎、實驗社會心理學學會傑出資深科學家獎。

主要理論觀點與成就

(1)提出三維歸因理論。它是對海德內外兩類歸因的發展,把人的行為的發生歸因於行為者(本人)、行為對象(人或物)、行為產生的背景或情境等三種原因所致。但就某一特定事件判斷歸因是否合理還要依據三方面的信息,即一致性(他人在同樣情境中的行為如何)、一貫性(行為者本人在其他場合的行為如何)、獨特性(行為者是否隨對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行為反應。
(2)提出有效模型理論,亦稱凱利-蒂博二重關係理論。他們從二重(人)關係出發,把互動視為人際關係的本質所在。個體行為的所有組成元素形成一個相互發生影響並導致一定結果的矩陣。其價值取決於兩個人互動過程中的行為內容。後來又提出他們的互動結果的社會交換理論。

主要作品

《群體心理學:兩人互動》 (與J.W.蒂博合著,1959)、《社會心理學中的歸因理論》(1967)、《社會互動中的歸因》(1971)、《因果關係圖式與歸因過程》(1972)、《人際關係:一種相互依存的理論》 (與J.W.蒂博合著,1978)等。重要論文有《人際關係心理學評論》(1960)、《因果關係歸因的過程》(1973)等。

歸因

所謂歸因,就是指觀察者為了預測和評價人們的行為,並對環境和行為加以控制,而對他人或自己的行為過程所進行的因果解釋和推論。人們行為的原因包括內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兩種。內部原因是指個體自身所具有的、導致其行為表現的品質和特徵,包括個體的人格、情緒、心境、動機、欲求、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是指個體自身以外的、導致其行為表現的條件和影響,包括環境條件、情境特徵、他人的影響等。
美國心理學家海德在1958年最早提出了歸因問題。他認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因果概念並不是來自於邏輯推理,而是來自於對複雜現象簡單化、籠統化的常識理解。例如,一個人工作成功了,他可能歸因於自己的努力或能力,失敗了則歸因於工作的難度或運氣。因此,他把歸因控制點分為內部的(如個人能力和努力)和外部的(如工作難度和運氣)。同時他又把內部的和外部的歸因分為穩定的和不穩定的兩種,同為內部的,能力屬於穩定的歸因,而努力則屬於不穩定的歸因。
歸因是人類的一種普遍需要,每個人都有一套從其本身經驗歸納出來的行為原因與其行為之間的聯繫的看法和觀念。雖然社會心理學界於1958年最早提出了歸因問題,但直到60年代中期才引起社會心理學界的重視並成為一個熱門研究領域。1965年,瓊斯和戴維斯提出了相應推斷理論,以行為者的具體行為推斷其行為意圖。

凱利的歸因模型

歸因分類

多線索歸因與單線索歸因
能夠在多次觀察同類行為或事件的情況下的歸因,稱為多線索歸因;依據一次觀察就做出歸因的情況,稱為單線索歸因。
內部歸因與外部歸因
凱利認為,人們對行為歸因總是涉及三個方面的因素(1)客觀刺激物;(2)行動者;(3)所處關係或情境。其中,行動者的因素是屬於內部歸因,客觀刺激物和所處的關係或情境屬於外部歸因。

判斷標準

對上述三個因素的任何一個因素的歸因都取決於下列三種行為信息:
1、特殊性或區分性(distinctiveness):被觀察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即行動者是否對同類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應,他是在眾多場合下都表現出這種行為還是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現這一行為。例如,教師甲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評了A,而沒有批評其他學生,那么,這個行為就是區別性高的。
2、一貫性(consistency):在不同時間點、不同情境中,同一行為人面對同一刺激的反應是否相同? 即指行動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時候對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應,即行動者的行為是否穩定持久。例如,如果在其他的時間和情境下也有同樣的行為,那么一貫性高,否則一貫性低。例如,教師甲總是批評學生A,還是只有今天批評A了。
3、一致性(consensus):不同人在面對相同刺激時,行為反應是否與被觀察的人行為一樣?即其他人對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與行為者相同的方式反應。如果每個人面對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應,我們說該行為表現出一致性。例如,所有的教師都批評學生A,教師甲也批評了學生A。那么著一行為就是一致性高的。
凱利認為這三個方面信息構成一個協變的立體框架,根據上述三方面的信息與協變,可以將人的行為歸因於行動者、客觀刺激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員工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與其他類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區分性,而在這項工作中其他員工的水平總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或高),即低一致性,並且他的這一工作績效無論何時都是穩定的,即高一貫性,則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斷他的工作時,都會認為他自己對這一績效負有主要責任(內部歸因)。

錯誤或偏見

凱利還研究了歸因中的錯誤或偏見。比如,儘管我們在評價他人的行為時有充分的證據支持,我們總是傾向於低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高估內部或個人因素的影響,這稱為基本歸因錯誤。它可以解釋下面情況:當銷售代表的業績不佳時,銷售經理傾向於將其歸因於下屬的懶惰而不是客觀外界條件的影響。個體還有一種傾向於是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內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而把失敗歸因於外部因素如運氣,這稱為自我服務偏見。由此表明,對員工的績效評估可能會受到歸因偏見的影響。

評價與發展

凱利的貢獻

三維歸因理論提出了人人在對他人的行為進行判斷和解釋過程中所遵循的一些規律,在管理過程中,管理者和員工對行為的歸因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些規律的影響。管理者要認識到員工是根據他們對事物的主觀知覺而不僅僅是客觀現實作出反應的。員工對於薪水、上級的評價、工作滿意度、自己在組織中的位置和成就等方面的知覺與歸因正確與否,對於其潛力的發揮和組織的良好運作是有重要影響的;同時,管理者在對員工的行為進行判斷和解釋時也應該儘量避免歸因中的偏見和誤差。

社會學術評價

凱利對歸因理論的貢獻在於,他提出了一個歸因過程的嚴密的邏輯分析模式,對人們的歸因過程做了比較細緻、合理的分析和解釋。但是,他的三度理論也遭到了人們的批評。這些批評主要是指他過分強調歸因的邏輯性,使之成為一個理想化的模式,脫離了普遍人歸因活動的實際。人們實際上往往得不到這個模式所要求的信息,不知道某人在以前同樣場合中的行為,也難知道其他人在同樣的場合中的行為,經驗表明,在許多情況下,人們對於所發生的事件,並不是多方面觀察,收集足夠的信息而後進行歸因,而往往是利用在生活經驗中形成的某些固定的聯繫,根據自己的需要、期望,憑藉有限的信息,對行為結果經濟、迅速地做出歸因,而並不象統計學家那樣對信息資料進行繁瑣的分析。這也就是凱利所說的單線索歸因。

發展

凱利後來對他的理論加以了補充和完善。他提出了因果圖式說,來彌補三維理論的不足。所謂因果圖式,就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關於各種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的基本認知結構,在具體的歸因過程中,這種子認知結構會被特殊的事件喚醒而參與對行為的歸因。後來,凱利又為他的歸因理論補充了幾條原則,即打折扣原則、增強原則和補償原則。打折扣原則是指人們對於他人行為的歸因,可能事先有幾種假設,如果其他似乎可能的原因同時出現,那么最初假定的原因就不可全信了,需要打折扣。增強原則是指如果行為發生在有連續性的抑制原因出現的時候,那么一個可能的促進性原因的強度將理解得更高。補償原則是指內部原因、外部原因、抑制性原因和促進性原因們歸因時如同科學家在科研中尋求規律,試圖找出一種效應發生時各種條件的規律性協變。凱利指出,人們的歸因總是涉及三個方面的理論,協變原則被他認為是最全面的歸因原則。

學術驗證

根據三維理論,個體歸因時需要同時考慮三種信息:
1 特異性信息:行為主體的反應方式是否有特異性,是否針對某一刺激客體做出反應。
2 共同性信息:不同的行為主體對同一刺激的反應是否相同。
3 一致性原則:行為主體在不同背景下做出的反應是否一致。
個體從以上三方面信息的協變得出結論。如果特異性、共同性和一致性都高,我們就可能做出外部原因的歸因。如果特異性低、共同性低和一致性高,那么更可能做出內部原因的歸因。
麥克阿瑟對凱利的三維理論的語言性作了系統的研究。她給被試者一個簡單的假設事件,並操作特異性、共同性和一致性的變化,然後考察相應的歸因結果。
凱利的三維度歸因理論
條件一致性區別性一貫性歸因
1

每個人都發笑

不對其它小丑發笑

總是對他發笑
刺激物(小丑)
61%
2

別人少笑

總是對小丑們笑

總是對他發笑
人(瑪麗)
86%
3

別人少笑

不對其它小丑發笑

從前不對他笑
環境
72%
第一種情況是提供高特異性,高共同性,高一致性信息。即瑪麗沒有對其他小丑發笑,每個人都對這個小丑的表演發笑,瑪麗總是對這個小丑的表演發笑。這種情況下,61%的被試者將瑪麗發笑的原因歸因於刺激客體,即這個小丑。假設的事件是一位叫瑪麗的小姐看一個小丑表演時笑得厲害。
第二種情況是低特異性、高共同性、低一致性,即瑪麗對小丑表演總是發笑,別人幾乎對這個小丑不發笑,瑪麗總是對這個小丑發笑,那么86%的被試者將瑪麗發笑的原因歸因於行為主體,也就是瑪麗本人。
第三種情況是高特異性,低共同性和低一致性,也就是瑪麗沒有對別的小丑發笑,別人也幾乎不對這個小丑發笑,瑪麗以前從未對這個小丑發笑過,這種情況下,72%的被試者將瑪麗發笑的原因歸於情境。
上面的研究證明了三維理論能比較準確地預測人們的歸因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