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中山紀念堂

三河中山紀念堂

三河中山紀念堂,為兩層水泥框架結構,建築面積近500平方米。樓頂額書“中山紀念堂”,也是胡漢民題寫的。紀念堂面前是兩根石華表及孫中山先生全身銅像。一樓中堂有蔣中正書題“景仰國父”、林森書題“作君作師”等匾額。孫中山先生掛像上書寫的“博愛”二字,為孫中山生前真跡。一樓擺放的蠟像,再現了當年孫中山先生與陳炯明在天主教堂內商議粵、桂、滇三地聯軍大計的情景,隨侍有蔣介石、胡漢民等人。一樓還有中華民國海、陸、空軍總司令蔣中正、副總司令張學良聯銜的紀念堂保護布告,二樓陳列“國父”孫中山、“國叔”徐統雄的一些圖文資料。

2019年10月,三河中山紀念堂被列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三河中山紀念堂
  • 地理位置:大埔縣三河鎮匯城村
  • 占地面積:7900多平方米
  • 建築面積:500平方米
  • 保護級別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8-0676-5-160
地圖信息,
三河中山紀念堂與中山公園位於大埔縣三河鎮匯城村。該紀念堂建於1929年春,是鋼筋混凝土土木混合結構的二層建築,建築面積476平方米,占地面積7900多平方米,是全國最早建成的中山紀念堂。
三河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位於梅江、汀江梅潭河匯合處之西岸古城內,城外有虎形山,山麓之陽為明代兵部尚書翁萬達墓。1911年辛亥革命勝利後,國內軍閥割據,南北分裂,內戰頻繁,列強入侵。孫中山先生為挽救國家危亡,意欲把粵、桂、滇三省軍隊聯合起來,然後揮師北上,剷除軍閥,統一中國。1918年初,粵軍總司令陳炯明部隊駐紮在大埔茶陽、三河等地,司令部設在三河匯城天主教堂。同年5月,孫中山先生專程從潮州乘“協和”號火輪逆江水而上,親臨三河匯城與陳商議援閩護法事宜並敦促其北伐。孫中山先生在三河停留時間長達六天之久(其間到鬆口住了一晚)。1928年,中華革命黨黨員、同盟會會員、新加坡同德書報社社長、中國國民黨新加坡支部長徐統雄倡議並籌集巨資,在翁萬達石坊內,興建“中山紀念堂”和“中山公園”,以作紀念。解放後及文革期間,中山紀念堂被當作學校禮堂使用,但堂內文物及公園設施盡遭損毀。2003年冬,在省、市文物部門的指導下,本著尊重歷史、恢復原貌、修舊如舊的原則,結合現代氣息,增設孫中山銅像、石雕平台,四周漆欄、古鼎、人物造型、亭閣、塑山、石刻、花廊以及“孫中山生平事跡”、“孫中山與徐統雄”字畫展等。修復工程於2004年7月動工,10月底竣工,以此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公園。中山公園占地11000多平方米,園門石坊上書“中山公園”四字,為國民黨元老胡漢民題寫。公園裡竹木花卉,蔥蘢吐艷,環境優雅。2003年冬,大埔縣委和縣政府把修復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作為"人文興縣"的一個重點項目,在恢復原貌、修舊如舊的基礎上,增設孫中山銅像、石雕平台、四周漆欄、古鼎、人物造型、亭閣、花架、花廊以及"孫中山與徐統雄"、"孫中山與華僑"字畫展等園林藝術設施。修復工程2004年7月動工,同年10月底竣工,以此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旅遊公園。
現在的中山公園占地11000多平方米,公園裡竹樹花卉,青蔥吐艷,環境優雅。公園中間為中山紀念堂,右側有荷池和碑亭,碑高約3.5米,由鄉賢、前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范琦撰寫碑記,書法採用陳力堂先生隸書鐫石,翔實記載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興建的始末。公園內擺放的巨型石刻上有歷代詩人讚美三河風景的詩、詞。而中山紀念堂面前是兩根石華表及孫中山全身銅像。一樓中堂有蔣介石書題"景仰國父"、林森書題"作君作師"等匾額。孫中山先生掛像上書寫的"博愛"二字,為孫中山生前真跡。一樓擺放的蠟像,再現了當年孫中山先生與陳炯明在天主教堂內商議粵、桂、滇三地聯軍的情景。一樓還有當時蔣介石、張學良聯銜的紀念堂保護布告,二樓陳列"國父"孫中山、"國叔"徐統雄的一些圖文資料。
一直以來,大埔縣委、縣政府非常重視三河中山紀念堂與中山公園的保護工作。1985年4月,中山紀念堂被大埔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被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據廣東省文物專家認定,三河中山紀念堂的建築風貌、歷史印記和名人真跡等是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中山紀念堂。

地圖信息

地址: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三河中山紀念堂(大埔縣三河鎮政府東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