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世紀危機

三世紀危機

三世紀危機(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 是公元235年 — 公元284年,羅馬帝國的危機。奴隸制經濟的衰落從公元三世紀開始,羅馬帝國陷入嚴重的危機之中。農村枯竭,城市衰落,內戰連綿,帝國政府全面癱瘓,這種全面的混亂現象,歷史上稱作“三世紀危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世紀危機
  • 外文名: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
  • 時間:公元235-284年
  • 地點羅馬帝國
背景,爆發原因,經濟表現,政治表現,羅馬帝國的歷史,

背景

安敦尼王朝的繁榮僅僅維持了60多年,到馬可·奧里略時代,羅馬的“黃金時代”與“羅馬和平”同趨結束。在他即位的第二年,東方爆發了安息戰爭。這場戰爭結束不久,西方的多瑙河上又傳來了邊警。公元167年,有兩支日耳曼人渡過多瑙河,其中一支一直打到義大利的北部,迫使馬可·奧里略親自帶兵抗敵。西方的戰爭還未結束,東方的敘利亞又發生了新的叛亂。東方的叛亂雖得以平息,但多瑙河上的戰爭卻已形成長期不決的局面。
康茂德繼位後,與日耳曼人簽訂和約。根據和約,帝國在表面上維持原有的疆界,實際上卻允許日耳曼人以“同盟”的身份遷居於帝國境內,並且為帝國服兵役,替帝國守邊。從此帝國邊境就不再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界線,為後來“蠻族”的大舉入侵開了方便之門。
馬可·奧里略和康茂德的挫折,並非是單純的軍事失利,而是帝國內部由盛轉衰的徵兆,在它的背後,潛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到三世紀,這個危機便暴露無遺。

爆發原因

三世紀危機的根本原因在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尖銳矛盾,在於奴隸制度已走至窮途末路,從而導致各種經濟部門衰落,各種矛盾激化,引發了全面危機。帝國初期勞動工具有了很大的改進,出現了帶輪的犁、割谷器、起重裝置、排水機等先進工具。這些新的勞動工具的出現,要求生產者對勞動有一定的興趣。但是,奴隸是被迫勞動的,對勞動絲毫沒有興趣。他們往往虐待牲畜、破壞工具。這意味著在奴隸制生產關係下排除了使用新的生產工具的可能性。
奴隸主對奴隸的殘酷壓迫和剝削,造成奴隸的大量死亡,並且激起奴隸的反抗。奴隸不斷的逃亡和暴動,給奴隸制經濟以沉重的打擊。公元一世紀的羅馬作家科路美拉在《論農業》中講到農業的衰落時說道:“……事情不在於上天的憤怒,而毋寧說是我們自己的罪過。我們把農業象交給劊子手去懲辦那樣地交給奴隸中最不適宜的人去做……。”“他們(奴隸)把做工和其餘的牲畜牧放得很不好,土地耕種得也很惡劣,……他們不關心那些撒到土地中去的種子會不會得到豐收,他們在打穀場把一部分糧食貯藏起來,或者用漫不經心的工作在打穀時減少糧食的數量。”在這種情況下,奴隸勞動的生產率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由於帝國無力繼續進行大規模的對外擴張,奴隸來源相對減少,奴隸的價格也不斷提高。奴隸主企圖用家生奴隸補充奴隸來源的不足,但是家生奴隸的培養、教育耗費較大,比高價買來的奴隸更不合算。使用奴隸勞動已經越來越無利可圖。
帝國的上層結構更使衰退的奴隸制經濟不堪忍受。到了第三世紀,皇帝的宮廷、官僚體系、軍隊都已擴展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為了維持這套膨脹中的國家機構,帝國政府必須支出巨大的經費。公共慶典揮霍無度。據統計,一世紀時羅馬全年的節日為六十六天,二世紀時增加到一百二十三天,三世紀時則增至一百七十五天。在節日裡,演出奴隸角斗、鬥獸、戲劇、海戰和騎戰等,所有開支皆由國庫支出。為此帝國政府不得不採取竭澤而漁的政策,把繳足稅收的責任強加在各地城市庫里亞的頭上。如果一個城市的稅收不能足額,這個地方庫里亞的成員就要擔負補足責任。在過去,富有的市民把置身市庫里亞看做是政治權利和社會榮譽,現在卻把它視作是可怕的負擔。有的人寧可逃位而去,在位的也日趨窮迫。此外,政府還常常採用發行劣質貨幣應付緊迫的開支。三世紀初,金幣含金量減少了百分之十七。新的銀幣,安敦尼幣含銀量僅百分之五十。三世紀中葉,銀幣用銅鑄造,外包一層銀,含銀量只有百分之五,甚至百分之二。劣質貨幣的發行必然造成通貨膨脹,而足值的舊幣則被收藏保存,更影響了貨幣流通。在這種情況下,不僅物價上漲,而且出現了物物交換的現象。城市經濟開始走上了普遍衰敗的道路。
城市經濟和農業經濟的衰落是互相聯繫的。在奴隸制大田莊繁盛的時期,各地的農業曾有過較高的商品生產率。糧食、葡萄、橄欖都有過較大的市場。三世紀以後,大農莊生產日趨蕭條,對市場的供應日益減少,加上城市商業的衰落,這個萎縮的趨勢更加迅速,結果是大農莊越來越變成了自給自足的整體。缺少奴隸勞動的大農莊,只得放棄大規模的耕作,把大農莊的土地分成許多小塊,分租給隸農耕種。

經濟表現

經濟方面的危機表現是,農業萎縮,手工業衰落,商業蕭條,財源枯竭。農業的衰落在於奴隸制農莊已無利可圖,隸農制的出現雖一度調整了生產關係,但只形成了一些具有自給自足傾向的大地產,不可能對市場提供大量的農產品。伴隨著對隸農剝削的加重和隸農對主人依附的加強,隸農原有的自由身份也逐漸喪失,結果隸農制初期對於社會生產的一定積極意義也消失了。廣泛使用奴隸的礦山和手工業作坊的衰落導致商業和城市的蕭條,隨之而來的是國家財政的枯竭。

政治表現

政治方面的危機表現是政治混亂。康茂德被殺後,爆發了4年之久的皇位爭奪戰,公元193年,潘諾尼亞總督塞維魯獲勝,建立了塞維魯王朝(公元193-235)。然而這個靠討好軍人而存在的王朝是短命的。儘管塞維魯的兒子卡拉卡拉繼位後,頒布了把羅馬公民權授予帝國境內全體自由民的敕令,可仍然無助於統治的穩定。最後,這個王朝依然是在軍人的譁變中滅亡了。此後,從公元235年至284年,大約有26個皇帝,其中只有1個是病死的。
階級與民族關係方面的危機,表現在國內民眾起義不斷,先後有公元273年的羅馬造幣工起義;263年的西西里奴隸戰爭;小亞細亞、北非的暴動等。但規模最大、時間較長的暴動,應該是高盧的"巴高達運動",它持續了200餘年。日耳曼人中的法蘭克人哥特人等都突破帝國西部邊境,進入羅馬帝國。東部的薩珊朝波斯興起,與羅馬爭奪西亞並俘虜了羅馬皇帝瓦勒里安

羅馬帝國的歷史

屋大維建立帝國後,創立元首制,稱奧古斯都。羅馬帝國一般被分為前期帝國(前27年—192年)和後期帝國(193年—476年)兩個階段。
前期帝國經朱里亞·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至安敦尼王朝(五賢帝時代)達到鼎盛。國家穩定、社會繁榮,被稱之為羅馬的黃金時期。
後期帝國從三世紀危機起,經伊利里亞諸帝、戴克里先的四帝共治、君士坦丁大帝的帝國,至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將帝國正式分為兩部分(395年)。西部在內憂外患中衰落,在476年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個西羅馬帝國皇帝弗拉維烏斯·羅慕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滅亡。而東部帝國直到1453年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滅,史學家多稱其為東羅馬帝國或拜占庭帝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