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

《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是唐的一首七言詩,作者是李商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七言詩
  • 作者:李商隱
原文,基本信息,作品注釋,創作背景,作者介紹,

原文

初夢龍宮寶焰然,瑞霞明麗滿晴天。
旋成醉倚蓬萊樹,有個仙人拍我肩。
少頃遠聞吹細管,聞聲不見隔飛煙。
逡巡又過瀟湘雨,雨打湘靈五十弦。
瞥見馮夷殊悵望,鮫綃休賣海為田。
亦逢毛女無憀極,龍伯擎將華岳蓮。
恍惚無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斷還連。
覺來正是平階雨,獨背寒燈枕手眠。

基本信息

【名稱】《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
【年代】晚唐
【作者】李商隱
【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注釋

1、秀才:指未登科第的文士。
2、寶焰:珠寶光華如火焰。然:通“燃”。
3、蓬萊:指海上蓬萊仙山。郭璞遊仙詩》:“左挹浮丘袖,右拍洪岸肩。”
4、細管:指笙。管,全唐詩校:“一作笛。”
5、逡巡:頃刻。
6、湘靈:湘水之神。五十弦:指瑟。《楚辭·遠遊》:“使湘靈鼓瑟兮。”打:全詩註:“都領切,又都歷切。”
7、馮夷:河伯。《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游大川。”《釋文》:“司馬彪云:《清泠傳》曰:華陰潼鄉堤首人也。服八石,得水仙,是為河伯。”
8、鮫綃:傳說海中蛟人所織的絲織品。見左思吳都賦》注。海為田:用滄海桑田事。
9、《列仙傳》:“毛女者,字玉姜,在華陰山中。獵師世世見之,形體生毛。自言秦始皇宮人也。秦亡入山,道士教食松葉,遂不饑寒。”無謬:無聊。
10、《博物志·異人》:“《河圖玉版》云:龍伯國人,長三十丈,生萬八千歲死。”擎將:舉起。華岳蓮:指華山蓮花峰。
11、獨:全唐詩校:“一作未。”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公元851年(唐宣宗大中五年)。

作者介紹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於河南滎陽。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裡排行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崑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有《李義山詩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