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寺十三坊

七寺十三坊

西安清真寺在清代乾隆朝以前,城內共有七座清真寺,統轄此地居住的十三個街坊的坊民,因此西安回族素有“七寺十三坊”的口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七寺十三坊
  • 地理位置:位於西安回坊
簡介,歷史,

簡介

西安是穆斯林先民入居中國之後的世居之地,回族歷史及社區可謂年湮代遠,史跡昭著。我國回族寺坊是由回族先民聚居地“番坊”開始,到元代大量穆斯林散布全國各地並普遍建立清真寺而後逐漸形成的。

歷史

西安是唐朝的國都,當時的阿拉伯波斯穆斯林貢使、商人自然首先在此留居聚集。據我國史書記載,唐德宗貞元三年(787年),唐朝統計留居長安的外國使臣胡客,其數量竟達4000人。當唐朝欲將這批人遣返回國時,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於是唐朝就安排他們做了京城神策軍的官兵,永久留居長安。這些人中,大部分為穆斯林。另據清代鹹豐年間回族伊斯蘭教學者藍煦譯著《天方正學》卷七《旺各師大人墓誌》記載,最早來華傳播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旺各師(今譯宛嘎斯)“奉使護送天經而來,於唐貞觀六年行抵長安。唐太宗見其為人耿介,講經論道,有實學也,再三留駐長安。因敕建大清真寺,迎使率隨從居之。”無論從官方史籍還是民間文本的記載來看,作為中國伊斯蘭教清真寺及回族寺坊雛形的“番坊”首先出現在西安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於歷史年代久遠,加之各朝歷代戰亂燹火,遑論唐宋時期,即便是元代西安回族的清真寺建築實物及其歷史遺存也難以找到其蹤跡。只有明清時期業已形成的西安回族習慣稱為“七寺十三坊”的傳統寺坊格局沿續並保留了下來。
明代後期到清代前期,我國伊斯蘭教的經堂教育首先在陝西關中地區興起並盛行,陝西一度成為當時中國內地伊斯蘭教的宗教學術文化中心,相傳其時“建有清真寺800座,號稱800坊”,也就是說在當時的西安及其周邊形成了眾多回族聚居區。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陝西巡撫畢沅寫給乾隆皇帝的奏摺中陳述:“查陝屬各屬地方回民較之他省為多……,西安省城內回民不下數千家,俱在臣衙門前後左右居住。城中禮拜寺共有7座,其中最大者系唐時建立。”畢沅的奏摺中清楚地說到了“西安省城內的回民不下數千家”、“城中禮拜寺共有7座”。畢沅所說的7座禮拜寺就是現在西安城內的化覺巷清真大寺、大皮院清真寺、小皮院清真寺、大學習巷清真寺、北廣濟街清真寺、清真營里寺、灑金橋清真古寺。明清時期西安城內清真寺的分布與數量,反映出當時西安回族穆斯林人口增加迅速。7座寺再加上當時西安城內回族穆斯林分別居住的街巷坊里,形成了西安回族坊間流傳的“七寺十三坊”傳統說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