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大鈞

丁大鈞

丁大鈞,男,1923年4月出生,安徽無為人。我國著名的土木工程專家,國際著名的混凝土和砌體結構專家、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國務院首批博士生導師。曾獲全國科學大會個人獎(1978年),剛度裂縫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982年)和省部級1-3等科技獎共10次,含2002年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丁大鈞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無為
  • 出生日期:1923年4月
  • 逝世日期:2010年3月24日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安徽大學
  • 主要成就自然科學四等獎(1982年)
    中國工程院“光華工程科技獎”
  • 代表作品:《現代混凝土結構學》;《土木工程概論》;《鋼筋混凝土結構》
生平簡介,個人履歷,出版教材、參考書和專著共41本,授課15種,研究領域,獲獎表彰,國內外講課一覽,講課大學,講課城市及次數,港澳台三地區,國外講課,國外國家研究院,其他講課,文化愛好,訃告,

生平簡介

丁大鈞(1923~2010),男,安徽無為人,東南大學教授,國務院首批批准的博導,培養博士31名,碩士70多名。曾被江蘇省政府聘為1992-1997年省政府參事,1993年退休。9高校名譽教授,江蘇省土建學會顧問,美國國際高層建築與都市小區理事會原極限狀態設計委員會主席、剛度裂縫控制委員會編輯,印度國際高層結構聯合會名譽理事,世界教科文衛組織專家組成員等。發表中文論文310篇,外文210多篇,含14語種近151篇刊在22國48種國際學報上,其中28種為國際核心刊物(共刊入83篇),約30篇摘要刊入美國SCIEI。丁英文能四會,俄文能順利閱讀有關書籍和文章(90年訪問前蘇聯時,對方所贈俄文資料,擬為英譯,告以能自譯,試譯2篇題目成英語,乃罷),德、法、日(1947年日文字改革前日文書很易閱讀,之後片假名增多,則較難)則藉助字典勉強閱讀。對其它外文論文,艇提供英文,由中外同行為翻譯。文學上善詩書畫,為同暉學社理事,有《耕餘詩詞》《耕餘書畫》等。
丁大鈞丁大鈞

個人履歷

丁大鈞畢業於安徽大學。曾是紐約科學院會員。現仍擔任美高層建築與都市居住小區理事會第26專業委員會主席等職。兼職於國內外近20個學術組織。1993年在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退休。1981年被國務院首批批准為博士生導師,培養博士31名,碩士70多名。完成一系列砼和砌體試驗及10批共連續23年長期荷載試驗,時間最長6年,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提出的受彎構件剛度裂縫計算被1974年國家設計規範(TJ10-74)採納;合作研究用鋼筋砼井管代替鑄鐵井管,打井深度達830m,建廠生產幾遍全國,節約特多;改進砌體局部受壓圍箍理論,提出與擴散相結合理論,批判國外橫配筋砌體三向受壓理論,創橫筋拉結為豎向裂縫分開的小磚柱免過早失穩而提高強度新理論並提出新盤旋鋼筋,節約鋼材一半以上;研究結構機理創“有限基本構件法”(FFMM)計算板殼等結構;提出多種簡化計算和近似統一地基模式;1967年在國內首次提出考慮壓拉和預應力影響受剪新計算;1967年和1983年在國際上分別首次提出偏心受壓構件側移連續公式和沿保護層裂縫寬度計算;指導研究生完成高層建築抗震自控體系和其它減震研究,3項經限實用;主持4次國際會議,訪問26國和2個地區,被邀擔任10餘國國際會議顧問和學委會委員30次以上;在國外31所大學、4所國家研究院等講課40次,國內30多所大學及多個學會和設計院講課,總計100次近2000小時。出版教材、參考書和專著38本,及一本詩集。在40多種刊物上發表中文論文280多篇;在國際會議論文集中發表英文論文總報告和邀請報告60篇,發表10語種外文論文94篇刊在20國36種國際刊物上,其中近70篇刊在24種國際權威刊物上。
丁大鈞丁大鈞

出版教材、參考書和專著共41本

其中獨力編著的《現代混凝土結構學》一書即達160餘萬字(丁和所指導的研究生研究成果占1/4),《磚石結構》教材印數達29萬冊。在我國用自己語言編寫出版的第一本介紹蘇聯先進經驗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即為丁所編著,《磚石結構》亦是這樣;在我國出版的第一本《土木工程概論》教材(1989年至2003年已印至第3版)亦系丁編。中文著作中丁執筆的(主編為合作者修改的不計入)1100餘萬字,中文論文中丁執筆的(為作者修改的不計入)200餘萬字。合作外文,特別是近數年來發表的,丁署名均在最後,而中、英文俱丁執筆,合作者只提供圖片,甚至有一篇因作者人多,丁且未署名,這樣做是想將中青年同志推向國際交流第一線。
丁大鈞丁大鈞

授課15種

(1)鋼筋混凝土結構;(2)砌體結構;(3)建築學專業鋼筋混凝土及砌體結構;(4)公路用鋼筋混凝土(按彈性理論);(5)隧洞;(6)公路特種結構;(7)水利工程用專業鋼筋混凝土;(8)彈性地基梁;(9)薄板力學;(10)殼體力學;(11)工程塑性力學(研究生);(12)文史知識(研究生);(13)唐詩宋詞;(14)土木工程概論;(15)工程師與人文素養。

研究領域

丁教授在結構理論和工程實踐上多有建樹。對混凝土和砌體結構進行過一系列的試驗研究,僅剛度裂縫試件即超過700個,10批長期荷載試驗從1965年12月起連續堅持23年,最長的一批持續6年多,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建立了一套較完整的混凝土構件(包括5種截面的RC、PC、輕RC,纖維加強混凝土單向和雙向受彎,偏向受拉和受壓)剛度裂縫計算體系,包括預應力混凝土剛度計算,大部分為有關的我國國家規範和規程(TJ10-74)、(GBJ10-89)、(GB50010-2001)、(GBJ69-84)和(JGJ12-82)等所採用。合作開發並進行了大型試驗用鋼筋混凝土深井管代替鑄鐵管(1969),並提出用焊接接頭代替法蘭盤接頭大大加速了施工進度,並使成井率提高接近100%,建議加置浮力板,使可能打很深的井,深度達830m(原鑄鐵管只達270m),而耐久性大大提高,建廠生產幾遍全國,節約金屬和資金特多。提出梁高較大時可將受力鋼筋沿梁高分布以代替構造上配置的“腰筋”,減小梁腹裂縫的開展,鋼筋用量較集中配置時的受力鋼筋加構造“腰筋”有所減少,經合作進行足尺寸試驗(1973-1974),在吊車梁原標準圖配筋中採取了集中與集中和分散相結合兩種方案。1967年在國內首次提出受剪中考慮壓力和預應力有利影響及拉力不利影響,並考慮剪跨比影響的計算。1967年提出偏心受壓構件極限側移的連續公式,1983年提出沿混凝土保護層的裂縫寬度計算,二者在國際上均屬首次。1985年提出了預應力配筋的合理形式,建議將預應力筋位置適當提高而控制對邊拉應力不超過(1.2~1.3)混凝土抗拉強度,對邊即不致裂縫,這較在對邊配置預應力鋼筋簡化了構造,而對邊不裂縫也保證了使用質量,配筋尚可減少約10%。指出規範GBJ10-89在剪扭計算中將根據試驗得出的1/4圓計算模式簡化為三折線模式求得混凝土受扭承載力降低係數βt而出現超過上下限而不得不取用上下限,建議即按1/4圓不作簡化得出帶根號的公式,並不複雜而上下限自動滿足,等等。根據試驗結果,改進砌體局部受壓的圍箍理論為圍箍與擴散相結合理論。批判國外由於三向受壓提高橫配筋砌體強度,創立橫筋拉結為豎向裂縫分開的小磚柱免過早失穩因而提高砌體強度的新理論。在結構理論和工程實踐上多有建樹。指出現行《砌體結構設計規範》中牆梁計算在梁牆交界處變形不連續問題及其它(今國家新的砌體結構設計規範組擬考慮這一問題,故將已發表文章轉載刊於《建築砌塊與砌塊建築》No.1, 2007, pp.4-5)。提出國內外規程和規範中高層建築箱基和上部框架共同作用的“疊板”法理論上的錯誤,提出“組合深梁”法,配筋合理,一般可節約鋼筋20%以上;“反盆式”沉降方案(後改“調平”沉降方案並列有工程實例)從理論上解決箱基漏水問題。
丁大鈞丁大鈞

獲獎表彰

獲國家級(含2002年中國工程院第4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和省部級2-3等科技獎10多次。主持4次國際會議,被邀擔任在英、德、波蘭等16國召開的國際會議顧問和學委會委員30次以上。在國內40多個大中城市40所大學(含港、澳、台12所)、多個學會、設計研究院等講課100多次,累計2000小時(往往上下午連續1~4天)。訪問29國,在33所大學、4所國家研究院、8學會和2大建設公司講課45次。
丁大鈞丁大鈞

國內外講課一覽

南起海口,北到哈爾濱,東自上海,西迄烏魯木齊,總計40多大中城市,共達100個城次,每次連續講1~4天,總共近2000個小時,在鞍山講課時聽眾達1200人,第一次(1976年5月)在武漢講課時達700人。

講課大學

1. 蘇州城建環保學院、2. 同濟大學、3. 南京建築工程學院、4. 南京交通專科學校、5. 合肥工業大學、6. 武漢水電大學、7. 葛洲壩水利工程學院、8. 武漢城建學院、9. 武漢華中理工大學、10. 揚州工業大學、11. 連雲港工學院、12. 淮陰工業專科學院、13. 鄭州工業大學、14. 山東建工學院、15. 瀋陽建工學院、16. 青島工學院、17. 哈爾濱建工學院、18. 汕頭大學、19. 深圳大學、20. 寧波大學、21. 雲南工業大學、22. 新疆工學院、23. 西安交通大學、24. 西安航空工程兵學院、 25.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26. 重慶交通學皖、27. 重慶建築大學、28. 重慶後勤工程學院、29.黃淮學院

講課城市及次數

北京、天津、上海、哈爾濱、長春、吉林市、瀋陽(6)、鞍山、大連(2)、濟南(2)、淄博、鄭州(4)、洛陽(2)、合肥(2)、蕪湖(2)、馬鞍山(2)、南京(10)、徐州(3)、鎮江(2)、常州(2)、無錫(3)、蘇州(2)、揚州(2)、泰州(3)、淮陰(3)、鹽城、連雲港(2)、杭州、廣州、汕頭(3)、珠海(2)、深圳(2)、寧波、海口(2)、烏魯木齊、成都(2)、昆明(4)、西安(3)、武漢(4)、長沙、黃山市、重慶(3)、青島(2)、吳江。

港澳台三地區

香港大學,1991.10;香港理工大學,1997.10;香港科技大學,2000.5,講二次課,一次座談;澳門大學,2000.5;台灣8大學,潤泰公司,2003.3。

國外講課

前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大學(1984.10))(講課訊息和內容刊登在相當我國《人民日報》的《政治報》上)
波蘭波茲南工業大學(1985. 9;1987. 9)
波蘭羅茲工業大學(Lotz,地圖上將L讀L,應讀W,故丁譯握茲;1985.10;1987.10)
前捷克布拉格工業大學(1987. 9)
前捷克布爾諾工業大學(1987. 9)
前西德慕尼黑工業大學(1987. 10)
前捷克(現斯洛伐克)布拉迪斯發工業大學(1987. 10)
波蘭格但斯克工業大學(1987. 10)
丹麥工業大學(1988. 7)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1989. 5)
加拿大新不倫瑞克大學(1989. 6)
匈牙利布達佩斯工業大學(1990. 9)
蘇聯莫斯科土建學院(1990. 10)
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1992.1)
希臘雅典工業大學(1992. 9)
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1992. 9)
義大利米蘭工業大學(1992. 9)
義大利都林工業大學(1992. 9)
義大利帕維亞大學(1992. 9)
義大利布里西亞工業大學(1992. 9)
瑞士洛桑工業大學(1992. 10)
瑞士蘇黎士工業大學(1992. 10)
日本琦玉大學(1993. 9)
日本日本大學(Nihon University)(1993. 9)
日本東京大學(1993. 9)
日本名古屋大學(1993. 9)
日本京都大學(1993. 9)
日本橫濱大學(1993. 10)
日本豐橋新技術大學(1993. 10)
日本愛知工業大學(1993. 10)
日本北海道北國學園大學(1993. 10)
日本大阪大學(1993.10)
印度班加羅爾工學院(和橋樑學會共同舉辦)(1997.10),班市有二家報紙刊登了訊息。

國外國家研究院

葡萄牙國家土木工程研究院LNEC(1985. 10),代表南京工學院(現東南大學)與LNEC簽訂合作協定並講課,有4家葡文報紙刊登了訊息。
前蘇聯(莫斯科)全蘇混凝土與鋼筋混凝土研究院(1990. 10)
前蘇聯全蘇運輸工程研究院(1990. 10))

其他講課

日本中央電力研究所(1993. 9),另在日本二大建設公司:清水建設和鹿島建設研究所(1993.9),以及在新加坡預鑄預力混凝土等5學會(1987. 9),日本關東混凝土學會(1993. 10),丹麥砌體委員會(1997. 9),印度孟買橋樑學會(1997.9-10)講過課(二次)
曾代表江蘇省3人小組參加過毛主席紀念堂方案設計,設計組由8個省市參加的代表約40人組成(只4人從事結構工作);討論樁基方案時,施工單位要求採用他們熟悉的鑽孔灌注樁,丁認為這是千秋大業,而北京在震區,當時灌注樁質量難於檢測,建議用預製樁,爭論數次,獲得領導支持,預製樁方案終獲通過。

文化愛好

丁幼年即愛好書畫和舊詩詞,並開始習作。束髮後讀包世臣書法理論著作,深受其影響,認為必需學篆以知其源,學隸以博其趣,而後臨摹爨龍顏碑和龍門20種,繼之以瘞鶴銘帖,斯為基本功,然後或顏或柳,乃至創個人風格或流派。始臨摹石鼓文和李斯小篆,並以碗水置腕上練腕力,遵循學習。但解放前為噉飯計,擬學工程,無暇多練,根基甚薄。嘗以簡化字作篆書。愛學習傳統中國畫。初用鉛筆,改革開放後對外交流,始以墨畫作禮品贈外國朋友,初將上款譯成中文,因各國發音不同,難免失誤。80年代中期後,逕在中國畫上用毛筆書寫外文;題詩皆英譯相贈,效果頗好。波蘭波茲南工業大學校史陳列室記憶體有一幅丁作山水畫,丹麥技術大學結構工程系畫廊中懸有一幀用丁蘭石圖製成的金屬畫。字畫印於多種書畫集。曾出版24頁《耕余書畫》和16頁《父女學藝》冊頁。出版《耕余詩詞》,含舊詩詞370餘首和國畫10餘幅,獲香港國際炎黃文化研究會首屆龍文化金獎二等獎;又出版《惜分陰》、續集和再續集,共含詩詞逾1000首,其中《桂枝香·金陵懷古》數首獲四川難得書畫院第三屆“難得杯”詩詞特等獎。另出版《耕余書畫》、《文史知識講義》。10多次用詩代科技論文摘要刊出。獲中國文聯、人民畫報社主辦的2000年世界華人藝術展(在紐約、舊金山)書法獎並被授予“世界華人藝術人才”稱號;又書法曾沿2000年世界足球賽路線在漢城、東京、聖保羅展覽,獲銀獎。曾獲中國金陵印社主辦的建黨80周年《海內外》書畫大展賽書畫金獎。傳略刊印於中文名人錄、詩人及美術家等辭典30種以上,另在英、美、印度和香港刊印的英文傳略6種。

訃告

我國著名土木工程專家、教育家、東南大學土木學院教授丁大鈞,因患癌症醫治無效,於2010年3月24日逝世,享年8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