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驢馱

一驢馱

道情是一種以說唱形式為主的傳統民間小調,被稱為環縣道情,也叫隴東道情,環縣道情與古老的皮影藝術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隴東道情皮影戲。

一驢馱,是對環縣民間戲班子的形象叫法。每當農閒時節,皮影藝人們便趕著毛驢、馱著戲箱,跋山涉水、走街串戶,流動演出,民眾親切地稱這種民間戲班子為“一驢馱”。這“一驢馱”不但行裝簡單,而且演出也很方便,無論在隴東的土窯洞裡,還是農家的院落里,只要有光亮,搭起三尺白布,就能表演了。當那婉轉悠揚的鑼鼓管琴一響,高亢激昂的隴東道情一唱,十里八鄉的民眾都會聞聲而來,席地而坐,道不完的人間情,演不盡的世間事,讓這裡的人們陶醉在這幾代人都聽不夠的韻味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一驢馱
  • 形式:說唱形式
  • 性質:傳統民間小調
  • 又稱:隴東道情
簡介,起源,

簡介

甘肅省環縣古稱環州,是隴東道情的故鄉,也是“隴劇”的誕生地。隴東道情的精髓是,它與牛皮燈影相互結合,美妙絕倫,相得益彰,成為戲壇曲苑中一枝獨秀的奇葩。在文化部確定的首批“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十個試點中,環縣道情皮影是七個專業試點之一。今天的“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系列報導節目,我們就一道走進隴東黃土高原,關注別有風味的環縣道情皮影。

起源

道情是一種以說唱形式為主的傳統民間小調,被稱為環縣道情,也叫隴東道情,環縣道情與古老的皮影藝術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隴東道情皮影戲。這種民間藝術形式至今流傳於這崇山峻岭、溝谷梁卯之間。
挑線者 一個戲班的靈魂
隴東道情起源於宋朝時佛教和道教的寺院音樂,而皮影作為傀儡戲的一種,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據《漢書》記載,早在漢代,我國就有皮影出現。環縣道情皮影正是把道情和皮影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
道情和皮影的結合,使隴東道情皮影成為一種古老的戲曲藝術形式在環縣廣為流傳。每逢節日廟會、婚喪嫁娶,人們必然要請皮影戲班來唱上幾天。
隴東道情皮影演出的舞台,當地人稱“亮子”,過去藝人們通常用紙來做亮子,如今則大多都用布代替。燈具也由過去的清油燈、汽燈變成現在的電燈。演員自然是這些牛皮製成的影人了,而影人的一切表演取決於亮子後面的挑線者,隴東道情皮影在表演的過程中,不管大戲小戲,戲裡有多少人物,都只有一位挑線者,他不僅要把影人演活,而且還要精通劇情,擔任劇中人物生旦淨醜的演唱和道白,以及樂隊的指揮,可以說挑線者是一個戲班裡的靈魂人物。
每演一場戲,挑線者和後台的樂隊都配合得十分默契,即使演上五六個小時,也必然是鼓樂和諧、有條不紊。亮子上的影人在挑線者的操作下,依著唱腔、坐臥行走、翻轉踢打,提袍甩繡,無不靈活自如,栩栩如生。特別是武戲中的對打,仿佛把人引入了戰馬嘶鳴、刀光劍影的古戰場。
一副戲箱一台戲
最初的道情皮影只有漁鼓、簡板幾種簡單的樂器。清末民初,環縣道情皮影藝術大師解長春獨創了四弦、甩子等樂器,整理完善了道情的曲牌板路,道情皮影趨於成熟。20世紀50年代,環縣道情皮影曾三次進京演出,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這一古老的藝術也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麻黃是隴東道情皮影中最具特色的唱腔,由一人主唱、眾人應和,在悠揚婉轉、餘音裊裊的拖腔中,表演者隨著拖腔和幫唱一步三晃、一唱三嘆,韻味十足。
隴東道情皮影的伴奏樂器非常獨特,大部分是自製的,魚鼓和琴板是隴東道情最初的樂器,也是標誌性的樂器,現在的主奏樂器是四弦、嗩吶、笛吶、摔梆,還有一些鑼鼓。別看班子裡的人少,可個個吹拉彈唱,樣樣精通。
在環縣,通常一副皮影戲箱就是一個戲班子,評價一個戲班是好是壞,不僅要看他的唱腔、挑線子的水平,箱子裡皮影的數量和工藝造型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隴東道情里的皮影都以牛皮為原料雕刻而成,工藝極其講究,酷似國畫中的工筆白描。製作皮影從選皮到雕刻成品,一共十一道工序,道道工序都得一絲不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