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的辛酸史:查理·卓別林

一個時代的辛酸史:查理·卓別林

基本介紹

  • 書名:一個時代的辛酸史:查理•卓別林
  • 出版社:鳳凰出版社
  • 頁數:324頁
  • 開本:16
  • 作者:盛文林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50610010, 9787550610019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內容簡介

《1個時代的辛酸史:查理·卓別林》由盛文林編譯,發生在這些巨星身上的故事,不止是戲,還是被聚焦和被膨脹了的人性。所以,當我們重新翻看這些歷史的時候,也就是我們重新梳理人性的線索,重新審視人性的黑暗與光明的時候。如果有心,你也許還會發現一個驚人的事實:他們留下的,遠比我們記住的要多。

圖書目錄

第一章英國——美國,陣雨之間/1
第二章“啟斯東喜劇”/11
第三章有深度才有盛況/16
第四章從初戀到《嘩!嘩!》/25
第五章獨特亮相背後的靈感/38
第六章“踢屁股”的偉大之處/45
第七章做了自己的主/51
第八章天才的使命/57
第九章那個流浪漢是誰/72
第十章寂寞在燈火繁華處/81
第十一章靈魂深處的戰慄/91
第十二章在雨中陷入愛河/98
第十三章一隻狗的生活/104
第十四章虐待與逃兵役/111
第十五章從貨艙底到萬人矚目/122
第十六章去巴黎,還是去俄國?/130
第十七章禁演與轟動/139
第十八章第二次圍剿/145
第十九章《公共輿論》的玄機/151
第二十章殘酷的馬戲團/158
第二十一章在《城市之光》中險些被絞殺/169
第二十二章在《摩登時代》失業/176
第二十三章讓《大獨裁者》向人類呼籲/183
第二十四章穿越大獨裁者的舞台/188
第二十五章禁演,因為替“不道德”者辯護/198
第二十六章警惕納粹,永不休戰/204
第二十七章殺人狂的合理性/210
第二十八章決戰好萊塢,畢卡索出手相助/215
第二十九章被驅逐,或者被隔離/219
第三十章白髮後亡命天涯/224
第三十一章一個國王在紐約/245
第三十二章在隱居時寫自傳/264
第三十三章在聖誕夜離開/269

序言

1977年12月25日,聖誕節,查理·卓別林去世。
卓別林生前最討厭聖誕節,他認為這個節日過於“商業化”。當全家人開始興致勃勃地裝扮聖誕樹、為孩子們準備禮物的時候,坐在沙發上的卓別林總是鬱鬱寡歡地說:“我小時候,過聖誕節要是能有一隻橘子就很幸運了。”
1889年,卓別林在英國倫敦南部地區的一個演藝家庭出生了,他的父母都是藝人。從很小的時候起,他的父母就開始分居。查理與他的同母異父哥哥雪尼·卓別林一直隨母親生活。
母親失業後,卓別林兄弟兩人被送入倫敦蘭貝斯區的一個少年感化院。幾周后,他們又被送入一個收養孤兒的學校。
12歲半時,卓別林37歲的父親因酗酒去世,母親則患上精神病,被送入一家精神病院。年幼的卓別林被送進貧民孤兒學校。7年後,卓別林離開了孤兒學校,成了一名流浪兒。那時,他當過報童、雜貨店小夥計、玩具小販、醫生的小傭人、吹玻璃的小工人,還在遊藝場掃過地。
早年的貧困生活啟發了卓別林後來在舞台上創造流浪漢的靈感;小鬍鬚、細手杖、緊上衣、大號褲子及皮鞋,以及歪歪扭扭的正式晚禮服……這個裝束就是公眾最熟悉的卓別林,也是舞台上最典型的上流社會的荒誕形象。
17歲時,卓別林進入了當時非常有名的卡爾諾劇團。在這裡,卓別林有生以來遇到了使他終生受益的良師卡爾諾。正是卡爾諾把卓別林帶進了喜劇的最高殿堂。
在此之前,卓別林的首次表演是他5歲時在倫敦俱樂部里。那次,他代替突然失聲的母親首次登台表演,受到了意外的歡迎。而他的表演天賦也非憑空得來,卓別林曾回憶說,他受父母的表演薰陶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的。最令他記憶猶新的是,有次他生大病,幾個星期都不能下床,媽媽就每天晚上來到他的床前,用各種手勢和動作在窗前給他表演外面發生的事情。
1900年,卓別林的哥哥在倫敦競技場上演的啞劇《灰姑娘》中扮演一隻戲劇性的貓的角色;3年以後,卓別林也獲得了他的第一個正式角色:《歇洛克·福爾摩斯》中的一個報童。此後,卓別林在一個雜技團里工作,次年又在弗萊德·卡爾諾的喜劇團里扮演小丑。
根據美國移民局的紀錄,查理·卓別林是於1912年10月2日隨同卡爾諾啞劇劇團進入美國的。美國著名電影導演麥克·塞納特看到卓別林的表演後,決定雇用卓別林。
在1914年到1923年間,卓別林在啟斯東公司拍攝了大量短片,這位喜劇演員憑藉自己精湛的啞劇技巧,一舉成為聞名世界的明星。事實上,他可以被稱為首位世界級的電影明星。
卓別林在啟斯東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多半是兇狠的、輕浮的、散漫的、狡猾的和醜陋的性格。這些人物符合啟斯東的“理想”,但和卓別林獨具一格的喜劇手法很不協調。後來,卓別林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並且在自己的控制下拍出了多部電影史上的經典作品。
卓別林曾說:“我並不太喜歡自己的早期影片,因為在這些影片中,我很不容易控制住自己。一兩塊奶油蛋糕飛到人臉上,也許還有點逗趣,可是,如果整個喜劇性僅僅依靠這種辦法,那么影片馬上就會變得單調而索然無味了。
“我更喜歡用俏皮的姿態、豐富的想像力,而不是用粗鄙和庸俗的行為去贏得笑聲。也許我並沒能一貫實現我的意圖,不過,我一直在努力。”
基於一個藝術家的天性,卓別林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幽默諷刺對社會生活的特殊意義。於是,隨著藝術能力的逐級深入,卓別林開始從早期的滑稽電影中擺脫出來,逐漸把嚴肅的題材和喜劇片的傳統手法非常巧妙地結合起來。
在卓別林現實諷刺片中占有特殊地位的,是他1918年拍攝的《狗的生涯》。在這部影片中,深思代替了嬉笑,憂慮代替了嘲弄。幾乎從這部影片開始,卓別林逐漸放棄了濫用的低級趣味,用發人深省的會心一笑代替了純生理的笑,用同情的苦笑代替了放縱的歡笑,“不朽的流浪者”夏爾洛誕生了。
1918年1月21日,卓別林自己的製片廠正式落成。這天,他興高采烈地穿上那雙舉世聞名的夏爾洛大皮鞋,在好萊塢未乾的水泥地上踏下一個腳印。
卓別林一貫力圖通過電影反映出時代的特徵。他說,喜劇中的悲劇因素往往會激起嘲笑的心理,而嘲笑正是一種反抗。
1929年,從美國開始的經濟危機迅速席捲了整個資本主義世界。卓別林在此時拍攝《城市之光》時,特別加入了鼓舞人在危機時期堅持下去的溫情。影片中,夏爾洛愛上一個賣花的盲女,盲女誤以為他是百萬富翁,陷入了幸福的想像中。為了給賣花女攢錢治病,夏爾洛吃盡苦頭弄來一筆錢,被治好眼睛後的賣花女才知道,自己的恩人原來是個善良的窮人。
對社會問題反映最為尖銳深刻的片子是《摩登時代》。貪得無厭的資本家為了追求利潤,不顧工人死活,無限增加工人的勞動強度,甚至異想天開地發明“吃飯機”,連工人短短的午飯時間也不放過。然而,由於整天在傳送帶旁操作,機械重複擰螺絲的單調工作,夏爾洛不久便神經失常被送進了醫院。等他的病治好了,他卻永遠地失業了。卓別林在這部影片裡的演技幾乎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譴責戰爭販子和軍火商的《凡爾杜先生》,描寫的是銀行小職員凡爾杜忠心耿耿地為銀行工作了20年,卻在一次經濟危機中被一腳踢出了銀行。沒有任何生活保障的他為了養家餬口,被迫走上了犯罪道路。最終,凡爾杜因殺人而被捕。在被判處死刑的法庭上,凡爾杜先生說:“殺了一個人被判有罪,殺了幾百萬人卻被奉為英雄,看來在這個世界上,只有權勢才能獲得巨大的成功啊……”
為此,美國政府對卓別林的長期迫害開始了。《凡爾杜先生》在美國許多大城市被禁映。1947年12月,卓別林在巴黎報紙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我向好萊塢宣戰”的文章,向全世界控訴了他所遭遇的迫害。
1952年9月,為參加歐洲各國舉行的《舞台生涯》首映典禮,卓別林離開美國赴歐洲旅行。但當卓別林帶著家眷乘坐輪船橫渡大西洋時,收音機里卻傳來美國政府法務部的聲明,稱美國政府將拒絕卓別林再入境美國。
輪船在法國停泊時,卓別林向一百多名記者發表了談話,他說:“我全部的政治見解就是:我信仰自由,……我為人人,這是我的天性……我不想製造革命,我只想拍些電影。”
1953年初,卓別林的第四任太太奧娜代表丈夫回美國出席聯美公司董事會,並賣掉了卓別林在美國的全部財產,將他的手稿、影片等珍貴資料全部運往瑞士。此後,卓別林決定不再登上美國的國土。
1954年5月,卓別林受中國總理周恩來的邀請,隨當時的英國外相艾登、蘇聯外長莫洛托夫等人一切到北京赴宴。當時,卓別林為避免遭受美國當局的迫害,正在瑞士政治避難。接到中國的邀請後,卓別林愉快地按時赴會,並受到了周總理的特別關照。
宴會上,周恩來與卓別林交談甚歡,卓別林幽默地說,他非常喜歡中國的茅台酒:“我就喜歡這樣的烈性酒,因為這才是真正男子漢喝的酒!”周恩來聽聞大笑起來,特地讓人又拿來一瓶茅台贈送給他。
卓別林得此珍貴禮物,情不自禁地站起來表演了一些獨特的滑稽走路動作,引起陣陣笑聲。表演完節目,卓別林又向著中國名廚師親手製作的北京烤鴨畢恭畢敬地敬了個禮,此舉再次引來一陣笑聲。
周總理請他坐下嘗嘗烤鴨,卓別林搖搖頭說:“我這個人對鴨有特殊的感情,所以不吃鴨肉!”周恩來聽了忙問根由,卓別林神情莊重地解釋說:“我所創造的流浪漢夏洛爾,他走路時令人捧腹大笑的步態,就是從鴨子走路的神態中得到啟發的。為了感謝鴨子,我從此就不吃鴨肉了。”
中國主人信以為真,由衷地表示歉意。不料,卓別林又以獨特的機智改口道:“不過,這次是例外,因為這不是美國鴨!”
宴請結束時,周恩來特意詢問當晚的中國飯菜是否可口,卓別林豎起大拇指:“中國的烤鴨果然名不虛傳,美味舉世無雙!”主人正要發謙虛客套之詞,卓別林卻突然搶先風趣地說:“今天的飯菜好是好,但還有一個小小的缺點,那就是——還沒讓我吃夠嘞!”話一出口,卓別林滿臉通紅。善解人意的周總理馬上讓工作人員把準備好的烤鴨拿來兩隻,親手交到卓別林手中。卓別林喜出望外,連聲道謝。
自50年代初以來,卓別林一家就遠離美國,在日內瓦湖北岸風景優美的維薇鎮定居下來。從定居瑞士起,卓別林就著手撰寫回憶錄了。50年代末,卓別林完成了40萬字的《我的自傳》,他以驚人的記憶回憶了自己艱苦奮鬥的一生。
60年代和越戰的來臨,使卓別林在美國的命運再度被改變。1963年,他在紐約組織了自己的電影節。1972年,他在奧斯卡有史以來最熱烈且持續時間最長的起立鼓掌聲中,接受了美國電影學院頒發的奧斯卡特殊成就獎。而當1972年再度造訪美國時,83歲高齡的卓別林微笑著說,自己早已放棄了激進的政治主張。
1977年12月25日,世界傑出的喜劇大師在催眠藥的作用下與世長辭了,終年88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