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二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1992年,全國各族人民認真貫徹鄧小平同志視察南方的重要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精神,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蓬勃發展的新階段,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性空前高漲,改革開放的步伐全面加快,有力地推動了國民經濟的高速增長,各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使我國經濟在九十年代再上新台階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初步統計,全年國內生產總值239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其中第三產業增加值6623億元,增長9.2%,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7.7%。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偏大;貨幣投放增長過猛;交通運輸更加緊張;城市物價和部分生產資料價格漲幅偏高。

一、農業
  
農業生產持續發展。1992年,全國農村進一步完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積極推進多種形式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設和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大力開展農田水利建設,農業生產獲得較好收成。全年農業增加值5808億元,比上年增長3.7%,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4.2%。
農作物結構有所調整,優質糧比重提高。主要農產品產量中,糧食總產量44258萬噸,比上年增產740萬噸,為歷史上第二個高產年;棉花生產受乾旱、蟲害的嚴重影響,減產較多;油料產量基本持平;甘蔗、烤菸產量創新紀錄;蔬菜、水果生產再獲豐收。但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較快,農產品“賣難”問題比較突出,一些地方農業用地被占用過多,農業基礎地位還比較脆弱。
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長%
糧 食 44258 萬噸 1.7
棉 花 452.8 萬噸 -20.2
油 料 1640 萬噸 0.1
其中:油菜籽 765.3 萬噸 2.9
甘 蔗 7252 萬噸 6.8
甜 菜 1501 萬噸 -7.9
黃紅麻 61.9 萬噸 20.7
烤 煙 314.2 萬噸 17.8
蠶 繭 67.3 萬噸 15.2
茶 葉 55.9 萬噸 3.1
水 果 2400 萬噸 10.3
林業生產建設和綠化工作取得新的成績。1992年,全國造林面積8897萬畝,比上年增長6%。防護林體系建設取得新的進展,國家造林項目和速生豐產林建設深入展開,森林覆蓋率繼續上升。
畜牧業生產全面增長,主要畜產品產量和牲畜存欄頭數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長%
豬牛羊肉 2933 萬噸 7.7
其中:牛羊肉 300 萬噸 10.3
牛 奶 501 萬噸 7.8
綿羊毛 24.7 萬噸 2.9
肉豬出欄數 3.48 億頭 5.8
豬年末數 3.85 億頭 4.2
羊年末數 2.06 億隻 持平
大牲畜年末數 1.34 億頭 1.7
漁業生產再創歷史紀錄。全年水產品產量1546萬噸,比上年增長14.5%;其中淡水產品產量增長12.1%,海水產品產量增長16.1%。
農業生產條件繼續改善。1992年末全國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3.02億千瓦,比上年末增長2.6%;大中型拖拉機75.8萬台,下降3.3%;小型和手扶拖拉機742.3萬台,增長1.6%;載重汽車65.4萬輛,增長6%;排灌動力機械7359萬千瓦,增長1.3%;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2947萬噸,增長5%;農村用電量1107億千瓦小時,增長15%。農田水利建設得到加強,有效灌溉面積繼續擴大。
農村經濟持續全面發展。1992年,鄉鎮企業迅速發展。全年農村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和商業、飲食業等非農產業經濟比上年增長36.9%,占農村經濟的比重進一步上升。
二、工業和建築業
  
1992年,全國積極貫徹《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條例》,工業改革向廣度、深度發展,企業經營機制轉換和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市場機製作用增強,加上投資需求的迅速回升,有力地推動了工業生產的高速增長。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0116億元,比上年增長20.8%,是改革開放以來增長幅度最高的一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2.3%。集體、“三資”企業生產迅速發展。在全部工業中,集體所有制增長28.5%;中外合資、合作經營和外資企業增長48.8%;非國有工業增加值增量占全國新增工業增加值的61%。沿海地區生產增長明顯快於內地。江蘇、浙江、福建、山東、廣東、廣西、海南7個地區新增工業增加值約占全國新增工業增加值的60%。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活力有所增強。全年國有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4.4%;大中型工業增加值增長15.5%。
全年輕工業增加值5047億元,比上年增長20.9%;重工業增加值5069億元,增長20.7%。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不同程度增長。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長%
化學纖維 208.3 萬噸 9.1
紗 490 萬噸 6.3
布 185 億米 1.8
機製紙及紙板 1590 萬噸 7.5
糖 815.5 萬噸 27.4
原鹽 2813 萬噸 16.7
捲菸 3288 萬箱 1.9
合成洗滌劑 161.6 萬噸 10.6
彩色電視機 1314 萬部 9.1
家用洗衣機 712.7 萬台 3.7
家用電冰櫃. 475.3 萬台 1.1
能源生產總量 10.67 億噸 1.8
(折標準燃料)
原煤 11.1 億噸 2.1
原油 1.42 億噸 0.5
發電量 7470 億千瓦小時 10.3
鋼 8000 萬噸 12.7
鋼材 6534 萬噸 15.9
十種有色金屬 293 萬噸 13.1
水泥 3.04 億噸 20.3
木材 5580 萬立方米 -3.9
硫酸 1396 萬噸 4.7
純鹼 450.6 萬噸 14.5
化肥(折純) 2099 萬噸 6.1
化學農藥 28.4 萬噸 11.3
發電設備 1312 萬千瓦 12.7
金屬切削工具機 21.2 萬台. 29.1
汽車 108.2 萬輛 51.5
拖拉機 6.3 萬台 19.2
工業經濟效益扭轉了前幾年持續滑坡的趨勢,逐步回升。1992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上年的84提高到89。其中,工業產品銷售率由95.3%提高到95.5%;資金利稅率由9.7%上升為10.1%;成本利潤率由4.1%上升為4.7%;流動資金周轉次數由1.55次加快到1.62次;工業淨產值率由26.9%上升為27%;全員勞動生產率(按淨產值計算)提高19.5%。但整體經濟效益水平依然較低,產成品資金占用較多,國有企業虧損面還比較大。
建築業生產迅速發展。1992年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高速增長和建築業改革的不斷深化,建築施工企業生產明顯加快。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392億元,比上年增長18%。國有建築施工企業經濟效益全面回升,全員勞動生產率比上年提高20.4%;房屋建築竣工面積為1億平方米,增長2.5%。企業虧損面由上年的15.9%下降為13.9%;資金利稅率由5.5%上升為6%。建築產品質量也有所提高。
地質勘查成果顯著。1992年地質勘查行業完成機械岩心鑽探工作量851萬米。新發展礦產地171處。有32個礦種新增探明儲量,其中比上年增幅較大的有:天然氣增長182%,銅礦增長199%。
三、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大幅度增長。全年全社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7582億元(計畫管理口徑為7278億元),比上年增長37.6%,是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第二個高峰。其中國有單位投資5106億元,增長40.7%;集體所有制單位投資1233億元,增長76.7%;居民個人投資1243億元,增長5.1%。但新開工項目過多,在建規模偏大。全年國有單位基本建設和更新改造新開工5萬元以上的建設項目8.9萬個,比上年增加1.4萬個;其中百萬元以上項目1.2萬個,增加1568個。全社會在建項目總規模27900億元,增長49%,超過了年度投資完成額的增幅。
在國有單位投資中,基本建設投資2911億元,比上年增長37.6%;更新改造投資1419億元,增長38.6%;商品房建設投資485億元,增長93.5%;其他投資291億元,增長22.1%。從隸屬關係看,中央項目完成投資1892億元,比上年增長24.7%;地方項目完成投資3214億元,增長52.2%。
國有單位投資中,第三產業投資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3.6%上升為38.2%,其中運輸郵電業投資比重由14.4%上升為16.4%。但第二產業中的能源工業投資比重由28.3%下降為24.9%;原材料工業投資比重由15.7%下降為14.9%。
重點建設取得新成績。1992年全國建成投產的大中型基本建設項目115個,大中型項目單項工程120個;限額以上更新改造項目121個。建成投產的重大工程主要有:內蒙古霍林河露天煤礦新增年採煤能力700萬噸、吉林白山水電站新增裝機容量30萬千瓦、上海石洞口二電廠新增裝機容量60萬千瓦、全長652公里的大同至秦皇島鐵路、全長2800公里的南部沿海光纜幹線工程、年吞吐能力160萬噸的寧波北侖港二期工程以及成都無縫鋼管廠、河南中原製藥廠等。
全國基本建設新增加的主要生產能力有:煤炭開採2065萬噸、發電裝機容量1223萬千瓦、石油開採1513萬噸、天然氣開採15億立方米(石油開採和天然氣開採含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增加的能力)、鐵礦開採125萬噸、木材採運22億立方米、水泥190萬噸、新建鐵路交付運營里程476公里、鐵路複線交付運營里程323公里、電氣化鐵路939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4526萬噸、新建公路2376公里。
四、交通郵電
  
交通運輸郵電生產保持全面增長。全年增加值為1402億元,比上年增長9.1%。但交通運輸不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矛盾加劇,鐵路運輸更加緊張;公路運輸因運價比例不合理及路況標準低,影響運輸優勢的發揮;水運技術狀況差,運輸能力不足,港口壓船、壓港現象加劇。
各種運輸量完成情況如下:
1992年 比上年增長%
貨物周轉量 29059 億噸公里 3.8
鐵路 11620 億噸公里 5.9
公路 3500 億噸公里 2.0
水運 13300 億噸公里 2.5
空運 13.5 億噸公里 33.7
管道 625 億噸公里 0.6
旅客周轉量 6759 億人公里 9.4
鐵路 3150 億人公里 11.5
公路 3030 億人公里 5.5
水運 180 億人公里 2.0
空運 399 億人公里 32.5
沿海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 5.9 億噸 10.9
郵電通信事業加快發展。全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比上年增長42%,其中特快專遞、無線尋呼、行動電話等業務增長幅度在60%以上。長途電話、市內電話發展明顯加快,進入長途電訊網的市、縣已達到1400個,比上年增力330個;市內程控電話達900萬門,增加332萬門,占市內電話的比重由上年的55.2%提高到67.4%。近年來郵電通信事業雖然發展較快,但通信能力不足依然突出。
五、國內商業和市場物價
國內消費品市場銷售平穩增長。1992年,流通領域改革進一步深化,消費品市場供應充裕,購銷兩旺。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0894億元,比上年增長15.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8%)。消費品零售額9613億元,增長16.6%;農業生產資料零售額1281億元,增長9.5%。在消費品零售額中,城市5386億元,比上年增長18.9%;農村4227億元,增長13.8%。
各種經濟類型的商品零售額全面增長,國有單位比上年增長17.6%,集體所有制單位增長8.6%,個體增長21.13%;農民對非農業居民的零售額增長17.4%。從各類消費品銷量看,吃的商品穩定增長,其中糧食增長7.7%,食用植物油增長9.9%,豬肉增長2.3%;穿的商品中棉布、針織內衣褲下降一成左右,各種服裝銷量增長6.1%;耐用消費品除錄音機、電風扇、黑白電視機減少外,其餘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生產資料市場購銷兩旺。1992年全國物資供銷企業購進生產資料5514億元,比上年增長39.7%;銷售5891億元,增長39.5%,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5%。
價格改革邁出較大步伐。1992年,全國提高了糧食購銷價格,出台了鐵路貨運、煤炭、天然氣等基礎產品和部分公用事業的價格改革項目,不少城市在給居民適當補貼的前提下,放開了肉禽蛋、蔬菜價格,提高了房租等服務項目價格,進一步擴大了市場調節比重,價格形成機制有了較明顯的改善。生產資料銷售總額中,市場調節部分已上升到70%以上;社會商品零售總額中,市場調節部分已上升到90%左右。市場物價總水平漲幅控制在巨觀調控目標之內,但城市物價漲幅較大,特別是大中城市受糧食、房租、水電費、學雜費、理髮等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的影響,居民生活費用價格漲幅偏高。
1992年各類價格比上年上漲幅度(%):
1.居民生活費用價格 6.4
其中:城鎮 8.6
35個大中城市 10.9
農村 4.7
2.零售物價 5.4
其中:消費品 5.6
食品類 7.7
糧食 24.3
食用植物油 5.8
衣著類 2.8
日用品類 1.4
文化娛樂用品類 -4.3
書報雜誌類 3.3
藥及醫療用品類 9.1
建築裝璜材料類 6.5
燃料類 14.6
農業生產資料 3.7
3.服務價格 13.4
其中:城鎮 15.8
35個大中城市 21.3
農村 11.6
4.能源、原材料購進價格 11.0
5.工業品出廠價格 6.8
6.農副產品收購價格 3.4
六、對外經濟
  
1992年,我國對外開放的範圍、領域明顯擴大,全方位、大開放格局已初步形成,密切了我國同國際經濟的聯繫,對外經濟空前活躍。
進出口增長較快。據海關統計,1992年出口總額850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2%;進口總額806億美元,增長26.4%。進出口結構進一步改善,工業製成品出口所占比重已上升到80%;進口中,國內緊缺原材料及機械運輸設備明顯增加。在改革開放大潮的推動下,“三資”企業出口大幅度上升,全年出口額174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1%,占出口總額的比重由上年的16.8%提高到20.4%。
利用外資大幅度增長。1992年新簽利用外資協定金額68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5倍;實際使用外資188億美元,增長62.7%。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協定金額575億美元,實際投資111.6億美元,分別增長3.8倍和1.6倍。隨著投資領域的拓寬和開放地區擴大,“三資”企業大量增加。到1992年末,在我國註冊的“三資”企業已達8.4萬個,比上年末增加4.7萬個。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取得明顯進展。1992年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新簽契約金額6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5%;完成營業額28億美元,增長18.5%。
國際旅遊業進一步興旺。1992年到我國旅遊、訪問以及從事各項活動的海外旅遊者達3811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3%;旅遊外匯收入達39.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8.7%。
七、科學、教育、文化和衛生、體育
  
隨著科技體制改革深入開展,推動了科技與經濟的日益密切結合,科技事業蓬勃發展,對經濟高速增長和運行質量提高起了積極作用。1992年,全國共取得省部級以上重大科技成果3.1萬項;獲國家獎勵的成果980項,其中國家發明獎170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649項,國家星火獎161項。受理國內外專利申請6.7萬件,授權專利3.1萬件,分別比上年增長34%和28%。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取得新進展,1992年新建成10個重點實驗室。到1992年末,我國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52個。
科技經費投入增多。1992年,全國科技機構、高等院校和大中型工業企業等單位用於科技活動的經費支出為421億元,比上年增長3.2%。其中研究與發展經費支出169億元,比上年增長19%,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0.71%。科技隊伍擴大。1992年末國有企事業單位共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457萬人,比上年末增長2.7%。全國縣級以上國有獨立研究開發機構5487個,高等院校辦科研機構2230個,大中型工業企業辦科研機構8522個;從事科技活動人員232.4萬人,其中科學家和工程師142.4萬人。
1992年,全國共有產品質量監測機構842個,其中國家檢測中心227個。全年制定、修訂各類國家標準1020個。全國共建立了超短波天氣警報服務系統發射台1574個。
技術市場進一步發展。全年全國共簽訂技術契約23.6萬份,協定金額150.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8%和59.1%。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的結合增強。1992年有2.2萬個預算內國有工業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進行了對口交流,共向企業轉讓了8740項科技成果,並設立了4889個聯合研究開發項目。星火計畫項目新增7000項,培訓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130萬人。
各類教育事業取得新的進展。普通高等教育加快發展。1992年全國招收研究生3.34萬人,比上年增加3700人;在學研究生9.42萬人,增加6100人。普通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75.4萬人,增長21.7%;在校學生218.4萬人,增加14萬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不斷發展。1992年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在校學生685.4萬人(含技工學校學生158.2萬人),占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數1390萬人的49.3%。普及義務教育穩步發展。1992年全國國中在校學生4122萬人,國小在校學生1.22億人。7-11周歲國小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7.95%;國小畢業生升學率由上年的77.7%提高到79.7%。“希望工程”初見成效,普通國中和國小學生輟學率分別為5.8%和2.2%。中、國小辦學條件繼續得到改善。
成人學歷教育取得新成效,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蓬勃展開。1992年成人高等學校招收本、專科學生59.2萬人,在校學生147.9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成人中等專業學校在校學生174.4萬人,比上年增加6.1萬人;成人技術培訓學校畢業學生4959萬人次;成人中、國小在校學生828.9萬人;全年共掃除文盲523.3萬人。
文化事業持續發展。1992年末全國共有藝術表演團體2766個,文化館2911個,公共圖書館2563個,博物館1085個,檔案館3585個,廣播電台812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台和轉播台714座,電視台591座,一千瓦以上電視發射台和轉播台1018座,各類電影放映單位13.4萬個。1992年生產電影故事片170部,發行各種新片(長片)195部,有18部(次)影片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全國性和省級報紙全年出版192億份,各類雜誌出版23.8億冊,圖書出版70.2億冊(張)。
衛生事業穩步發展。1992年末全國醫院共有病床274.4萬張,比上年末增長2.1%。專業衛生技術人員407.4萬人,比上年增長2.2%;其中醫生180.8萬人(含中、西醫師132.8萬人),增長1.6%;護師、護士104萬人,增長2.7%。
體育事業取得顯著成就。在第25屆巴塞隆納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共獲得金牌16塊、銀牌22塊、銅牌16塊,金牌和獎牌總數在獨立國協、美、德之後居世界第4位,創造了歷史新紀錄。在第16屆冬季奧運會上,我國運動員獲得3塊銀牌,實現了獎牌“零的突破”。在1992年的重大國際比賽中,我國運動員共獲得獎牌186塊,67名運動員獲得89個世界冠軍,31人4隊106次創造42項世界紀錄,37人6隊109次創造52項亞洲記錄,145人20隊248次創造131項全國記錄。民眾體育事業發展迅速,近78%的學校推行《國家體育鍛鍊標準》,88%的學生達到合格標準。
八、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增長速度有所控制。根據1992年全國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人口出生率18.24‰,死亡率6.64‰,自然增長率11.6‰。以此推算,1992年末全國總人口117171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348萬人,
居民收入增長較快。據抽樣調查,1992年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為1826元,比上年增長18.2%,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8.8%。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一部分生產經營不景氣企業職工的收入增長相對較慢。全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84元,比上年增長10.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9%。但東、中、西部差異較大,一部分貧困地區居民生活水平還比較低。
勞動領域的各項改革取得新的成績,勞動就業服務體系正逐步建立。1992年各級職業介紹所發展到1.3萬個,全年城鎮新安排就業700多萬人,年末城鎮待業率為2.3%。國家還為30多萬待業職工提供了生活救濟。勞動契約制有了較大進展,契約制職工達2500萬人,占城鎮全部職工的16%。養老保險社會統籌面繼續擴大,全國已有8500多萬職工和1700萬離退休人員參加統籌,這項工作正向全社會範圍擴展。年末全國職工人數為1479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282萬人。城鎮私營企業從業人員和個體勞動者830萬人,增加70萬人。
職工工資水平進一步提高。1992年全國職工工資總額3890億元,比上年增長17%;職工平均工資2677元,增長14.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3%。
城鄉儲蓄繼續增加。1992年末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11545億元,比上年末增加2437億元,增長26.8%;居民的金融投資意識增強,購買的股票、債券等各種有價證券也明顯增加。
保險事業有較大發展。1992年各類財產險承保總額45607億元,比上年增長44.7%。全國有70萬戶企業參加了企業財產保險,1.43億戶居民參加了家庭財產保險,有3.13億人參加了人身保險。保險公司共處理國內財產險賠案2746萬件,支付賠款111.9億元,為2378萬人支付人身保險賠款58.8億元。
城鄉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1992年城鎮新建住宅2億平方米,農村新建住宅6.2億平方米。
社會福利事業日益發展。1992年全國各類社會福利院床位達88.8萬張,收養70.1萬人。城鄉各種社會救濟對象得到國家救濟的達3957萬人次。全國已有25%的鄉鎮建立了農村社會保障網路,城鎮社會服務網路也有較快發展,已建立起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0.2萬個。
環境保護事業加快發展。1992年末全國環境保護系統共有7.6萬人,各級環境監測站2269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77個,全年完成環境污染限期治理項目7655個,總投資19.1億元。到1992年末,在全國386個城市中建成了2750個煙塵控制區,面積達10468平方公里,在284個城市中建成了1487個環境噪聲達標區,面積達2723平方公里。
————————
註: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未包括台灣省。
(2)公報中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指標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格計算。
(3)國內生產總值和各產業增加值主要包括勞動者報酬、利潤、稅收和折舊等價值,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種中間消耗價值。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生產總值的差別主要是前者不包括國外淨要素收入,後者則包括。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