㩷

㩷,異體字: ,簡體部首扌部,部外筆畫23畫,總筆畫26畫,繁體部首手部,部外筆畫20畫,總筆畫23畫,五筆86RPFC,五筆98RPAO,倉頡QJTF,鄭碼DWOC,四角53027,結構左右,統一碼3A77,筆順一丨一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㩷
  • 部首:扌部
  • 五筆:RPFC
  • 倉頡:QJTF
  • 鄭碼:DWOC
  • 筆順:一丨一丶丶フ一一丨丨一ノ丶一丨一一丨フ丶丶丶丶
基本解釋,古籍解,

基本解釋

UNICODE
㩷字UNICODE編碼U+3A77,10進制: 14967,UTF-32: 00003A77,UTF-8: E3 A9 B7。
㩷字位於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擴充A區(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古籍解

釋康熙字典
攓【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畫:21畫部外筆畫:17畫
《集韻》《韻會》丘虔切。與搴同。詳搴字注。《蘇軾·攓雲篇序》雲氣自山中來,以手掇,開籠收其中,歸家雲盈籠,開而放之,作攓雲篇。
又《正韻》苦堅切。義同。
又《集韻》九件切,音蹇。與㩃同。《揚子·方言》取也。南楚曰攓。《列子·天瑞篇》攓蓬而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